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一度陷入停滞,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推动下国内经济也迎来复苏。
最新公布的2020年GDP数据显示,国内GDP突破了100万亿元,全年增速2.3%,这份年度成绩单可以说是非常之耀眼。
展望2021,今年国内宏观经济的看点在哪里?出口是否还能维持强劲?人民币升值态势又能否延续?
海外经济方面,随着疫苗进入接种阶段,“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有望出现共振复苏,在此背景下,通胀预期持续升温,是时候准备迎接全球通胀了吗?近期颇受到关注的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又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1月21日下午,见闻连线在直播间对话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一同拨开2021年全球经济迷雾。
赵伟博士现任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专硕校外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研究员、专硕导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最佳分析师、金牛奖最具价值首席分析师等。代表性著作《蜕变·新生: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转型之机》等。
以下是直播问答实录的节选:
见智:回顾2020年国内经济,复苏结构上呈现供给快于需求的格局,展望2021年的经济走势,经济动能会发生哪些变化?制造业能否顺利接棒驱动经济增长?出口是否还能维持强劲?
赵伟:2020年在“稳增长”政策的托底下,内需层面修复主要支撑逻辑链:分别是汽车链、地产链和部分基建链。但从近期的高频数据来看,这些链条的支持逻辑依次开始走弱。背后主要受政府从“加杠杆”到“稳杠杆”的政策变化等影响。
而外需层面,出口表现格外突出的重要原因是国内疫情控制较好,而其他国家地区情况不佳,存在疫情错位的影响。往后看,伴随着疫情逐步可控,疫苗的加快接种和推广,“替代效应”可能会慢慢衰减,部分终端产品的出口增速会有所下降,大家对于2021年整体的出口增速预期可以适当降温,近期看到的一个信号,美国商品消费增速已出现见顶迹象,而生产端则在快速修复。
见智:疫情反弹现象是否会对Q1生产和线下消费经济数据造成影响?
赵伟:2021年疫情的影响以脉冲式的短期冲击为主;主要是结构性、阶段性,不会影响整个经济体的核心逻辑。
见智:近期市场对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讨论比较多,主要也是由于节前可能面临资金面紧张的问题,对于流动性和降准的预期,您怎么看?
赵伟:11月中旬以来,央行针对信用事件冲击的应对操作非常及时:通过MLF超量对冲,交易所定向投放资金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市场紧张情绪。叠加跨年、春节等因素,使得11月中下旬以来市场流动性环境保持相对适宜的状态,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降准一定程度上是有必要的,但从短期来看,可能性较低。
见智:政策退潮的预期之下,2020年信用扩张的主要支撑政府债势必会有所收缩,违约事件后企业融资也出现了明显回落,叠加地产“三条红线”以及资管新规过渡期的临近,今年的社融是否会有明显的回落?
赵伟:通过梳理信用收缩的逻辑链发现:政府从“加杠杆”到“稳杠杆”的政策过度,以及资管新规过渡期的到期,都会产生一定的信用收缩。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预测信用收缩节奏,社融增速会在11.5%左右,个人认为预期过高。
经过20年大力加杠杆,地方政府债务率已经接近触红线。如果严格按照红线卡,21年地方政府债务新增规模会大幅下降;“加”杠杆到“稳”杠杆,很多企业发债行为也会随之下滑。对于信用收缩的逻辑,我们会给比较低的预期,2021年的社融增速可能会回到10%左右。
见智:最新通胀数据显示,CPI在11月短暂转负之后重新回正,但基于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一季度猪价料将会对CPI形成负向拖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新上市的生猪期货上市即大跌,猪周期是否进入下行周期,这将如何影响未来CPI走势?
赵伟:根据我们的研究,非食品部分影响CPI的中枢,而以肉禽为代表的食品影响其波动。生猪存栏量19年底见底,20年下半年供给量提升,因此21年猪价下降确定性较强,这会压制CPI全年中枢水平。疫苗大力推广的背景下,21年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主要是服务业)出现趋势性上升的确定性还是比较强的。
见智:近期海外通胀预期的回升比较快,是否需要担忧全球通胀的快速回升?警惕“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赵伟:我们预测今年2月开始美国CPI通胀率将会迅速上行,很快突破2%,甚至3%。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影响总体是可控的,只在某些时段、某些板块会有所体现。“输入型通胀”主要体现在石油、粮食(例如大豆和玉米)等传导渠道,对国内价格体系的影响相对较小。
见智:开年之后人民币快速升值多少还是令人有些意外的,去年支撑人民币走强的几大驱动因素今年是否会发生逆转,人民币升值趋势能否延续?
赵伟:个人认为,人民币这一轮的升值可能已经接近尾声。20年受疫情影响,中美经济节奏错位,中国先修复,海外后修复,这种情况下资金涌入国内,加快人民币升值。而从21年看,内需和外需易出现背离走势。
政策思路退出时点和意愿,海外和国内有质的区别。外需是周期性复苏,而内需后续可能出现降温。因此反映中美之间相对强弱程度的指标都将回归正常,中美利差的收窄是大势所趋,美债收益率会快速上行,而中国国债收益率回落。汇率同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升值可能已经进入尾声。
见智: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将会是全球经济迎来复苏共振的一年,那么今年美国经济复苏重点应该关注什么?去年一枝独秀的美国地产市场还能持续强势吗?
赵伟:首先,需要验证消费是否坚挺。美国消费增速10月到达顶峰,11月开始向下,需要验证是否是趋势性下降。
其次,美国地产表现亮眼。从偏中长期指标看,美国房地产景气度可能会持续更久时间。首先,房屋空置率极低说明供需关系紧张;其次,居民杠杆率很低;最后,在财政刺激法案的支持下,居民个人储蓄显著上升,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这表明美国房地产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持,但还需要观察货币流动性环境的变化。
另外和国内环境类似,疫情压力带来的线下服务业修复仍在继续,需要持续关注。以及美国的生产活动,在疫苗加快接种之后,可能会加快修复。
见智:美国经济修复以及通胀压力逐步显现的情况下,近期长端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突破1.1%,由于美债是全球资产定价的锚,因此美债的波动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包括美股在内的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担忧,美债的上行是否将继续?
赵伟:从历史上规律看,美国长端收益率和CPI节奏走的比较近,当CPI上到2%,美国长端利率大概率是会突破2%的。
另外,长端利率可以切分成两部分,短端利率和期限利差。期限利差是和经济预期紧密联系的,如果预期2021年美国经济能够回到潜在增速,期限利差回到中枢水平,那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到1.5%以上也是非常自然的。
市场观点认为目前从美联储的表态来看是不急于紧缩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官员的表态是会跟着经济数据变化的,一旦经济数据出现持续性改善,物价出现超预期的表现,观点也会随之出现调整。
我们预计美国CPI大概会在二季度之后升到2%以上的位置,同时二季度随着美国疫苗注射速度加快,经济修复也将加速,市场的预期更容易受到干扰,这一阶段美债收益率上行给高估值领域带来的估值压制是需要注意的。
欢迎关注赵伟博士的公众号“赵伟宏观探索”,阅读更多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进一步跟踪赵伟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更多内容请点击图片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