银行股:比利空更可怕的,是不确定性

王剑
在疫情导致的不良还没开始暴露的情况下,银行此刻控制利润增速,只能是将存量不良或准不良尽可能暴露、核销。这会给我们创造一张极其干净的银行资产负债表。而更干净的资产负债表,难道不应该交易在更高PB水平吗?

本文作者:王剑,来源:王剑的角度 (ID:wangjianzj0579),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今年以来,银行股估值低位徘徊,近期才有所回升。

至于银行股表现差的原因,大环境是经济形势不好,而具体看,则主要是对银行并不友好的政策,包括向实体让利、监管指导银行压降利润(我们暂简称之为“控利”)等。

我们今年以来已有多篇报告分析这些具体事情:

【随笔】又见“银行让利”(2020-2)

【随笔】银行还有多少让利空间?(2020-3)

【报告】从成本角度看银行让利空间(2020-6)

让利、控利的可怕之处,在于这些变量的高度外生。过去压制银行估值的是不良资产担忧,虽然不良率说不清楚,但好歹还是经济的内生变量,通过观察经济形势去揣测资产质量,大致还是有个谱的。而这次压制估值的让利、控利这种,是政策当局提出来的纯外生变量,就完全没谱了。

但近期出现的一个好迹象是,让利、控利这些事情开始有谱了……所以,不确定性正在消除,这是好事一件。

一、首先看让利

金融体系全年让利1.5万亿元。这个数字出来的时候,吓了大家一身汗,完全不知道具体要让出哪些收入。直到7月10日,央行举行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这1.5万亿元分三块:

第一块是利率的下行实现金融市场或者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让利,这块大概是9300亿元,包括贷款利率下行、债券利率下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的优惠利率贷款发放,所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通过引导利率下行,最终会实现大概约9300亿元的让利。

第二块就是央行测算如果直达政策工具能达到一定规模,包括前期还本付息政策,就是疫情爆发之后当时是把贷款延期到6月30日,后来央行又出台了两个新工具,把普惠小微贷款延到明年,最晚是3月份。这块包括减少企业的罚息和高息过桥贷款要付的额外成本,可能会增加的一些不良贷款,企业减少的担保费用等。所有这些东西测算在一起,这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加上前期的延期还款付息政策工具大约让利2300亿的规模

第三块是通过银行减少收费3200亿元,包括前期已经减少的收费,后面全年还要继续减免的收费。

以上这三大块加在一起大数是1.5万亿元,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块,即利息9300亿元。后两块杂七杂八的不好算。

我们可以做一个非常粗略的测算:而银行对企业债权(包括贷款和债券)总额是108万亿元(来自“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7月末余额,几乎全是银行的),27万亿元(社融7月末余额,先假设全是金融体系持有,但不全是银行持有),两者合计135万亿元。而全部减少利息9300亿元的话,那么相当于全部这135万亿元资产平均要降低利率0.69个百分点(今年全年平均与上年比较)。

而6月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比上年12月降0.38个百分点,这统计的是当月新发贷款的利率,若算成上半年贷款利率的话,降幅估计还不到0.38个百分点。信用债那边,降幅更大一些,但也好像不到0.69个百分点。换言之,要完成上述让出利息9300亿元的任务,下半年贷款、债券利率都还需要降一些,但降幅比上半年小了。

再者,央行也通过各种方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比如打击结构性存款等,银行的净息差收缩其实不会特别大。从银保监会披露的行业数据来看,商业银行业2020年二季度银行净息差是2.09%,较上季度仅降1BP,基本可视为随机波动。所以,银行净息差确实较上年还需收缩,但幅度估计也不会大了。

二、然后看控利

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指示银行控制利润增长。但是,从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来看,银行营业收入增长比较正常,控制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拨备的计提。但计提拨备得配合不良资产暴露,但很显然,疫情所造成的影响还没这么快暴露,于是,银行就纷纷把过去分类为关注类的一些贷款确认为不良类,然后再从正常类里面确认一些为关注类。经过这种从严确认不良,商业银行业的上半年盈利增速跌到-9.4%。

媒体报道的具体可参见:

【随笔】媒体对近期银行“控利润”的报道,透露了什么?(2020-7)

所以,监管部门的政策,并不是直接说控制利润,而是对确认不良、计提拨备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是所谓的“做实利润”,把更多有问题的贷款确认为不良,以此来做实资产质量、做实利润。这要求其实监管部门已提了很多年了,以前落实不到位,这次一把落实了。

上半年计提拨备超过9400亿元,才将盈利增速压至-9.4%。现在关注下半年情况,我们首先有几个假设:

(1)下半年行业的拨备前盈利增速保持和上半年一致。

(2)年末的拨备覆盖率、不良率比中报略增,我们先随便给个数:185%、2%(依据:监管部门要求不能同时存在“高利润”“高拨备”“高不良”这三种情况)。这意味着银行确认不良的同时,也要加大核销,以便控制拨备覆盖率、不良率。请注意,其实我们的假设比监管要求来得严格,监管要求是“不能同时三高”,但这个要求建模太复杂,我们暂时用更严格的假设建模,即“三个不能同时高”。

(3)全年信贷投放20万亿元。

我们现在要测算的是,银行在同时控制住盈利增速、拨备覆盖率、不良率三者的情况下,需要确认并核销多少不良资产。然后我们看下半年的两个情景:

(1)全年盈利增速保持-10%(即同步于上半年),那么下半年只需要计提拨备约9000亿元,较上半年略少。为此,若要保持假设中的拨备覆盖率、不良率,下半年需毛增不良6000亿元,并核销3600亿元。而上半年末关注类贷款余额是3.9万亿元,从中间找出6000亿元来确认为不良,应该难度不大。所以,全年盈利增速保持-10%应该难度不大。

(2)三季报、年报盈利增速依次回落至-20%、-30%,那么三季度、四季度要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下半年共需计提1.4万亿元左右(全年计提2.3万亿元以上)。为此,若要保持假设中的拨备覆盖率、不良率,下半年需毛增不良1.1万亿元,并核销超过8000亿元。这也意味着,上半年末的3.9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中,近1/3会被确认为不良,这绝对会把银行现有资产质量弄得相当干净(个别资产质量优秀的银行,甚至做不到这种比例的不良确认)。

换言之,在疫情导致的不良还没开始暴露的情况下,银行此刻控制利润增速,只能是将存量不良或准不良尽可能暴露、核销。这会给我们创造一张极其干净的银行资产负债表。

而更干净的资产负债表,难道不应该交易在更高PB水平吗?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