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滴滴拼多多杀进了最难啃的生意

36氪
巨头们带着最豪华的阵容和最多的钱,冲进了互联网历史上最难啃的生意。

当巨头决定快速切入一个新战场,它们的战斗力可以有多猛?

今年8月初,当拼多多的“多多买菜”在武汉急速开城,短短2周内,就将社区团购巨头兴盛优选武汉一个中心仓的员工全部挖走。此后的半个月,兴盛优选这座中心仓一直被迫处于关闭状态。

“2-3倍薪资(挖人)都不是事,最夸张的时候,挖得(兴盛优选)只剩下来武汉开城的采购总经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36氪。

猛然杀进来的不止拼多多。有跟滴滴长期合作的猎头对36氪表示,从中高层到基层,从采购到运营乃至渠道,滴滴从兴盛优选和十荟团等社区团购公司,三个月内挖了几十号人,开出的薪水少则浮动30%,多则2、3倍。

“美团给社区团购运营基层岗开出的薪水更为夸张,最多可达20倍,点名从兴盛挖。”一位社区团购投资人告诉36氪。

这让兴盛优选猝不及防。这家起步于长沙的社区团购企业,原本在今年疫情中大放异彩。但在巨头相继杀入后,“今年10月,(兴盛)在武汉的环比单量掉了40%,现在只剩下每天30-40万单”,一位知情人士对36氪透露。

拼多多、美团、滴滴……新巨头们的决心和战斗力是惊人的。

今年4月初,程维把还在出差途中的滴滴副总裁刘自成火速喊回了北京。在寒气还未散去的街头,带着口罩的两人一聊就是两个小时,话题的中心只有一个:社区团购。

虽然跟滴滴的主业不搭,“但Will(程维)的决心非常大,必须做,而且马上就要做。”作为曾经中供铁军一员,在阿里呆过10年的刘自成,就这样在程维的“威逼利诱”下成为了橙心优选的总裁。

这个项目在滴滴内部保密度极高。刘自成对36氪透露,参与项目的人起初毫不知情,“所有人必须事先签署一份保密协议,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4月,刘自成带领团队去了湖南考察,6月初橙心优选上线,这距离立项仅过去1个月时间。此时最早考察这个市场的美团慌了神,为此,美团二号人物王慧文在5月的管理层会议上大发雷霆。

有知情人士告诉36氪,当时(王慧文)看到兴盛优选的业绩非常惊讶,“这么好的业务,为什么现在还没有下手?”在会议现场,王慧文严肃批评了调研团队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随后,美团优选7月旋即上线,由S-team成员——美团高级副总裁、原酒旅负责人陈亮负责;8月,拼多多入局;10月底,姗姗来迟的盒马也加入战局。巨头们的迅速涌入,让竞争局势在转瞬之间变得紧张。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过去十年中,还从未有过如此多巨头共同参与同一场战役。

随着社区团购的开战,美团、拼多多股价也扶摇直上:美团股价从入局前的200港币左右上升到300港币左右;拼多多从90美元左右上涨到如今的140美元。投资人们相信,社区团购能开垦出下沉市场人群,为巨头注入增长活力。

但对于兴盛优选们来说,互联网巨头们无异于“门口的野蛮人”,他们让这门因疫情重获新生的生意,在经历了短暂的平静后,又一次陷入了“砸钱抢人、抢资源的戏码”。

更要命的是,数百亿美元估值的滴滴、1600亿美元市值的拼多多、2200亿美元市值的美团,也许还要算上7000亿美元市值的阿里巴巴,每一家都财力雄厚、战绩骄人。

“他们实力相当,风格类似,没有谁可以短时间内把谁打趴,”一位社区团购的投资人对36氪表示,这场巨头混战想起来就让人“心潮澎湃”。

“百万大军”齐聚武汉

进入10月,十荟团武汉总经理萧声几乎没有一天睡好过。

正常8、9点就下班,如今被拖到了晚上12点,甚至凌晨2点。一周一次的例会,也变成了每天2、3次,从选品到研究竞对再到复盘会,每一场会议的时间都在拉长。对于这家社区团购创业公司来说,这并不是常态,即使在竞争激烈的2019年。

不安的情绪也在公司内部蔓延。中高层们不再为每天暴涨的单量兴奋不已,取而代之的则是“你有听说过谁又被挖走了吗?为什么今天的选品策略又失效了?”

