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供给能力逐渐修复,中国出口还好吗?

王丹
广发宏观王丹认为,海外供给的修复程度与中国的出口份额并不是线性的关联关系。预计2021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12.1%,在去年基数并不算太低的背景下,这一增速对应一个出口大年。

报告摘要

第一,2020年,WTO口径下中国全年商品出口贸易占全球比重14.7%,创下历史新高;四个季度的出口份额分别为11.1%、16.7%、15.8%和16%。

第二,我们将疫情后的供需和出口份额变化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6月之前为第一阶段,中国和全球经济疫情及修复的错位,以及这一背景下国内外供给能力的差异起主导作用,中国出口份额快速上升;2020年6月开始为第二阶段,中国出口份额在一定的区间内水平震荡,但全球贸易总量扩张,贸易和出口份额的重点回到需求侧。

第三,市场有一种担心是存在第三个阶段,即随着海外供给能力的修复,中国出口份额快速下降,从而导致虽然全球贸易不错但中国出口增速偏低。对此我们的理解是:一)从OECD生产指数来看,当前海外主要经济体的生产修复已经进入后半程;二)从经验数据看,生产恢复程度和能力是各经济体抢占出口份额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三)海外供给的修复程度与中国的出口份额并不是线性的关联关系,2020年四季度海外供给恢复比三季度更好,中国出口份额反而有小幅提升。

第四,疫情如何通过需求路径影响各经济体出口份额变化?一个大的逻辑是,疫情对部分商品需求形成正向冲击,如办公用品、防疫用品;对部分商品需求形成负向冲击,如原油、服装。经济体出口结构中受正向冲击商品占比越高、受负向冲击商品占比越小,越有利于出口份额的改善。防疫物资和“宅经济”相关需求从需求层面支撑了2020年东亚经济体出口份额的提升。

第五,2021年外需结构特征的变化将如何影响中国出口?我们主要考虑四个部分的结构性影响:一是原油及矿产品价格和需求上行将抬高原材料出口国的贸易数据,边际上挤占我国份额;二是去年边际贡献较大的防疫用品面临需求减少和基数抬升;三是去年至今一直景气度较高的办公用品未来将有变化;四是海外需求主线向“出行经济”(燃料、服装)和投资活动(钢铁、机械设备)转换。

第六,在全球货物贸易同比增长8%,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19万亿,中国出口份额回落至15.3%(各类商品出口份额假设经过贸易权重调整加总;2020年后三季度均值为16.2%)的中性假设下,对应2021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12.1%。在去年基数并不算太低的背景下,这一增速对应一个出口大年。

2020年,WTO口径下中国全年商品出口贸易占全球比重14.7%,创下历史新高;四个季度的出口份额分别为11.1%、16.7%、15.8%和16%。

2020年WTO口径下中国全年商品出口贸易占全球比重14.7%,创下历史新高,相较2019年的13.1%提高了1.6个百分点,这一增幅也是近20年之最。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出口贸易额占全球比重经历了2000-2015年的单边上行、2016-2018年的明显下降、2019-2020年的快速提升三个阶段。分季度来看,中国2020年四个季度的出口份额分别为11.1%、16.7%、15.8%和16%。

我们将疫情后的供需和出口份额变化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6月之前为第一阶段,中国和全球经济疫情及修复的错位,以及这一背景下国内外供给能力的差异起主导作用,中国出口份额快速上升;2020年6月开始为第二阶段,中国出口份额在一定的区间内水平震荡,但全球贸易总量扩张,贸易和出口份额的重点回到需求侧。

随着海外供给的向上修复,我们并没有观测到出口份额在2020年下半年的线性走弱。更高频的月度数据来看,2月份国内疫情冲击下,中国出口份额创下年内低点;5月份中国出口份额创下年内高点;6月份开始,出口份额以显著高于疫情前的水平维持震荡,截止到2021年1月份,中国出口份额的疫后新平衡得以延续。

3-5月为第一个阶段,欧美经济体深陷第一波疫情冲击,海外需求遭受重挫,全球出口贸易萎缩逐月加大;中国在稳步推进复产复工的背景下,通过生产端的快速修复迅速抢占海外市场,贸易份额逐月提升带动出口增速快速上行,4、5月份中国出口份额为年内绝对高点。

6月至今为第二阶段,主要经济体大规模财政刺激、疫情封锁逐步解除,中国出口与全球贸易共振复苏,中国出口份额高位水平震荡达到新平衡,并未随着海外生产的“缓坡上行”而出现趋势回落,贸易和出口份额的重点回到需求侧。

