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安全提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申万宏源宏观
申万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将成为明年前两大重点任务,制造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层面上。

主要内容

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八大重点任务,强调发展和安全,特别是多个层面的安全性,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被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继续艰苦奋斗。本次会议基调十分务实,在肯定今年经济工作成绩、总结应对严峻挑战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疫情“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明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继续艰苦奋斗”。

1)会议对明年面临的全球经济环境展望谨慎,认为疫情冲击可能仍会导致衍生的风险,要增强忧患意识,办好自己的事。

2)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同时也务实地指出今年尚不能认为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需“继续艰苦奋斗”,显示明年的经济政策仍将积极进取,并不会因为风险复杂交织而变得保守。

3)本次会议在前后多个部分多次强调“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战略层面的“安全”问题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这意味着“发展和安全”将成为2021年经济政策推进实施落地的主线思路。

科技和产业链安全领衔重点任务,以开放促安全。

1)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成为明年的前两大重点任务,制造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被提高到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对畅通和发展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明年的第一大重点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相对侧重基础研究层面,第二大重点任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更加强调应用和生产层面。

2)在对外开放方面,积极考虑加入CPTPP等提议,在RCEP已经签署的背景下,更进一步凸显出我国的“双身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化我国产业链完整性、安全性的长期目标。

宏观政策连续稳定,不急转弯。宏观经济政策强调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要求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

1)具体来看,货币政策方面,强调“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要求“灵活精准”,“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均指向明年将保持相对中性的货币环境。我们维持明年社融、M2增速分别为10.6%、9.4%的预期不变,维持明年1月、三季度各有一次“中性降准”的预测。

2)财政政策强调“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在今年财政融资并未全部使用的背景下,维持明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3.0%、新增专项债3.35万亿的预期不变。

需求侧管理: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取消消费行政限制。

1)“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是今年会议相较于去年进一步凸显出来的“双循环”在需求侧的主要政策导向。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要求上来看,强化内需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从具体抓手上来看,会议强调“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这一主要抓手,并提出了包括“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等具体措施。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将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

2)投资“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可能有所提升,一方面可以带动社会投资,另一方面则是防止出现产业的重复建设,避免投资再度推升宏观杠杆率水平。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有助促进消费。

1)本次会议首次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直接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直接指向消费潜力较大的中高收入群体,以期通过住房问题的平稳解决,释放更为长期的消费潜力。

2)对于大城市房价过高的问题,会议提出可以通过租购并举的办法,既避免住宅供给快速增加导致房价下跌引发消费收缩,又避免因自有住房需求旺盛而导致房地产市场风险进一步集聚。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会议对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剑指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垄断问题。

以下为正文

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八大重点任务,强调发展和安全,特别是多个层面的安全性,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被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明年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后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

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延续了7月底政治局会议、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上周政治局会议的政策导向,并在全文多次强烈凸显出对于多个方面的安全性的突出强调。本次会议对研究理解明年的政策方向和着力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解读。

1.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继续艰苦奋斗

本次会议基调十分务实,在肯定今年经济工作成绩、总结应对严峻挑战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疫情“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明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继续艰苦奋斗”。

首先,会议对明年面临的全球经济环境展望谨慎,认为疫情冲击可能仍会导致衍生的风险,要增强忧患意识,办好自己的事。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较多透露出对全球经济明年的复苏不乐观的判断。不但明确指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从而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而且还明确认为明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更对“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表露出较强的担忧。

我们认为,今年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的过度财政刺激和过量货币宽松,正在弱化海外各国刺激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需求的效率,而如果明年刺激政策退出过快,又可能刺破海外金融市场泡沫,引发某种程度的金融冲击,明年的全球复苏格局相对比较脆弱,海外政策空间极小,加之我国今年出口高增主要由海外市场工业恢复缓慢、供需缺口拉大所驱动,从而明年海外弱复苏的格局下难以再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强力拉动,因而明年我国的经济恢复路径,确实需要“办好自己的事,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

此外,会议强调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同时也务实地指出今年尚不能认为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需“继续艰苦奋斗”,显示明年的经济政策仍将积极进取,并不会因为风险复杂交织而变得保守。

明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明确提出后的第一年和“十四五”规划元年,还是疫情冲击后我国能否回到疫情前潜在产出路径的关键一年,明年的经济结构、政策框架对于未来五年甚至直至二〇三五年的更长时期内的经济工作,均具有极强的指示性和指导性。

同时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尽管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原定今年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仍不应近似认为已经完成,会议提出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也指出“这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继续艰苦奋斗”,显示明年的经济政策仍将积极进取。

