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门短内容平台QUIBI在开张仅6个月后就关闭了,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下QUIBI想做的是一件什么事,直接引用博主在知乎一段回复如下:
从内容叙事历史演进来看,定性角度可以把娱乐内容分为“讲段子”(gags)和“讲故事”(storytelling)两种。
“讲段子”的内容是点状的,对应的内容往往是段子类的结构,一个作品由一个个段子组成,重在每个段子的效果,这类作品如好莱坞早期电影(10分以内),一些动画(如猫和老鼠之类),以及对应互联网时代的段子短视频。段子类的内容很考验创意能力,但其依赖的是更加野生的创意,即对系统化体系依赖程度不高。
“讲故事”则是线状或者平面、空间立体状的,其则看重故事本身的品质,如何用镜头语言把故事完美的呈现出来。“讲故事”依赖于一系列不同环节的体系协作,依赖于更加专业化的创意。实际上,好莱坞的IP产业都是基于“讲故事”这种叙事模式演进的基础上的。以迪士尼为例,虽然大家记忆犹新的是其一个个鲜活的形象IP,但其要将这些IP植入用户心智中,则靠的是一个个有广泛共鸣的故事。
回到正题,QUIBI要做的是什么?Katzenberg说要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HBO,这句话用上面理论解释一下就是要基于“移动互联网来讲故事”。回顾历史,HBO的原创内容为何能达到如此高度?其核心的颠覆性就来自于其把基于TV终端讲故事这件事做到了极致(注意这里的故事已经不仅限于情节了,还包括视觉效果等等一切。用马克卢汉的话来说,HBO是充斥着冷媒介的电视内容中的热媒介)。
回到QUIBI的立意来说,就是说Netflix等流媒体内容都是基于大屏媒介的“讲故事”方式,而tiktok则是基于移动互联网“讲段子”,那是否存在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讲故事”的新的热媒介的机会呢?这是QUIBI背后的立意,也是他具有颠覆性的地方。
然而,QUIBI带着Katzenberg和Whitman的创始人光环,背着“基于移动互联网”讲故事的“完美”概念,融资额达到17.5亿美元,不到6个月就失败了,究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两个问题值得提出来。
1.基于移动互联网讲故事的方式是否不存在?
QUIBI要做的内容是5-10分钟,但具备高视觉观赏性,高故事连贯性的内容。然而,经过博主试用期核心大多数内容其实只是类似把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剪成了10段。相对成功的案例,例如《Most Dangerous Game》则属于惊悚类,追杀类天然剧情很紧凑,持续吸引观众在线的类型(VR影视也是发源于恐怖、色情等类型)。站在用户角度,我为何不直接去看一部电影呢?
那基于移动互联网讲故事的方式是否根本就不存在?博主认为现在还不能下定论,更不能因为QUIBI失败就说他不存在。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用5-10分钟体裁,用故事作为内容主线的尝试不会停止(拿国内来说,博主认为当下大多数短剧都还是以段子为核心),博主也很期待这类能出一个爆款,成就自己的IP。
2.这类内容聚合是否不足以支撑一个单独流媒体平台?
这是一个更深的问题,在WSJ的稿件中,Katzenberg和Whitman将QUIBI失败归因为:“要不就是理念不够强大,不支持做一个单独流媒体平台。要不就是时机不对,赶上疫情运气差。”他们认为两者联合导致QUIBI关闭。
不管是收视率,播放量,还是用户时长,实际上都是冷冰冰的客观数据,无法完整真实反映用户喜好(拿收视率来说,它只能证明用户在某个时段打开了电视,甚至连用户是否在看都不知道,更不用说用户是否真的喜欢)。而短、中、长不同时长内容形式丰富实际上是供给端不断升级的结果,其背后其实是用户注意力重新再分配。所谓的时间碎片化,实质是多样内容匹配用户多样需求大繁荣局面。
然而,这种供给侧繁荣带来的"弊端"就是,单赛道能够支撑的内容投资体量天花板或许在降低(万人空巷时代或许很难再出现),UGC的内容天然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而重资本投入的影视产业,其产出内容的模式对应的风险在增加。如何既讲好故事,又控制好成本——平衡“成本”和“收益”或者成为接下来行业从业者深度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吸引用户的时长,更重要的是,在供给侧繁荣时代,如何实现良性循环的变现模式。
本文作者:肖俨衍,来源:XYY的读书笔记,原文标题:《【快评】QUIBI关了,但“短故事”尝试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