市场存在一种担心是存在第三个阶段,即随着海外供给能力的修复,中国出口份额快速下降,从而导致虽然全球贸易不错但中国出口增速偏低。对于这一担忧我们的理解是:第一,从OECD生产指数来看,当前海外主要经济体的生产修复已经进入后半程;第二,从经验数据看,生产恢复程度和能力是各经济体抢占出口份额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第三,海外供给的修复程度与中国的出口份额并不是线性的关联关系。比如2020年四季度海外供给恢复比三季度更好,中国出口份额反而有小幅提升。

2020年8月份开始,主要经济体的生产指数已经修复至疫情前的90%以上,四季度开始修复程度进一步向95%以上迈进,海外主要经济体的生产修复已经进入后半程,生产恢复程度和能力是各经济体抢占出口份额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疫情如何通过需求路径影响各经济体出口份额变化?一个大的逻辑是,疫情对部分商品需求形成正向冲击,如办公用品、防疫用品;对部分商品需求形成负向冲击,如原油、服装。经济体出口结构中受正向冲击商品占比越高、受负向冲击商品占比越小,越有利于出口份额的改善。防疫物资和“宅经济”相关需求从需求层面支撑了2020年东亚经济体出口份额的提升。

首先,2020年全球燃料贸易萎缩35%,造成了主要原油出口国和其他国家在出口份额争夺上的巨大差异,中国出口份额与国际油价呈现明显的反向波动,俄罗斯成为出口份额受损最严重的主要经济体;其次,防疫物资中的纺织品,受益于“宅经济”的电脑等办公用品、家具、家电,从需求层面支撑了以中国、印尼、韩国、泰国为代表的,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东亚经济体实现出口份额的显著提升,而电子品出口占比近40%中国台湾,是2020年出口份额改善最显著的经济体。

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疫后出口份额新平衡。2020年下半年开始,虽然中国在办公用品、家电、家具的出口份额上都形成了新平衡,但这个新平衡相较于疫情前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办公用品和家电市场份额的疫后新平衡高于疫前水平,且办公用品的份额改善要大于家电;而家具市场份额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回到与疫情前相当。即疫后出口份额的新平衡水平与出口竞争力强弱密切相关,出口竞争力越强的商品,越能够通过疫情的一次正向冲击,获得长期的出口份额提升。

2021年外需结构特征的变化将如何影响中国出口?我们将主要考虑四个部分的结构性影响:一是原油及矿产品价格上行和需求上升将抬高大宗和原材料出口国的贸易数据,边际上挤占我国的份额;二是去年边际贡献较大的防疫用品所面临的需求减少和基数抬升;三是去年至今一直景气度较高的办公用品未来的变化;四是海外需求主线向“出行经济”(燃料、服装)和投资活动(钢铁、机械设备)转换。

第一,2021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燃料需求上升,这将显著改善主要原油出口国的贸易数据,并在边际上挤占我国出口份额。

第二,去年边际贡献较大的防疫用品等,以包含口罩在内的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为例,2021年3月出口额已回落到100亿美元以下,占比也已由高峰时段的近7%下降至正常年份的4.5%左右,换句话说这部分下降的压力已大致释放。预计进入4月后由于基数抬高将进入负增长,但整体已影响不大。

第三,办公用品(电子产品等)全球进出口额依然偏高,中国单月出口额依然在200亿美元以上。这一部分后续整体可能会随着需求释放到位逐步下降,但部分国家经济滞后放开、办公恢复正常化,以及收入效应改善将继续提供支撑,预计下行速度不会太快。

第四,随着海外经济进一步回归正常化,2021年海外需求主线向“出行经济”(燃料、服装)和投资活动(钢铁、机械设备)转换。根据各类商品出口份额绝对水平和出口份额是否趋势上升两个维度衡量其出口竞争力,我国在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电气设备的出口份额绝对水平在20%-40%之间,这部分合计占我国出口的50%左右。较强的出口竞争力水平将支撑中国2021年出口份额的维持韧性。2021年一季度我国出口订单相较去年四季度出现明显改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电气机械、黑色金属和计算机电子信息行业。

在全球货物贸易同比增长8%,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19万亿,中国出口份额回落至15.3%(2020年后三季度均值为16.2%)的中性假设下,对应2021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12.1%。在去年基数并不算太低的背景下,这一增速对应一个出口大年。

由出口份额的计算公式可知,中国整体出口份额,等于各类商品出口份额经过其全球出口贸易权重调整后的加总。

贸易结构上,2021年矿物燃料的贸易占比变动最大,将会从2020年的8.8%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11.8%左右;防疫物资出口增速和占比将出现明显回调,但4.8%的比重也将高于疫情前4%左右的水平。

