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美国私营航空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接连不断“冲破大气层、飞向宇宙”。
特斯拉CEO马斯克旗下Space X、亚马逊创始人兼CEO贝佐斯麾下蓝色起源(Blue Origin)、英国亿万富豪理查德·布兰森旗下维珍银河、维珍轨道,都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商业发射、火箭运输、载人航天……这些企业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航空航天业的规模也在随之拓展。
早在2019年底,摩根士丹利、高盛、美国银行和瑞银UBS等主流投行就曾纷纷预期,当时规模约为4000亿美元的航天业,在未来10至20年有望成长为数万亿美元的市场。
前景如此光明,资本市场自然蠢蠢欲动,美股太空股一时间也十分火热。
目前,该行业只有少数几家上市公司,不过投资者对航天公司的兴趣一直在不断提高。一众航天公司在2021年有IPO和借壳上市(SPAC)的计划。
刚刚进入新的一年,因豪赌特斯拉而一战成名的本轮美股“牛市女皇”Cathie Wood也在这个充满了颠覆性创新技术的板块之中嗅到了“股市爆点”的味道。
她正在计划新设一个“太空探索ETF”,代码为“ARKX”,专注于那些“引领、赋能或受益于地球表面以外的技术赋能产品和/或服务”的公司。
在“牛市女皇”看来:
投资者应该站在“变革”的正确立场上,坚持“变革”这一正确立场,因为在疫情爆发后,具有“变革”技术的公司股价已经达到了第二宇宙速度。
不过,除了维珍银河之外,较为知名的太空探索企业几乎都没有上市。
市场预计,维珍银河、专注航天技术的Maxar Technologies这两家公司有望被纳入ARKX太空探索ETF的投资组合当中。
最新进展:维珍轨道“加入近地轨道”
1月17日上周日,英国亿万富豪理查德·布兰森旗下维珍轨道公司(Virgin Orbit)首次成功将一枚火箭从改装后的波音747飞机机翼下方送入太空,火箭上搭载的10颗NASA旗下小型立方体卫星随之被送上近地轨道。
这是全球第一家通过上述这种非常规发射方式送火箭上天的航天公司。
作为私人航天企业来说,能够达成“近地轨道”里程碑的公司并不多。特斯拉CEO马斯克旗下Space X自不用说,此外还有美国/新西兰航空航天初创企业Rocket Lab。如今,维珍轨道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近年以来,基于地球观测、气候研究等等多种目的,商业客户、军方对小型卫星的需求呈指数型增长,对于减少成本、提高灵活性的要求也渐渐增多。
维珍轨道预计,公司未来会缓慢增加火箭的发射次数,就2021年年内而言,可能仅会有几次尝试。
价格方面,维珍轨道最初的定价为1200万美元。相比之下,客户如果使用Space X的“猎鹰9号(Falcon 9)”等大型火箭,需要支付的价格大约是上述价格的五倍。
蓝色起源:载人航天飞行近在眼前
上周四,蓝色起源完成了New Shepard火箭助推器和太空舱的第十四次试飞,这也是其新型助推器和升级版太空舱的首秀。
据CNBC引述知情人士,此次飞行是两次“稳定配置”测试飞行中的第一次,也是蓝色起源将首批宇航员送上太空之前的最后一步。
上述人士还称,蓝色起源计划在六周之内,也就是2月底之前完成第二次测试飞行,届时还将包含对人员装载的测试。
在第二次试飞结束后六周,也就是4月初左右,蓝色起源计划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Space X:拉开美国商业航天时代帷幕的“第一人”
在一众新兴的航天企业当中,不管是论获得的来自NASA的支持,还是讨论技术水平和进展速度,Space X都独占鳌头,是美国私营航天企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早在2018年,Space X就已实现了进入近地轨道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比维珍轨道早了三年。
去年11月,Space X则是首次商业载人发射成功,载人龙飞船搭乘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将四名宇航员送到空间站。
这是龙飞船的第二次载人发射,也是Space X商用航天器获得NASA认证后,执行的首个商业载人航天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猎鹰9号火箭和相关地面系统在内的SpaceX载人龙飞船系统,是自近40年前的航天飞机以来,第一个获得NASA认证、可定期搭载宇航员飞行的新型飞船。
另外,此次发射任务也是NASA首次使用私企的商业航天器将宇航员运送入既定轨道,美国的商业航天时代拉开帷幕。
华尔街见闻大师课从“大类资产配置与交易”的核心议题出发,邀请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合作推出《大类资产FICC方法论》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