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群规划:意味着什么?

成渝城市群或可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 “第四极”。在“双循环”背景下,发展成渝或可扩大内需、开拓外需和保障产业链完整,当地国企也或可借力政策东风进一步深化改革。

10月16日周五,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会议强调,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会议要求,成渝地区唱好“双城记”,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建设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另外,该地区还要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着力提升重庆主城和成都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

第一财经报道,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表示,《规划纲要》通过政治局会议审议,它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在重要程度上是一个层次,是重大国家战略。

方正证券分析师胡国鹏、郑小霞、袁稻雨、刘超也在研报中指出,成渝城市群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但近几年来呈现加速发展趋势,由原先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上升为打造国家经济增长的 “第四极”,最新政策表述与其他三大城市群并列,成渝城市群接近升格为国家战略。

中信证券分析师杨帆、于翔和刘春彤同样认为,《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定位较高,或可比肩三大都市圈。

在“双循环”背景下,发展成渝都市圈或可“一箭三雕”,即扩大内需、开拓外需和保障产业链完整。

未来成渝地区基础设施空间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为发展重点,此外当地国企或可借力政策东风进一步深化改革。

现状:加速补短板 拥有优势产业集群

方正证券研报表示,当前来看,成渝城市群仍然面临两大核心城市虹吸效应明显,区域副中心城市缺位、支柱产业竞争大于合作,难以形成互补效应、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等问题,最终导致城市群内的人口与产业无法在区域内实现梯度承接与转移。

但值得注意的是,成渝城市群的补短板行动在加速进行中,区域重大项目投资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和重庆市重大基建项目投资比例均在30%以上,其中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主导,并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区域发展的策略,积极打造“成渝一小时通勤圈”。

在重点产业方面,两大核心城市秉承着相似的发展思路,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积极推进落后产业迭代升级,持续发挥支柱产业优势,同时布局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目前来看,成渝城市群已形成以汽车、电子、医药等为支柱的制造业优势产业体系,全国性龙头企业诸如京东方、药明康德、宁德时代均在成渝地区建成产业园区。

未来,在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历程中,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性有保障,特别是龙头企业的行业领先优势有望得到继续巩固。

另外,随着成渝地区轨道交通网的逐步完善以及互联互通水平的提高,物流行业作为依托地区交通的衍生行业也在蓬勃发展,成渝地区成为西部交通枢纽指日可待。

作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一带一路”将为成渝地区的对外贸易带来众多合作伙伴,自贸试验区等新平台也将成为新型的经贸合作载体。 

未来:带动内需、开拓面向欧亚内陆的外需、承接产业转移

中信证券表示,在“双循环”背景下,成渝双城都市圈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

从扩大内需看,成渝地区经济总量较大且消费能力较强,其发展或可带动国内市场空间的扩张。

《规划纲要》强调,发展成渝都市圈“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雄厚的人口基础与较高的消费倾向共振,发展成渝地区或可带动内需市场的扩大。

从开拓外需看,成渝地区位于我国中部,有望打造成为面向欧亚大陆桥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进入内需为主、外贸向西的时代后,具有产业集群条件的成渝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大大凸显,有机会成为对外贸易核心增长区。

从保障供给看,我国或将发展中西部地区以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成渝地区自身产业基础雄厚,可事半功倍。

一方面,在对外贸易竞争中,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减少配套生产成本,加强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我国也要应对可能出现的恶性竞争和挑战,避免制造业空心化。

因此,未来应推动东部产业向西部进行转移,其核心任务是保全完整产业体系。

另外,成渝地区的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改革意愿,2019年4月,四川国资委打造了我国中西部首个国企改革ETF,并于同月成立“四川蜀兴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助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本次的 《规划纲要》彰显了中央对成渝地区的重视,未来当地国企改革或将借力政策东风,将改革更进一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