秋季是社区团购的旺季,大家原本都希望能在这个秋天再接再厉,完成一年的KPI。但随着巨头纷纷进入武汉市场——武汉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城市,用户对社区团购的接受度最高——这个愿望基本破灭了。

在巨头们刚入局的头一两个月,萧声和他的团队还没怎么感受到危机。“巨头们不可能在几个月内把市场攻下,这背后的供应链、仓储以及物流不是一天可以搭建起来的。”他反而觉得,终于有巨头看上了这门生意,以后找钱不用愁了。

但到了10月,当“百万大军”齐聚武汉时,创业者们才发现形势严峻。

抢“团长”是这场围剿战的第一仗。

“一切都在水涨船高。”一位美团优选的开发商告诉36氪,刚进武汉时,美团BD谈成一个团长的提成是120元,现在涨到了165元;盒马在武汉的BD一个团长的费用则是150元,橙心优选则为130元。而在7月,十荟团BD一个团长只需要80元上下。

更重要的是,新巨头们都是刚下战场,战力未减。一名知情人士告诉36氪,短短几天美团就在武汉迅速组了一个170人左右的BD团队,分成两批,相互竞争着去扫街,签约小店店主当“团长”。盒马尽管开城较晚,但也在武汉积累了150人的BD团队。

“对于打过大仗的O2O老将来说,一个月招上千个BD不难。”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36氪,“只要一个城市经理到位,他一个星期就能组一个10人左右的BD团队,然后就可以出去扫街了。”

有美团的BD人员告诉36氪,过去两个月他赚了去年一年的钱。为了留住这些BD,拼多多美团们的合同一签就是半年以上,结算周期也从月结变成了周结、日结。“如果愿意,完全可以跟着开城团队去全国各地扫”。

原则上,为了保护团长利益、避免恶性竞争,在一个小区,十荟团这样的公司一般最多安排1-2个团长经营。但巨头入局后,变得激进且无序。

有团长告诉36氪,多多买菜的BD,在一个小区恨不得可以签下4、5个团长,“他们用比兴盛优选高20%的高额佣金激励合伙人抢拉新、抢团长,同时对团长许诺以日结方式支付提货流水营业额10%-30%的服务费。”

紧随其后的价格战,更让创业者们感到颤栗。

在多多买菜和橙心优选上“9毛9”的蔬菜随处可见。为了刺激消费者下单,橙心优选和多多买菜每天6个时间段、30款商品参与限时秒杀;美团则每天4个时间段、15款商品参与。以11月20日为例,橙心优选长沙站共有9个商品补贴价格在0.69元,而类似价格的各种生鲜产品则长期霸占橙心优选的首页。

“多多买菜现在经常是50块进来的货,45就卖了,卖一件赔一件,很多都是负毛利。”柚子投资合伙人彭程告诉36氪。另一位投资人对36氪称,市场传言多多买菜是25%的亏损率。

(多多买菜与橙心优选部分特价商品。

有知情人士透露,十荟团此前在武汉的毛利已经稳定在19%左右,“10月份几个巨头一进来,立马掉了4、5个点。”

为了跟住巨头的步伐,十荟团在10月初做了部分商品和团长的补贴,“一个饼干之前是20%毛利卖,现在直接补贴到15%,但是他们动作很大,如果继续跟可能只剩几个点的毛利,甚至每单还要倒贴钱。”但不跟还是不行。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巨头们的效率。“有的时间,你上午上线个5块钱的菜,下午他们就给杀到4块。尤其是(10月)后半月,我每上一个单品,下午拼多多就推出几乎一样的单品,然后把价格做到极低,这个我们很无奈。”萧声说。

这一切让十荟团位于北京的总部也开始慌乱。“现在几乎每天总部都要下达最新的指令,要求武汉的团队跟进,但有的时间就是没法达到对方的速度。”

有团长对36氪表示,在多多买菜刚开团的几天,每天都是爆仓,几乎都是下午4、5点货才能送到,甚至到天黑。“那会我们还看笑话,觉得他们履约能力太差。”但到了10月底,多多买菜们的履约时间大多都能卡在中午前,这让十荟团的高层感到惊讶。

