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郭磊:经济上行支撑盈利,但估值承压导致收益机会偏窄

华尔街见闻
郭磊表示:“随着走出疫情,全球贸易可能会出现一轮共振。而中国经济的一个经验特征,就是历史上外需比较好的年份,经济一般不会太差。”

“通缩交易隐含的情况是未来经济会逐步往下走,这种情况商品价格会逐步下行,利率震荡走低,而股票市场在这个阶段的主要机会在于流动性的扩张和估值的扩张。”

“复苏交易隐含的情况是经济未来会逐步上行,这时候商品价格和利率都会往上,股票的机会主要在于量价所驱动的盈利修复,或者是资产负债表的修复。”

“在通缩交易的时候,成长类资产占优,在复苏交易的时候正好相反,周期类资产或者是价值类资产占优。”

“如果我们相信走出疫情是一个未来要发生的趋势,那么在过去两个月过程中的话,这样一个趋势越来越显性化,在资产定价中的权重也就越来越高。”

“随着走出疫情,全球贸易可能会出现一轮共振。而中国经济的一个经验特征,就是历史上外需比较好的年份,经济一般不会太差。”

“从经验周期来看,美债收益率1.5这样一个位置,只是说上行周期的一个前段。”

经济目前依然处在一个疫后复苏周期的过程中,全球贸易共振可能会为经济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支撑。另一点,从利率上来看,复苏交易导致利率也会逐步上行”。

经济上行支撑盈利,而利率上行施压估值,这个就是我们当前资产定价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顺风逆流。”

这是我们对于2021年整个宏观经济特征的理解,这样的一个宏观经济特征,对应的整个资产定价特征也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盈利对整个资产定价的过程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估值的承压会导致整个收益机会偏窄”。

3月24日,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在华尔街见闻Alpha春季云端峰会上,发表了复苏交易与资产定价线索的演讲,并作出了上述判断。

以下是华尔街见闻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复苏交易:周期股表现优于成长股

在春节之后,全球大类资产的整个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是商品价格的上行,无论是原油、铜,还是CRB指数,都有一个斜率加快的上行,而且很多商品价格创了近年以来的新高。

另外一个特点是全球利率中枢上行,美债收益率这一轮以来的话也是一路向上,包括欧洲公债的收益率也是上行。

第三个特点是全球权益资产估值承压,成长类资产引领权益资产的调整。不光是中国股市,美国股市绝大部分市场都呈现出这样的一个特点。

怎么看这样的三个特征?按照我们的理解,这属于本轮以来一轮复苏交易的强化。那么什么是复苏交易呢?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释,我们可以把大类资产的交易分为复苏交易和通缩交易两种场景,一种场景我们把它叫通缩交易,它隐含的情况是未来经济会逐步往下走,这种情况商品价格会逐步下行,利率震荡走低,而股票市场在这个阶段的主要机会在于流动性的扩张和估值的扩张

显然另外一个相反的情形,我们把它叫做复苏交易,它隐含的情况是经济未来会逐步上行,这时候商品价格和利率都会往上,股票的机会主要在于量价所驱动的盈利修复,或者是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通缩交易、复苏交易,是大类资产交易的两种场景,或者是两种类型。

如果我们观察历史数据,你会发现代表商品价格的CRB指数,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大致来说是走势相关的。换句话说,我们几乎可以依照利率或者商品价格把交易分为两种类型。如果我们用股票价格里面的周期类行业指数,去减去成长类行业指数,你会发现相对收益和CRB指数也是一致的

这个就意味着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在通缩交易的时候,成长类资产占优,在复苏交易的时候正好相反,周期类资产或者是价值类资产占优。

接下来有一个可能很多人都会关注的问题,为什么本轮出现了一轮复苏交易的加速?我的理解主要和过去两个月中,全球疫情的好转、走出疫情这样一个基本假设的强化有关系。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相信走出疫情是一个未来要发生的趋势,那么在过去两个月过程中的话,这样一个趋势越来越显性化,在资产定价中的权重也就越来越高

大家看,这是全球的新增确诊,在1月上旬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环比下行,并一直在持续。而且同期像中国、美国、欧洲的疫苗接种速度也是在不断加快。同时中国的春节是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一个阶段,而我们通过就地过年,成功地规避了这一过程所带来的风险。

随着走出疫情,全球贸易可能会出现一轮共振。大家看年初以来,主要经济体的进出口均表现不错。中国1-2月份的出口增速60.6%,这是什么样一个概念?它意味着如果以2019年作为基数,隐含着2020、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这验证了外需的活跃。如果说今年全球贸易处在一个疫后共振的状态,外需相对比较强,那么这一点也会对经济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支撑。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的一个经验特征,就是历史上外需比较好的年份,经济一般不会太差。

所有的几个因素都导致走出疫情的这样一个假设,变得更加的靠近,并进一步强化。这样的一个基本面带来了本轮复苏交易的一个加速。当然它同时还包括其他因素的一些助推,比如美国财政刺激计划的预期等等。

经济上行支撑盈利,利率上行施压估值

刚才我们讲到了复苏交易的特征之一,是美债收益率的上行,接下来我们也对这样一个问题作出解释,这也是最近所有类型的经济关注者、市场投资者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美债收益率的走势。

从历史上来看,美债收益率长周期趋势是比较单一的。在过去的70年中,前30年上行,后40年震荡下行。为什么过去40年美债收益率长周期走低呢?我的理解这主要和美国名义GDP的走势有关,毕竟利率是由名义GDP的周期来决定的。

