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的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在1-2月的数据高增后,会进入常规增速通道,增速水平大约会渐次回落至工业增加值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固定资产投资5-6%左右。从经济动能来看,后疫情的复苏已经完成,经济大概率会进入稳定期。从这个角度而言,市场会略有疲劳感,也就是说经济本身会显得“无趣”。
但与此同时,对于各种违约融资和房地产市场的打压,对市场信心再度形成了冲击。中国经济一向与信贷周期高度相关,资本和房地产市场亦是如此。同时因为政策紧缩仍然处在早期阶段,因此市场心里没底是正常的,抛售也体现出了信心的缺乏。总体而言,中国的信贷紧缩周期的持续时间较长,大概率会跨年,其间不可避免会出现风险事件,因此可以理解市场的担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对比过去几个信贷紧缩周期会发现,其事实上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力度逐步减小,同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往往具有明显的前置效应。
A股市场的风格切换似乎已经完成,对成长性的捕捉开始降温,传统的低估值板块获得明显的资金流入。
A股中过去两年表现突出的“抱团股”出现严重踩踏,A股一向喜欢造神,然后又很快将神统统推倒,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一种急躁的心态。但到最后还是一句话,金子仍然会发光。当然,多数投资者很难有这样的耐心。
理解了市场的担忧,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市场可以孕育反弹。首先,市场需要逐步适应新的货币政策取向,抑或中国央行在边际上放松货币政策。前者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后者则需要经济数据明显走软,大约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第二,对部分行业的集中打压的负面消息逐步被市场消化,这大概率需要一个可以让恐慌情绪极度上升再极度释放的事件,尽管时点而言不好把握,但只要类似事件出现,应该是市场的底部区域出现之时。第三,“抱团股”要给予市场业绩信心,四月集中出炉的一季报会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总体而言,这些公司已经被深度研究和挖掘,因此不应该有太多业绩爆雷的可能性。
A股复杂的情绪交织,几乎是A股的一个“特性”,也是其性格的重要特征。保持心态稳定,是唯一的可取之道。
本文作者:周董董董,来源:周浩宏观外汇,原文标题《A股在担心什么?》华尔街见闻对原文有删减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阅读相关VIP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