除了开会,如今大部分时间萧声都会实时盯住后台的单量数据,几小时之内的数据抖动都会让他神经紧张,并立马找到抖动的原因。“不适应没办法,你不拼命别人就会把你干倒。”

价格战背后,是巨头们争夺供应商的第三条战线。

据36氪了解,几家巨头都给予了供应商“T+3甚至T+1”的结款方式,而以前一般都是“T+7—1个月”,对于中小供应商来说这有很大的诱惑性。在柚子投资合伙人彭程看来,“在分秒争夺的当下,哪怕是一天的结款周期差距都很可能决定接下来的局势走势。”

总之,巨头入场后,整个战场充满了“不差钱”的味道。

一个月的攻城略地后,武汉的创业者们已经开始手忙脚乱。十荟团10月在武汉单日的单量维持在了70万,没有下降,但也几乎没什么增量。在萧声看来,“虽然十荟团上个月(9月)新开了1万多团长,但总的销售额没有多少增长。没有增长就是下滑。”

疫情之后,十荟团总部下达的指令是“要把握好毛利和综合运营成本”,但现在一切指标都不算数了。知情人士对36氪透露,为了年底做到湖北市场第一的目标,现在十荟团总部批复到年底的预算已经超过了原本一年的预算。

美团、拼多多、滴滴,谁会赢?

几家巨头中,最后谁能赢?这是意志、能力与策略的综合较量。

“拼多多很猛”,这是目前业内人的共同感受。

拼多多也是危机感最重的那一个。有内部人士告诉36氪,拼多多从2019年就发现,“在兴盛优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拼多多农产品的销量明显放缓甚至下滑”,这引起了拼多多内部的警觉。

要知道,2019年拼多多光农(副)产品成交额就达1364亿元,占到了总GMV超过10%,是目前拼多多平台销售占比最高的品类。“自己最稳固的大盘被抢了,叫谁谁都急。”更长期看,未来还可能被兴盛优选“高频打低频”。在该知情人士看来,“这也是为什么拼多多会率先选择在华中开战,目的就是要盯着兴盛优选打。”

一位知情人士对36氪称,拼多多内部把“多多买菜”定义为是农产品业务,为其已经做了5年的农产品业务挖更深的护城河。

这从拼多多的打法上也可见一斑:与其说它是要拉新用户,不如说是激活老用户更高频地买菜,尤其是不适合长途运输的本地菜。因此“(团长)手里有没有微信群也并不十分care,只要入驻,能在app的买菜入口找到就近的自提点就行。”跟拼多多自己的App和原有用户强捆绑,这是多多买菜区别于其他家的运营逻辑。

在内部,拼多多给予多多买菜唯一“超一级项目”的定位,由“阿布”带队,向其汇报的是两个一级主管,在拼多多内部这相当于COO-1的级别。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内部阿布大权在握,“除了IR、GR、PR向黄峥汇报外,业务的老大都是向阿布汇报。”

据36氪了解,为了鼓励转岗,拼多多甚至变更了调薪政策:技术产品岗位可以正常调薪,但运营岗位不去买菜就不调。

有内部员工向36氪透露,拼多多倾尽了电商部门的优秀人才来为买菜业务输血,“一个部门三十几人,有一半的人被抽调到多多买菜业务,给开出的都是高于原工资30%甚至更高的薪水。”

这份工作的强度有目共睹。一位拼多多员工告诉36氪,在考虑要不要调岗去买菜时他们就得知这个工作“很辛苦很辛苦”、“全年无休”,而最近的消息是,多多买菜2021年春节不放假。

一位从拼多多其他部门调岗到买菜的员工称,他的工作时长一般说从早上8点到凌晨1、2点,由于办公地点在郊区,每次下班打车都非常困难,“比撞鬼还难”。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源源不断地奔赴各地、涌向买菜业务。这催生了一个小小奇观——拼多多上海总部金虹桥国际中心附近,近几个月不断有低价房转出,甚至出现了“买菜房”的说法。转租启事上赫然写着,“不要五千多不要四千多,只要3800”、“48出门(指的是8点48分)能稳稳打上卡(拼多多打卡时间是9点),搬过来后一次都没有扣过工资”。

