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复盘
我们在十一月月度策略中提出,市场将会进入从十一月到一月下旬长达近三个月的季报空窗期,这一阶段外部因素将成为影响市场行情的主因,配置上抓住“估值切换”这一关键词,从后续验证来看,方向判断基本正确。
外部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在十一月表现的尤其淋漓尽致。首先随着美国大选结果的落地,全球避险资金开启了一轮明显的互补。人民币资产方面表现为前期受压制较久的港股开始活跃,A股内部前期受中美关系压制的半导体、通信等板块出现反弹。而拜登的上台使新能源板块完成了今年年内最后一次估值切换,短期涨幅明显。
但随着美国疫苗研发最新进展的消息传出,避险资金回补的方向被明显改变,顺周期板块交易开始成为市场的主流,并逐渐成为贯穿整个十一月的主线。服务业、汽车、家电再到资源品、大金融均在资金追捧下完成了迟到的估值切换,这背后也反映了四季度后两个月机构资金博弈排名背景下,低估值策略的极致演绎。
截止到十一月末,周期板块内的行情也开始演绎到低估值细分领域,具体表现为行情向上游资源品扩散,向大金融估值洼地扩散,在此带动下甚至沪深300和上证50突破前高。与此同时,前期回调时间和空间较充分的医药、通信、计算等板块开始出现反弹,这意味着市场主流资金开始对周期风格演绎的持续性产生了分歧,估值重新回归合理区间的科技板块再度受到关注,可能会开始分流周期板块的资金。
二、十二月份月度策略
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主线的顺周期板块在目前的盈利预期下,估值切换已经渐次完成,意味着对盈利回升的预期已经基本打满,在整体拔估值较困难的背景下,行情能否继续演绎主要取决于1、基本面修复能否超预期,2、市场不存在杀估值的系统性风险。
随着新冠疫苗的利好已经被充分的计入顺周期板块的价格中,基本面最近期的催化就主要看下月初美国财政刺激的最新进展。那么在这一空窗期内,叠加机构资金博弈四季度排名逐渐结束,顺周期板块持续上涨的阻力可能较大,相反前期不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上回调较充分的科技、医药板块里逻辑依然顺畅的个股,在本月可能会在利空充分消化或者新增订单的催化下迎来修复的机会。
当然市场临近区间上沿,甚至以上证50和沪深300为代表已经创了新高,回调的风险是存在的,但是系统性杀估值的阶段近期应该还不会到来,十月份良好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和最新货币政策表态进一步夯实了市场区间下沿的有效性。概率较小但比较重大的风险可能是:1、疫苗进展出现利空,2、十二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和后续美国财政刺激双双不及预期,相关事件我们将持续关注。
行业配置上,顺周期板块景气度仍将继续提升,行情会反复演绎,但目前阶段建议以持股为主,弹性较高但持续性不好的个股也可以做获利了结,逢低继续布局消费电子、医药、计算机。
三、本月重点关注的系统性因素
重点关注以下四点:1、信用风险是否会蔓延到其它企业;2、美国财政刺激计划能否顺利推出;3、美联储议息会议宽松预期能否落地;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政策的定调。
四、本月重点关注的产业因素
重点关注以下两点:1、运营商5G三期招标情况;2、医药集采和谈判等事件的落地。
五、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恶化,中国信用环境收紧,数据和模型存在局限性。
本文作者:李锋,来源:民生证券,原文标题《周期不宜追涨,布局春季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