出口份额上,中国矿物燃料出口份额波动不大且近年来持续稳定在2%左右;服装类产品由于成本优势的减弱,近年来出现市场份额的趋势下滑,我们假设其在2021年回落到疫情前32.2%的水平;2021年中国防疫物资出口份额在经历了2020年不可持续的高增(13.5%)后出现回调,我们估计出口份额回落至11%左右。办公用品、机械设备和其他商品出口市场份额,我们分别参照了去年下半年和过去五年份额增长的线性趋势,给定了2021年市场份额的小幅提升。

在全球贸易共振的大背景下,以WTO中性预测2021年全球出口贸易额增长8%为基准,2021年中国出口份额15.3%(各类商品出口份额经过贸易权重调整加总)对应出口同比增速12.1%。在2020年同比3.6%的增速基础上,将连续两年实现出口贸易的强劲增长。

一、出口份额的分析不应过度关注供给本身

2020年中国出口的全球份额提高了1.6个百分点,出口份额超过2015年,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中国出口的全球份额大幅提高了1.6个百分点,达到14.7%(图1),这是近20年来单一年度出口份额增幅最大的年份,也是中国在全球贸易额大幅下降7.5%的情况下,还能超预期实现全年3.6%的正增长并驱动国内经济快速复苏的关键(图2)。

由于出口份额在2020年中国的贸易、国内生产、经济增速超预期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关于海外生产全面恢复之后,中国能否保持住疫情后出口份额的改善成果。但我们认为,在全球疫情的后半程,不应该再将中国出口份额分析及展望的重点放在供给角度。

第一,当前海外主要经济体的生产修复已经进入后半程。尽管美欧等海外经济体出现了疫情的不断反复,但以OECD生产指数来观测,自2020年8月份开始,主要经济体的生产指数已经修复至疫情前的90%以上,四季度开始修复程度进一步向95%以上迈进(图3)。

第二,生产恢复程度和能力是各经济体抢占出口份额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从各经济体出口份额在2020年的变化幅度与生产的恢复程度来看,疫后生产恢复较强的经济体往往都实现了出口份额的改善,但并不是所有生产恢复较快的经济体都必然能够抢占出口市场,如俄罗斯(图4)。

第三,海外供给的修复程度与中国的出口份额并不是线性的关联关系。从中国出口份额在疫情修复后的路径来看,2020年二季度在海外深陷第一波疫情和防疫封锁期间,是中国最为受益于海外供应收缩的阶段,出口份额在二季度达到16.7%的高度,此后随着海外供给的逐渐恢复,中国的出口份额也开始下降,但四季度海外供给恢复比三季度更好的同时,中国出口份额在四季度反而有小幅提升(图5)。

第四,2020年5月份以后,在全球出口与中国出口共振上行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将对应出口份额的分析重点转向需求侧。我们可以将疫情后的供需和出口份额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图6)[1],3-5月中国和全球出口的“剪刀差”走势和出口份额的大幅提振,海外供给的收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6月份开始,中国出口与全球贸易共振向上,而中国出口份额也在一定的区间内水平震荡,贸易和出口份额的重点回到需求侧。

二、需求的结构特征与经济体出口份额之争

中国并非疫情后出口份额提升幅度最大的经济体,而最受损的经济体也不是美国。为了分析需求结构对出口份额的影响,首先,我们从2020年各国出口份额相对疫情前的变化说起。从出口份额的绝对数值来看,中国以提高1.6个百分点(图7),成为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出口份额提升最多的经济体;相对应的,美国出口份额则相较疫前下降了0.5个百分点,成为疫后丢失出口份额最多的经济体。但因为本身中、美出口市场份额与其他经济体差距过大,单纯比较绝对份额的变化很容易受到规模本身的影响。更严谨地,考虑各经济体本身贸易份额的巨大差异(图8),就提升幅度来看,中国并不是在疫情中出口贸易最为受益的经济体;而出口份额相较疫前下降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也不是美国,而是俄罗斯。

疫情对全球燃料需求、价格和贸易的冲击最显著,这既是对原油出口国的“主动冲击”,也是对非原油出口国的“被动利好”。根据WTO测算显示[2],出行行为大大减少、油价下跌导致2020年燃料贸易萎缩35%,即便到第四季度,农产品和工业制品出口贸易同比明显转正的情况下,燃料和矿产品贸易额同比仍下降了19%(图9)。燃料和矿产品占本国出口比重达到59%(2019年全年占比)的俄罗斯,其2020年出口份额下降幅度是主要经济体中最显著的。而中国出口结构中燃料和矿产品占比极低(2019年占比3.1%),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也很低(2019年占比2.6%,图10),历史经验显示,中国出口份额与国际油价的变化在大多数年份呈现出了显著的负向变动关系(图11)。