于滴滴和美团而言,这并非一场大本营保卫战,而是为了找到更好的第二增长曲线。

美团对社区团购看得最早,但是行动却略晚。一位社区团购的投资人告诉36氪,“在兴盛优选和十荟团的上一轮融资中,美团都有想参与过,但最后都没成功。”更有知情人士透露,在决定亲自下场前,美团曾派人在兴盛优选卧底了近一年的时间。

至于为何一直犹豫,该投资人的解释是“美团在原有的业务上的优势巨大,对于新兴增量业务的尝试没有那么急迫,而在这之前,社区团购也确实没能向外界证明自己的赚钱能力。”

原本美团是把第二增长曲线押在“美团买菜”业务上。但在美团优选立项后,美团买菜业务的战略位置被迅速降格。虽然两项业务都是“买菜”,不同点在于,“美团买菜”即时配送的模式成本较高,只能辐射城市用户;而“美团优选”能打下沉市场,这部分人在家做饭多、点外卖少,对美团来说更能带来“增量”——而“增量”正是互联网的魔力词汇。

图片说明:美团城市用户占比更多,

拼多多下沉市场用户更多。)

此前外界盛传美团买菜有一半的人员输送到了美团优选,但据接近美团的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大部分是被迫转去了优选业务,中间两个部门经历了挺长时间的撕扯。美团做事一般不这么tough,这件事上应该也是急了。”

危机感不同、需求不同,使得几家巨头的打法也不尽相同。

有社区团购的投资人告诉36氪,“多多买菜和橙心优选起初的打法十分激进,拼命补贴菜品,做爆款,客单价经常维持在10元上下,甚至更低。”

为了找货,拼多多甚至会通过个人黄牛在当地去联系供应商(只有通过这批最熟悉本地货源的人才是最快的)。虽然这些黄牛的问题是结算开票上不合规,“但拼多多不管”,有接近拼多多的行业人士向36氪透露,拼多多会想其他办法把事办了。

相对来说,美团要跟公司签合同、要有正规的发票。但实际情况是,“现在大家走的都是窜货,窜货都没有发票,有的供应商签的价格都是很低的,也不愿意让更上游的分销商知道,也不愿意签合同。”

9月时,有投资人告诉36氪,“美团没有一个城市打透,拼多多在武汉和南昌还是很厉害。”而根据极光向36氪提供的数据,从今年8月到11月间,基于对App的数据监测,拼多多的“月均日活”数据涨势更陡峭。

至于滴滴,程维在11月初的内部全员会上,称“滴滴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全力拿下市场第一名。”紧接着双11期间橙心优选大促,并公布了一则捷报:11月11日,其日订单量已突破1000万,“成为行业第一”。

总结巨头最初的打法,滴滴和拼多多更求快,愿意花更多的钱换取领先优势,在前端团长、末端物流上都用激进的补贴策略打压对手。美团更求稳,前期更在意供应链和物流的搭建。

当然,战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一名接近美团的知情人士透露,起初美团开城后会有一个爬坡的计划,不会立马要求做到第一,但现在,美团优选正在极力完成对多多买菜的追赶。

在全局的扩张速度上,最近美团优选已经开始在县域市场招募代理商,主要职责为团长招募、团长运营、网格站建设、品牌履约等,并允诺了日薪500+的高额回报。

(截图来源:美团优选开发商)

而据一位广东的美团优选团长透露,美团旗下的外卖骑手也于近期正式加入社区团购的战斗序列,尝试转型成为团长,并于广东开始试点。

放眼全国,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拼多多“多多买菜”已经覆盖了25个省份的169座城市;美团优选则开出了23省191个城市;滴滴“橙心优选”则是16个省近50个城市;阿里盒马因为布局较晚,在月底将逐步向武汉等湖北周边城市扩张。

(截至11月20日各家平台基本情况。

不过,补贴战、地推战,都是过去十年消费互联网的常见打法,任何一家巨头都是个中高手。那么,什么才是能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因素?