我们更关注到,本次会议在前后多个部分多次强调“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重点任务也特别关注各类“安全”问题,令我们充分感受到,本次会议与此前数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把战略层面的“安全”问题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这意味着“发展和安全”将成为2021年经济政策推进实施落地的主线思路。

2. 科技和产业链安全领衔重点任务,以开放促安全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成为明年的前两大重点任务,制造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被提高到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对畅通和发展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明年的第一大重点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相对侧重基础研究层面,第二大重点任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更加强调应用和生产层面。会议强调科技创新要“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并提出“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从重点院所高校国家队、领军企业等主体予以突破,加快人才培养和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而在应用和生产层面,会议表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需要“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是畅通和发展国内大循环、保证内外循环连接点稳固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近两年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大流行蔓延的格局下,外方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企业进行压制的案例屡见不鲜。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避免外部环境对我国发展形成制约、始终保持国内产业链的安全和完整,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做法方面,会议提出“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要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

在对外开放方面,积极考虑加入CPTPP等提议,在RCEP已经签署的背景下,更进一步凸显出我国的“双身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化我国产业链完整性、安全性的长期目标。

“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要大力提升国内监管能力和水平,完善安全审查机制,重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国家安全。”中国近期加入了RCEP这一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并且正在着力推进协议国内生效实施的工作。

中国在自贸区中实际上扮演者供给方和最终需求方的双重角色,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自贸协定的签署有利于我国保证关键中间品或资本品的进口来源,以降低国内产业链短期断崖的风险。

双循环战略与双身份复合角色叠加,意味着我国将居民的广义配置更多向商品消费进行引导,用增量的商品需求,作为枢纽黏合一个超级区域自贸区,并因此得以在中期提升产业链安全性,为产业结构升级和完整性提升腾出了时间。而产业链的高级化过程又将进一步带动居民收入增加和内需的扩张,这才是RCEP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路径。

而当前CPTPP由于缺乏有效的需求方而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状态,我国加入CPTPP后也将在其中扮演“需求枢纽”的角色,同时我国产业链安全性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 宏观政策连续稳定,不急转弯

宏观经济政策强调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要求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

近期市场对于明年货币财政政策是否可能收缩过快是有一定担忧的,而本次会议对明年经济政策的总体把握,可以说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

从总体要求来看,会议强调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结合本文第一部分所分析的对于明年我国经济恢复期的风险仍然相当重视的基调来看,要求经济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实际上就意味着明年并不会以追求大幅去杠杆为目标而导致货币财政政策的过度紧缩。

具体来看,货币政策方面,强调“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要求“灵活精准”,“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均指向明年将保持相对中性的货币环境。

我们维持明年社融、M2增速分别为10.6%、9.4%的预期不变,维持明年1月、三季度各有一次“中性降准”的预测。

对宏观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的要求确保货币政策不会过度收紧,货币政策将以配合实体需求为先,不会出现货币操作偏紧导致实体需求难以满足而产生的人为经济收缩;同时,“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又确保货币政策不会持续的宽松,而是回归中性。

对应宏观杠杆率稳定、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的社融、M2增速,明年预计分别为10.6%和9.4%,其中明年上半年预计信用环境边际收紧较下半年更明显一些,预计明年年中的社融增速或将降至11.2%左右。

此外,由于今年采取非公开工具再贷款再贴现提供基础货币的规模较大,明年将进入基础货币自然收缩的环境,预计需要在明年1月、三季度各进行一次分别相当于全面降准50BP的“中性降准”,才能保证货币信用环境不至于过于收紧。

针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行资本金短缺的问题,会议指出要“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防止资本金短缺对信用扩张造成限制,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

此外,近期债券市场个别风险暴露,本次会议也特别提到“完善债券市场法制”的要求,显示出应对个案风险的措施应当是根据相关制度精准“排雷”而非依靠货币政策在总量上的扩张。

人民币汇率方面,会议强调“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们认为明年央行不会对汇率进行常态化的干预,货币政策操作依然是“以我为主”,推进汇率市场化,进一步加强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达到内外均衡。

财政政策强调“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在今年财政融资并未全部使用的背景下,维持明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3.0%、新增专项债3.35万亿的预期不变。

会议对财政政策的总量要求,除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之外,还特别强调了“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这一总量的要求,我们认为一方面是指明年财政扩张的幅度要收缩至正常区间范围内,从而提升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而另一方面,今年财政融资格局较大的情况下,实际支出并未全部使用完,今年财政实际上实现了一些资金的积累,那么明年应该会积极运用这一部分资金,做好跨年度财政支出的平滑工作。

