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个多月后,恒大物业发布了首份年报。
2020年全年,恒大物业实现营业收入约105.09亿元,同比增长约43.31%;毛利润约40.06亿元,同比增长约128.27%;股东应占利润约26.47亿元,同比增长约184.49%;每股盈利0.26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恒大物业合约面积约5.65亿平方米,新增约5940万平方米;在管面积约3亿平方米,新增约6260万平方米。
今年初,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内部立下目标,恒大物业2021年要再新增3.6亿平方米的在管面积,翻一倍。
3月16日,恒大物业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胡亮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制定的每月对外拓展3000万平米的目标“非常宏伟”,预计在2021年总的合约面积会不低于8亿平方米,总的在管面积也会超过6亿平方米。
这很可能让恒大物业迅速窜至前三,甚至第一、二。据克而瑞,截至2020年底,物业在管面积最大的是万科旗下的万物云,为5.78亿平方米,第二名的雅生活为5.05亿平方米,第三碧桂园服务为4.09亿平方米。
无独有偶,碧桂园物业近期也立下了宏大的发展计划,要在未来5年实现千亿营收,而2020年碧桂园服务的营收仅为100多亿,差不多5年要翻10倍。
3月15日,世茂服务董事局主席许世坛于业绩会表示,过去三年,世茂服务实现收入和规模的5倍增长,未来三年将力争再实现5倍增长。
在传统开发业务面临天花板之后,作为地产公司资本化扩张的第一站,物业分拆上市,成为近年来主流地产公司的统一动作。
资本市场也给予了物业股极高的估值,去年市盈率在50-60倍,最高的达到100多倍。这导致很多物业公司的市值一度超过或逼近母公司、关联公司,如绿城服务曾超绿城中国,彩生活曾超花样年。
但去年下半年、今年以来,物业股持续走低,近期表现低迷。物业巨头趁业绩会纷纷喊话,仍将大力扩张,以图提振股价。
这意味着,物业公司的资本扩张还将继续。近两年,物业巨头的规模高速增长,大多是由真金白银的收并购带来的。2月25日,碧桂园服务拟斥资48.46亿元收购蓝光嘉宝约64.62%的股份。截至2020年末,蓝光嘉宝的在管面积为1.3亿平方米,合约面积为2.1亿平方米。
本次收购将让碧桂园服务在管面积将达到5.39亿平方米。而恒大在管面积的扩张,也要经收购实现。今年1月底,恒大物业就以12亿收购了宁波亚太酒店物业,一举增加8000万平方米的在管面积。
3月4日,龙湖物业收购了亿达服务100%股权,规模扩大之外,还加码产业园区服务。
但投资者也在变得聪明,他们不会单单为了规模来给物业公司投票。一名物业股投资者说,他会更关注公司营收和净利增长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