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的投行业务随着架构重组迎来曙光。
11月10日晚间,广发证券披露董事会最新决议,将重塑这家券商的投行业务架构,设立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并撤销投行业务管理总部、投资银行部。
整整三个月前,证监会对广发证券在康美药业造假案涉及的违规行为出具罚单,对广发证券采取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的监管措施。
重塑投行业务
昨晚(11月10日),广发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组织架构的议案》,设立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并撤销投行业务管理总部、投资银行部。
调整后,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下辖六个一级部门(投行综合管理部、投行质量控制部、资本市场部、战略投行部、兼并收购部、债券业务部)及相关行业、区域业务组等。
公告披露,本次调整投资银行业务组织架构,将进一步强化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完善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相互制衡、有效监督的内控机制,加强对投资银行业务的整体合规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坚持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底线要求。
可以看出,这次投行组织架构调整,就是加大对合规和风控的后台业务管理。
祸起康美造假
今年7月10日,广发证券和相关14名责任人收到监管罚单,因涉及康美药业的巨额财务造假,广发投行业务更“暂时中止”: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
上述罚单发出后,截至7月末广发证券保荐的19家企业IPO被交易所中止发行上市审核,更有数家接受广发证券辅导的企业提出更换保荐机构,或与广发证券签署终止辅导协议。
实际上,2020年开年之时,广发证券的内控漏洞就被曝出。
今年1月份,广发证券收到证监会警示函,内部问题直指投行业务,比如:合规部门中,具有3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历的合规人员数量占比不足1.5%;部分投行异地团队未配置专职合规人员。
警示函还提到,公司部分合规人员薪酬低于公司同级别平均水平;合规考核独立性不足,包括对合规总监考核指标包括业绩等影响合规考核独立性的指标;部分合规管理人员由业务部门考核或者允许业务部门对考核评级进行调整,合规总监对子公司合规负责人的考核权重不足100%。
广发证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仅实现投行收入5.94 亿元,同比下滑33%。
大股东增持
实际上,广发证券一直是无实控人的上市券商,目前A股第一大股东是香港中央结算,其次是吉林敖东、辽宁成大和中山公用,后三家已“陪伴”广发证券20年。
三季度末,辽宁成大减持A股广发证券1233.7万股,是转融通出借的模式进行交易。
11月6日,广发证券公告称,辽宁成大增持H股8830.2万股,增持比例为1.16%。
上述变动,辽宁成大合计增持广发证券股份7596.58万股,持股比例由16.42%变为17.42%,增持比例为1.00%。
可以看出,广发证券的股权结构中,辽宁成大与二股东吉林敖东的非常接近,可谓“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