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融创中国(下称“融创”,01918.HK)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73.4亿(人民币,下同);核心净利润130.4亿,同比提升3%;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9.6亿,同比增长约6.5%;母公司净利润率14.2%,同比提升80个基点。
疫情之下,融创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合同销售金额1952.7亿元,位列房地产企业第五。融创销售迅速恢复,五月起连续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的同比增长。七月单月,集团录得合同销售金额52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97%。
值得注意的是,融创严控拿地节奏,2020年上半年把握土地市场机会,以合理价格择优补充了少量土地,同比大幅下降64%,平均土地成本4312元/平方米,货值约80%位于高能级的一二线城市。
业绩平稳增长的同时,融创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净负债率大幅下降23个百分点,新增融资成本显著下降1.9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拥有现金余额1209亿,流动性充裕。
业绩稳步增长,资本结构持续改善
2020年上半年,融创合共实现营业收入773.4亿。集团连同合营、联营公司的合计营收1280.0亿,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收入948.0亿。
报告期内,融创录得核心净利润130.4亿,同比增长3%;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9.6亿,同比增长约6.5%;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率14.2%,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融创已经达成合同销售金额1952.7亿元,7月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大幅增长26.97%至522.5亿元。下半年融创可售货值高达6213亿,其中76%位于一二线城市,市场一致看好融创中国2020年的销售业绩达成,以及未来的持续增长。
截至6月30日,融创总资产9964亿,同比上年末的9606亿增长3.7%;所有者权益1339亿,较上年末的1141亿增长17.4%;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970亿,较上年末的831亿提升16.7%。
控制拿地节奏,保障高质量发展
对土地市场的准确判断、精准高效的土地投资,是融创在行业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融创对于土地市场的准确把控能力在过去几年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也得到充分印证。
2020年以来,局部热门区域、城市的土地市场火热,土地成本攀升高位,2020年上半年把握土地市场机会,以合理价格择优补充了少量土地,同比大幅下降64%。兑现严控拿地的发展战略。
截至业绩公告日,融创拥有确权土储总货值超3万亿元,总面积超2.5亿平方米,平均土地成本4312元/平方米,货值约80%位于高能级的一二线城市。在规模房企中,融创拥有的土地储备堪称最为优质,将能有力保障集团在未来多年内的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融创已经拥有大量优质土储,2020年以来多地土地市场火热的环境下,相信融创将一如既往地把投资重心放到市场需求较快、未来市场确定性较强的核心城市上,并且在销售业绩持续提升趋势下保持冷静,控制溢价水平,助力融创在未来更加激烈、多变的市场中占据先机。
随着销售规模的持续增长,融创准确判断市场,合理控制投资节奏,负债率将得到持续长期改善。2020年上半年,融创有息负债总额稳步下降,净负债率大幅下降23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账面现金达1209亿,流动性充裕,可见融创始终在现金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发展业务。
集团通过提升银行类融资占比、把握公开市场债券融资机会、提前偿还高成本信托来优化融资结构,同时实施严格的分类红线管理等举措,2020年上半年,集团新增融资成本显著下降1.9个百分点。
持续稳步增长助力跨越式发展
2020年是融创上市十周年。过去十年里,融创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排名30位开外的区域型房企,一举跃升为行业头部企业,成绩卓著。
2010年-2019年,融创合同销售金额从71亿元上升至5562亿元,增长高达77倍。
同期,营业收入从82亿元增长至2937亿元,增长35倍;核心净利润从15亿元提升至271亿元,增长17倍。
2010年-2020年6月底,土地储备货值从876亿元增加至3万亿元,增长33倍。同期,净资产从47亿元增长至1339亿元,增长27倍。
2010年-2020年,融创市值从104亿港元扩大至1571亿港元,增长14倍。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十年,融创不仅成为行业里的千亿蓝筹企业,更备受权威机构认可,融创已被纳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MSCI中国指数、富时房地产指数、恒生中国(香港上市)100指数、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中证香港100指数、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MSCI中国50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上市十年,融创站在新的起点,集团构建的“地产+”战略蓝图正从理想走向现实。展望未来,融创将以地产开发主业为中心,以融创服务、融创文旅、融创文化、融创会议会展和融创医疗康养等五大板块为支撑,努力打开全新发展格局,为社会各界持续创造价值。
作为“中国家庭美好生活整合服务商”,融创中国希望在为中国家庭提供美好生活方式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不断努力,为中国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内容属第三方品牌推广,不代表华尔街见闻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