从冷到热的秘密

与今天的热度极度相反,仅仅两年前,社区团购还是一门毛利极低、履约成本居高不下的生意,接连出现倒闭潮,让行业投资人心灰意冷、纷纷出逃。

松鼠拼拼是那个经常被拿来举例的倒闭案例。这家社区团购创业公司成立不到半年,GMV就超过了一亿,其创始人杨俊曾自豪地表示,仅用6个月,(松鼠拼拼)就完成美团当年18个月的事,但短短半年,松鼠就烧光了账上近1亿美金的融资,随之倒闭。

有投资人就告诉36氪,当时松鼠拼拼每提高1亿的GMV需要花掉2亿人民币,糟糕的模型让投资人们头疼不已。一位社区团购从业者也直言,松鼠拼拼的失败给了行业沉重打击,自那之后,自己每一轮的融资都谈得相当吃力,“不是打款慢,就是约束条件多,最常见的则是直接被拒之门外。”

十荟团武汉总经理箫声至今印象深刻。在2018年还是你我您(后被十荟团收购)联合创始人的他,就曾接见过美团的调研团队,彼时美团给出的反馈是“看不懂,未来可能会做,但不是现在。”

一位兴盛优选的投资人也透露,他在2019年初问过一个大厂的战略投资人怎么看待社区团购,“内部评估觉得这个东西未来只是一个补充性的渠道。”

的确,在疯狂烧钱的2018年,社区团购既没有证明自己的UE(单城市的经济模型)可以走通,也没有一家平台的GMV 超过百亿,“这点数字巨头根本看不上。”箫声说。

到了2019年下半年,美团内部对于这一业务的分歧仍然很大。“战投部不看好,评价很负面,觉得是个长期不盈利的生意。”一位接近美团的行业人士告诉36氪。

但局势在疫情期间风云突变。正如在线教育、在线办公都因为疫情被迅速接受,能送菜上门的社区团购也因为疫情迅速被大量用户接受。一位武汉团长对36氪回忆,“武汉封城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微信里买菜。”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规模”,或者说订单密度,正是扭动门锁的密匙。

橙心优选总裁刘自成4月去了长沙考察,结果让他非常震撼。“(兴盛)在3月的单量达到了400万单,400万单是个什么概念?在中国的交易类平台,可能除了淘宝,在湖南当地很难有公司的单日订单量达到这个规模”。(4个月后,兴盛优选的单量突破了800万)

这正是为什么巨头们一进场,就狂砸订单量的原因:订单密度上来后,社区团购从供货到配送的整个模型才能跑起来。

由冷转热的第二个原因,大家发现社区团购能搞定下沉市场。

在刘自成的印象中,生鲜电商一直是门城市生意,“但当我们走进长沙甚至再往下的县市乡镇,发现(兴盛优选)的业务已经下沉到乡镇一级,且极为成熟,这让我们觉得空间巨大。”社区团购虽然需要提前订、送得慢,但成本低价格也低。

“更重要的是部分区域已经开始盈利,”上述投资人表示,社区团购除了规模能起来,能盈利是促使巨头进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因如此,在今年7月的那轮融资中,兴盛优选被抢购得异常凶猛。“基本所有主流基金都非常积极,公司很强势,爱投不投。”一位接近该轮投资的人士告诉36氪。

武汉之战后,战火被迅速推进到湖南长沙,社区团购头部兴盛优选的大本营。这也被认为是社区团购的“光明顶”。

杀入湖南后,美团优选湖南的总BD人数已经超过1500名,而美团内部规划最少达2500名以上,配置人员规模远超上一主战场武汉。至于滴滴,“在进入长沙的第一周就推出了1亿美元的补贴”,一名橙心优选的湖南供应商告诉36氪。

但有兴盛优选的合作伙伴对36氪称,无论是对团长挖角,还是补贴战,兴盛优选都显得“无动于衷”。

而且,据36氪了解,今年8月兴盛一度尝试给自己设立亏损红线。当时巨头已经入场,股东纷纷表示不要设亏损红线。但到现在,兴盛优选似乎并未改变这个决定。

为什么?