我们基于最新公布的11月财政数据,预计明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3.0%,新增专项债规模则在3.35万亿左右,分别较今年收窄0.7个百分点和4000亿左右。

4. 需求侧管理: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取消消费行政限制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是今年会议相较于去年进一步凸显出来的“双循环”在需求侧的主要政策导向。

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要求上来看,强化内需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从具体抓手上来看,会议强调“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这一主要抓手,并提出了包括“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等具体措施。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将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

本次会议比去年保民生的工作方向更进一步。

一方面,在总体纲领部分明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并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直接作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延续了上周政治局会议对需求侧的关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安全性、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上,补上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一块重要拼图。

另一方面,会议明确提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过去三四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增速常年低于名义GDP增速,消费能力不足是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不高的原因之一。

本次会议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一些政策指引,比如“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以及“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我们预计明年会加快推进放松汽车限购、推动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型可选消费品下沉式分销渠道的建立和完善。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也提升了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压低消费空间。本次会议将扩大内需根植于收入增长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上,直指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根源。而优化收入分配、完善社保和财政政策直接相关,这也是为什么本次会议专门提出“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

公共消费事关居民生活保障的方方面面,如教育、医疗、养老等,只有财政在这些居民关心的领域中支出有保障,居民才能真正做到无忧消费,增加商品消费特别是大宗可选商品消费以提升生活品质,进而对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迭代有持续的拉动作用,实现“双循环”发展格局保证自身经济的安全性。

投资“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可能有所提升,一方面可以带动社会投资,另一方面则是防止出现产业的重复建设,避免投资再度推升宏观杠杆率水平。会议提出“要增强投资增长后劲,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我国投资中基建投资已经在“资管新规”后基本压降到位,未来增长后劲可能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地产投资在地产内生性需求和地产调控“量价分离”的政策思路下平稳释放;二是优化基建投资结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上升;三是在全面促进消费战略和制造业升级互动,制造业投资回暖。

但对于投资过度增长的风险也保持了相当的警惕,考虑到大量无效投资可能会再度引发宏观杠杆率的上行风险,会议中强调要“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外溢性强、社会效益高领域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也明确指出要“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

5.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有助促进消费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关乎消费结构能否逐步稳定升级优化,是需求侧管理的隐藏的重要变量。

本次会议首次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直接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直接指向消费潜力较大的中高收入群体,以期通过住房问题的平稳解决,释放更为长期的消费潜力。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温和,且居民广义资产配置倾向于房地产,地产需求的释放对于“后地产周期”的可选商品消费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从而地产需求的释放过程不应被政策所抑制。

但另一方面,我国房价相对于居民收入水平偏高,从而居民部门的房地产配置,已经在当前的居民收入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如果再度出现房价的大幅上涨,可能会导致对居民正常消费能力的直接挤压,甚至可能因地产泡沫刺破的剧烈调整而导致地产和消费需求的普遍收缩。

“价量分离”的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在有效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大环境中,争取平稳释放居民的合理地产需求,并带动居民消费的稳定高增。本次会议再度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也是需求侧管理的题中之意。

具体来看,本次会议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对于大城市房价过高的问题,希望通过租购并举的办法,既避免住宅供给快速增加导致房价下跌引发消费收缩,又避免因自有住房需求旺盛而导致房地产市场风险进一步集聚。

会议突出要发展租赁房尤其是长租房市场,强调了以下几点:

1)保障租房在享受公共服务时的权利以转移购房需求至租房,“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2)增加土地供应以促进租赁住房建设,“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要发挥功能作用”;

3)降低居民租金、税费负担,“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保障房和租赁住房的大规模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居民地产需求热情和收入相对房价不足的矛盾,一方面满足居民对居住面积不断改善的需要,另一方面保障房或长期租赁住房交付同样对下游可选商品消费有拉动作用。预计未来我国保障房和租房的建设将成为财政政策的另一重点。

6.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本次会议对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的“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剑指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垄断问题。

当下数字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平台化,通过搭建数字平台的方式快速撮合交易,减少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加速循环。

但缺乏监管的平台化公司因其在交易中的主导地位,容易出现资本无序扩张对公平竞争的合理产业生态产生直接的损害,这种损害不但表现在数字服务的提供商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也表现在寡头垄断形成之后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利益进行的持续蚕食。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实际上背离了数字经济交易便捷化的初衷。因此,本次会议加大对平台公司监管,强调“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本文作者:申万宏源秦泰、贾东旭本文来源:申万宏源宏观 ,原文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安全提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