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五年,美国公募巨头 “确定航向”,入华“非典型航线”疑问待解

暂缓公募申请

面对“人满为患”的中国市场,基金巨头先锋领航(Vanguard)做出重大战略调整!

3月16日,先锋领航对外发布,该机构将专注于合资公司的基金投顾业务,暂缓其在中国设立公募机构的申请。

另据了解,先锋领航开始对位于上海的中国区总部进行裁员,主要涉及筹备公募的相关工作人员。

近两年,先锋领航对美国以外市场服务模式调整颇多,包括关闭新加坡办公室、结束香港地区的机构客户业务等。

去年9月先锋领航为了加速谋求中国公募牌照,更邀请大成基金前总经理罗登攀加盟。

仅仅时隔半年,这家基金巨头再次发生战略变化,未来将何去何从?

暂缓公募申请

3月16日,先锋领航对华尔街见闻表示:将暂缓其在中国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鉴于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庞大,而能直销基金的市场较小,先锋领航相信其现阶段通过合资投顾服务,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多价值。

据悉,2020年3月末,先锋领航与蚂蚁集团合资推出基金投顾业务,名为“帮你投”,据天眼查,双方合作的公司实体为先锋领航投顾(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蚂蚁基金和先锋领航各占51%和49%的股权。

除了上述合资公司,先锋领航在2016年成立了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先锋领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这是筹备申请独资公募牌照的机构。

自成立上述外商独资企业,先锋领航的中国区高管就多次表态,未来将做一家独资的公募基金机构。

换言之,先锋领航在华有着“两步走”的战略:先是联合拥有投顾牌照的蚂蚁基金,做一家合资机构提供基金投顾服务;之后筹备申请独资公募,参与中国本土公募的市场化竞争。

截至目前,已拿到独资公募牌照的外资机构是贝莱德,另外富达基金、路博迈、范达基金等三家美国机构已先后递交申请。

高管变动频繁

去年7月份,先锋领航从美国总部派出一位亚洲区总裁Scott Conking,常驻香港。

本次先锋领航的战略调整,正是由Scott Conking宣布的。

他指出:“中国在全球经济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庞大且仍在不断增长,更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这为Vanguard向个人投资者提供投顾服务及专业知识带来重要机遇。”

另据报道,Scott Conking向中国区员工宣布最新战略决定时,使用了“人满为患”(crowded)形容中国基金市场的竞争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月份,先锋领航亚洲区首席执行官林晓东离职,他当时不仅负责中国区业务,也负责包括日本在内的整个亚洲地区的业务。

先锋领航前董事总经理陈怡达曾主管中国区投研工作,他后来加入先锋领航投顾合资公司,但在去年5月末离职。

另有数名先锋领航中国区人员在去年相继离职。

中国区高管变动后,先锋领航邀请了一位实力型人物加盟。去年9月末,该机构任命罗登攀担任筹建中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2014年至2019年罗登攀担任大成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他此前还任职于中国证监会、基金业协会等机构。

开辟入华“非典型”路径

先锋领航兜兜转转之际,诸多外资资管完成了“快速入华”的多重路径。

【路径一:设立私募基金】受限于独资牌照政策,部分外资资管向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私募管理人,之后与银行和三方代销渠道合作,向高净值人群进行非公开募集。比如:桥水基金在中国推出全天候策略私募产品;再如:量化机构元盛在华推出商品期货策略产品,且管理位居外资私募之首。

【路径二:私募转公募】贝莱德和富达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母公司具有“公募基因”。这类机构限于牌照法规限制,先在中国备案私募管理人,2020年4月份中国取消外商独资公募申请门槛,直接申请独资公募机构。

【路径三:公私募“两把抓”】很早就拓展中国市场的瑞银集团,2000年初便成立了合资公募机构——国投瑞银,之后随着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打破后,开始控股合资公募;此外,另针对高净值客户设立私募基金,旗下基金持有人依托于在中国长期积累的私人银行客户资源。根据旗下客户群体不同特点,通过旗下机构同时辐射不同市场。

很明显,先锋领航并没有采取上述三种路径。

最新战略表态中,先锋领航将发力基金投顾业务,但其并非合资公司控股方,合资团队均在杭州。

那么,位于上海的中国区总部人员将如何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成为一大看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