如果这是一场长期战争

武汉的团长常月娥是喜欢补贴的。巨头极低的客单价的确吸引了很多用户购买,而且“每成交5单还有3块钱奖励”。但相比补贴,她觉得菜品质量更重要,“不然影响到我个人信誉,用户会跑去别的团长那下单。”

做团长一年半,常月娥最大的心得是,只要菜品稳定就能留住用户,“大家愿意为好的菜多花几块钱。”

在补贴大战中身经百战的公司都明白一个道理:补贴终将退潮,留存决定胜负。

面对巨头的来势汹汹,虽然兴盛对补贴和团长挖角没做什么应对,但11月初,它召集自家300多个核心供应商开了小型会议,允诺会增加约2%的返点,为的就是保住自己的选品优势。而过去,兴盛在采购上的价格控制是很严的。

在成都大本营,在历经国庆前大规模冲单后,橙心优选单量在国庆后曾进入一个低谷,“核心原因在于团长和菜品的补贴没有跟上,而补贴少了后,团长端的问题也逐渐显露。”

目前,无论滴滴、美团还是拼多多,本地生鲜能找到的供应商都相差无几。虽然拼多多在全国集采的农产品上有其优势,但社区团购的菜品大头要靠本地货,因为本地货总是最便宜的。

补贴退潮后,如何让低价可持续,关键还在控制物流履约的成本——更准确来说,是如何搞定下沉市场的仓储配送。

完成县乡下沉网络的搭建,兴盛优选花了3年。相比之下,几家巨头才刚刚起步。

据兴盛优选投资人透露,目前(兴盛优选)仓储物流系统已经迭代到了第8版,“老岳(兴盛优选创始人岳立华)很清楚从大仓到网格仓,应该用什么尺寸的车,从服务站到用户要用什么车,折算下来一共多少钱,非常细。”

兴盛区域盈利的关键点在履约端的优化。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兴盛优选的履约成本可以控制在9%左右,相对比下几家巨头普遍在10-12%上下浮动。对毛利不高的生鲜零售来说,几个点就可以是生或死的区别。

在早年的百团大战时期,美团最擅长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这考验更多的是地推能力,“但社区团购这个生意是全链条的,要从城市打农村,从2线打3线再到4线,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4线全亏,支撑不了3线、2线,最后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有投资人对36氪表示。

为了补课,拼多多已经打算拿出60亿美金专门用于搭建仓储物流系统。有杭州的供应商告诉36氪,美团优选接下来会在供应链和仓储端投入40亿人民币;而盒马的投入则达到了40亿美金。据柚子投资合伙人彭程了解,“至少在接下来1年,各家的投入都没有上限,没有一家把盈亏放在考量指标里面。”

不只要在物流履约上疯狂补课,在其他环节,巨头们目前也都还在“摸门道”。一位业内人士对36氪嘲笑一家巨头说:“他们供应链、市场完全独立,对业务员的考核居然是必须达到多少单!”但社区团购业务环环相扣,业绩表现来源于各个环节联动,不能只考核单一指标。

战局变化的另一个搅动因素是,市场传言,不仅是拼多多、美团,连京东都有兴趣入股或收购兴盛优选——2018年时京东就曾试水过社区团购业务“区区购”。兴盛优选就此回应36氪称,“传言不实”。另一个市场传言是,字节跳动也有意进军社区团购。

也许,更应该从长期战争的视角来审视社区团购。

“电商买菜”这个业务可能是互联网历史上最难啃的、最容易亏钱的生意,没有之一。

  • 在京东刚拿到今日资本投资的2008年,就有“沱沱工社”这样的公司试水;

  • 2012年,以“本来生活”、易果生鲜为代表、顺丰也一度入局的城市仓配生鲜电商模式,被证明履约成本极高,顺丰很快退出,被阿里投资的易果则破产重组;

  • 从每日优鲜2014年开创“前置仓”送菜模式,到叮咚买菜叩响一线城市居民的门,它们都迄今未证明能大规模盈利;

  • 盒马可能是最甜蜜的一次尝试,但是它也面临走出城市核心区后,怎么做单店盈利的问题。

而近十年中,阿里、京东都总是一次次入局,又一次次撤退。

即使这次用社区团购模式做“电商买菜”能成,但类比外卖市场,从美团2013年底上线外卖业务,到外卖市场去年打出阶段性结果,中间也打了6年时间。可以预判,社区团购这场战争很难短期结束,现在看似打得热闹,但还尚在战争的早期。

本文作者:董洁,编辑 :杨轩,来源:36氪 (ID:wow36kr)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