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在哪?民间投资首次转正说明什么?一文看懂11月经济账本

强劲外需推动11月工业增速进一步走高,但消费略低于预期仍反映内需待提振;未来2-3个季度消费和出口有望继续加速,制造业投资或成为“新亮点”。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11月经济数据,11月消费和前11月投资均创下年内高点,工业则为2019年3月以来最高。

市场分析认为,外需强劲力推中国工业增速进一步走高,但消费略低于预期仍反映内需待提振。11月数据显示复苏动力强劲,四季度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工业生产全年增速可能超2%

光大证券分析认为,从同比数据表现来看,去年11月工业增加值基数相对并不低(去年全年同比增速为5.7%),在基数相对较高的情况下,11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再创今年新高,表明目前工业生产仍然较强。

由于12月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处于6-7%的概率较大,因此将进一步提升全年累计同比增速值,从供给角度来看,今年经济增速超过2%的概率不小。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张一表示,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和企业主动补库存是推动工业增加值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增加值的持续高增长,将进一步拉动相关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PPI有望在2021年一季度实现正增长。

对于后续工业生产的表现,光大证券认为,目前工业生产的当月表现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后续强度继续提升的幅度有限(由于基数效应,明年上半年增速相对较高),对经济走势研判需更多的关注需求层面。

消费恢复扣除汽车和通信类后强度并不高

光大证券分析指出,从消费结构上来看,必选消费的增速目前维持在8%左右,比疫情前的10%的增速稍有降低,收入增速下降的影响显现。

11月主要可选消费中,汽车类、通信类消费增速较高,但其他可选消费均有所下降,整体来看11月消费修复速度有所提升,但扣除汽车(去年基数较低以及今年政策支持)和通信类(有一定短期因素)消费后,消费可能并不强。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社消数据显示当前经济复苏的主要症结和障碍还是在消费

基建投资表现不足 制造业投资修复加快

基建投资方面,狭义基建投资1-11月同比增长1%,比1-10月上升0.3个百分点。广义基建投资增速1-11月为3.3%,比1-10月提升0.3个百分点。从当月增速来看,11月当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为5.9%(比10月下降1.4个百分点),在财政加快支出的背景下,基建投资表现相对不足。

华泰证券指出,尽管今年财政赤字扩张,但受限于财政收入的大幅减速,整体财政资金并不宽裕,这导致基建投资相对较为平淡。

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比1-10月提高0.5个百分点,但光大预计整体看后续提升的幅度相对有限。当月增速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从10月的12.7%降至11月的10.9%,已经比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9.9%)。

制造业投资修复则明显加快。

1-11月制造业投资下降3.5%,降幅比1-10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前值为收窄1.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已经达到12.5%,比10月提升近9个百分点。

光大分析认为,前几个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一般,本月则提升明显,由于制造业投资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较高(30-40%),且是经济修复的内生动力,因此制造业修复速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

民间投资增速首次转正

民间固定投资前11个月累计同比增长0.2%,今年首次转正。

国际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李奇霖表示,订单恢复、出口强势等因素共同推动民间投资累计增速转正。

历史数据显示,制造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回升,不一定能够带动民间投资增速向上,但民间投资增速向上的时期,都有先出现制造业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回升。

订单回升、预期好转,加上信贷政策的重点支持,民间投资将继续修复。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将是下一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

后续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改提高生产率的概率要更高一些,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增,侧面也反映了技改在加快。

出口有望继续加速 制造业投资或成为“新亮点”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张一表示,总体来看,经济复苏的动力还是比较强劲,四季度有可能回复到6%左右的水平。目前最大的担忧在于信用违约持续发酵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如何恢复市场信心可能是目前考验决策者的一个难题。

展望明年,华泰认为接下来2-3个季度消费和出口有望继续加速,而制造业投资或成为“新亮点”。

华泰分析指出,全球制造业周期在经历去产能、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等多年“逆风”压制后,将逐步从底部反弹。同时全球库存尚处低位,补库刚开始。预计制造业投资或成为新的增长亮点,其中出口、设备升级、智能制造及新能源相关行业的增长或尤为强劲。

在央行政策方面,上海证券宏观胡月晓认为,短期看,中国经济偏暖局面仍将延续二到四季度,由于高顺差和利差带来的资金流入,未来降准的必要性有所下降,但不能完全消除,2021年仍会有0.5(百分点)以上的降准。

在债市影响方面,中金分析指出,从2021年的需求看,投资有地产赶工托底建安投资,但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有可能互相抵消,消费可能缓慢回落,内需是逐渐回落的,因此监管才重提需求侧改革,释放消费潜力。在货币政策回复正常化过程中,信用创造逐渐磨顶、债市依然有阶段性做多机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