为什么美国名义增长周期会不断收敛呢?除了内生增长动能其他方面的一些弱化之外,人口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除了长周期的下行之外,如果我们看短周期,你会发现美债收益率还是比较规律的,基本上每三年左右的时间,或者略超出三年的时间是一轮周期,而每轮周期的低点,差不多会在1.5左右的位置,高点的话一般会超过3。

比如大家看最近这一轮,2019年底,美债收益率再次回到了1.5、1.6左右的历史低位,这时候就开始反弹,但后面由于疫情的一个突然的外生冲击,美债收益率再度下行,一直到了去年年终触及月均值0.6的低位,然后开始反弹。最近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在反弹过程中,美债收益率整个上行速度的加快。

刚才我们也提到了美债收益率这一轮一直冲破了1.5的位置,但是大家很容易发现,从经验周期来看,1.5这样一个位置,只是说上行周期的一个前段,在这里我们进一步给大家提供一个坐标来看待这样一个问题。

刚才我们说了,利率是由名义增长周期来决定的。利率的本质是什么?利率本质是我们借钱给别人要求的一个回报率,回报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的投资回报率,另外一部分是通货膨胀补偿。两者加起来其实就是名义增长率。

所以所有预示名义增长率的指标,都可以当做我们观察利率的一个坐标。大家看这张图,这是美国的潜在名义增长率。从这样的一个周期去看,可能在未来的几个季度中,随着名义增长率的走高,美债收益率依然会震荡上行。斜率存在变数,但方向比较清晰。

美债收益率的上行会对我们的整个资产定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是对利率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全球的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同步性。比如我们看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步性非常强,背离的时候很少。在过去的十年过程中,我们只看到一个时段的背离,就是2017年到2018年。那段时间,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领先见顶。

2017年年底,美债收益率继续上行,一直到2018年的三季度。但是大家注意,那一轮两个指标的背离,其实存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宏观背景。2017年底中国经济部署主动去杠杆,名义GDP比较早的迎来了一个拐点。而2018年美国经济又处在企业税减税的一个周期当中,所以名义GDP在政策的刺激下继续上行。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的政策的背离,是导致两个利率指标背离的主要的背景,这一轮很难完全复制。所以在美债收益率上行的前段,对于利率我们依然需要保持一个相对比较谨慎的观察。

另外一点是它对权益资产的影响。如果我们单纯看股票市场指数,它和利率,比如美债收益率之间,是一个有时候会正相关,有时候会负相关的关系,换句话说并不稳定。这一点主要是因为股票定价的特殊性,股票定价同时受分子分母因素的影响,这一方面取决于盈利,另外一方面取决于资金成本和流动性,而盈利又和美债收益率是一个相对同步的关系

但是如果我们跳开整个指数的变化,单看分母部分,估值基本上比较典型的和利率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这也意味着如果是未来利率继续处在上行周期当中,美债收益率引领全球利率中枢上行,对于权益类资产,特别是全球定价具有可比性的权益类资产,估值承压。

以上我们相当于讲了两个方面的基本面。一个方面是经济,另一方面的话是流动性和利率。整体来看,经济目前依然处在一个疫后复苏周期的过程中,全球贸易共振可能会为经济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支撑。另一点,从利率上来看,复苏交易导致利率也会逐步上行。经济上行支撑盈利,而利率上行施压估值,这个就是我们当前资产定价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顺风逆流。

这样的一种定价情形在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从年度比较的意义上来看,有一年和2021年这样一个定价情形比较类似——2017年。两个阶段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非常强的相似性。

首先都是大宗见底之后的年份,那一轮是2016年大宗商品见底,这一轮是2020年,都处在一个在通胀周期;其次部分产品因为政策的驱动存在需求扩张,供给收缩的双重特征,那一轮是因为去产能,这一轮是因为碳中和;第三点是全球贸易同样处在一个修复周期,或者说扩张周期,外需是经济的重要带动因素之一;第四点是制造业目前处在疫情冲击之后底部待修复的一个阶段,可以期待资本开支在未来的一个逐步改善;第五点时利率已经进入一轮中枢抬升期,过去两年我们看到的都是美债收益率的下行,而当前美债收益率上行开始冲击资产定价的逻辑;第六点是两个年份都处在中国经济控杠杆的大背景之下,货币政策回归中性,金融政策中性偏紧。

这是我们对于2021年整个宏观经济特征的理解,这样的一个宏观经济特征,或者我们这样的一个顺风逆流的宏观组合,对应的整个资产定价特征也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盈利对整个资产定价的过程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估值的承压会导致整个收益机会偏窄。

资产定价的四条线索

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我们建议关注几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在大宗回升、价格弹性扩大的周期中,关注价格逻辑的一个变化;第二,制造业供给的一个紧平衡,随着需求的扩张,供给的改善能力上来需要有一个过程,这时我们会看到更多的领域呈现出紧平衡的特征;第三,海外对中国制造会进入第二阶段的需求,比如以消费品为例,去年我们看到很多偏宅的消费品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需求量,那么今年随着更多国家的经济逐步从疫情中走出,偏出行、偏社交的需求都会起来;第四,制造业投资回升,以及全球制造业周期的一个共振。

以上是我们对今年宏观面之下主要线索的一个理解。在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这些。谢谢。

以上是郭磊的精彩观点,还有更多重磅嘉宾登陆华尔街见闻,与大家解读如何在当下巨震的全球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

3月25日(周四)20:00-21:30

以下四位投资大师将对大类资产策略展望做出探讨和解读:

中银证券管涛:人民币汇率升值与海外资产配置

江海证券屈庆:通胀预期下的大类资产选择

招商证券张夏:市场风格、机会与风险节点

东吴证券陈李:A股投资策略展望

点击下图或扫描图中二维码进行直播预约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