疫情对需求结构形成的正向冲击主要体现在:防疫物资和“宅经济”相关需求,这从需求层面支撑了东亚经济体出口份额的提升。2020年中国出口纺织品、医疗器械、药品合计同比增长31%。防疫物资中很大部分是以口罩为代表的纺织品,而中国纺织品在全球的出口份额达到近40%(图12),且纺织品也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品、服装、鞋类、皮革制品、家具、玩具、箱包)中,出口份额在2015年以后仍然不断上升的少数品类。居家办公、居家教学所带来的电脑、家用电器等商品需求的高增长,中国2020年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家用电器合计增长了22.1%;中国台湾地区数据也显示,2020年下半年显示面板产值同比增长11.2%,创下2013年以来同期新高。[3]

三、2021年海外需求的结构亮点将如何变化?

2020年由于疫情防控和疫情封锁期间,全球需求的结构性特征及其受益品类可以概括为:防疫物资(纺织品、医疗器械和药品)、“宅经济”(办公用品、家电、家具、玩具、游戏和体育器材)。

时间回到2021年年初,上述受益于疫情封锁的商品需求是否已经出现了下降?中国在上述品类的出口份额变化如何?我们选取了美、日、德、法四个国家在四个品类的进口月度同比和中国在其进口额中的占比(图14-17),可以发现:

1)海外需求层面,截止到2021年1月份,防疫物资和办公用品需求稳中有升,家电和家具等耐用品消费在2021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尚不能确定是趋势放缓还是单月波动;

2)中国出口份额层面,防疫物资出口中国所占份额在经历了持续回落后,在四季度开始出现企稳迹象,办公用品和家电份额则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稳定在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上,而家具类所占份额则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基本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可以看出中国企业能否稳住已经抢占的出口份额,核心还是与行业的竞争力有关。

从开年的数据来看,防疫物资和“宅经济”相关需求在2021年上半年仍有望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但仍需要关注其后续趋势放缓的风险,尤其是在下半年随着主要经济体疫苗接种比例提高,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有望率先实现群体免疫后,“宅经济”需求逻辑逐步向“出行经济”转换。

随着海外经济进一步回归正常化,2021年海外需求主线向“出行经济”(燃料、服装)和投资活动(钢铁、机械设备)转换。这可以从2021年一季度出口订单相对去年四季度改善程度得到印证,出口订单环比改善最明显的行业集中在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电气机械、黑色金属、计算机电子信息行业(图18)。

2021年需求结构性受益的品类中,我国在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在全球出口份额上都拥有绝对优势,出口份额基本上都在20%-40%区间内(图19),合计占我国出口的50%左右。虽然近年来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在下降,但我国在机械设备等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呈现了稳中有升的态势。

定性的分析我们发现,2021年外需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出口份额的影响,既有正向的支撑,也有负向的冲击。定量的角度来看,由出口份额的计算公式可知,中国整体出口份额,等于各类商品出口份额经过其全球出口贸易权重调整后的加总。因此,我们对疫情后需求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商品类别进行拆解分析。

1.关于2021年全球商品出口需求,采用世贸组织最新的中性预测,2021年全球商品贸易额同比增长8%,对应贸易额达到19万亿,相当于回到疫情前2019年的贸易体量。

2.矿物燃料:由于需求和价格暴跌叠加,2020年矿物燃料贸易额萎缩35%,导致其在全球贸易中的权重从2019年的12.5%下降至8.8%,尽管2021年出行需求尚不能完全修复,但国际油价的上涨对名义值形成支撑,我们假设2021年矿物燃料贸易的能够回到疫情前的均值水平,而中国贸易份额则始终稳定在2%左右。

3.防疫物资:虽然防疫物资占全球出口比重近年来呈现趋势上行,但整体贸易体量较低,新冠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全年防疫物资出口同比增长27.5%,贸易规模达到1万亿,而中国出口份额几乎翻倍,从2019年的6.8%上升至2020年13.5%。预计随着基数的抬升,防疫物资出口同比转负。从图14月度数据的回顾可知,中国防疫物资出口的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在显著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上。

4.办公用品:我们考察了数据自动处理设备和集成电路,二者在2020年实现了14%的增长,出口贸易规模达到1.4万亿。从今年开局的强劲表现来看,预计办公用品仍然有望在2021年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全年中国出口份额并未出现明显改善,主要是受到上半年数据的拖累,而去年下半年以来出口份额的系统性上移有望得以延续。

5.服装:服装贸易额在全球贸易结构中占比仅2.2%左右,但2020年的“居家”到2021年的“出行”,服装贸易将经历从两位数的萎缩到两位数的增长。中国是服装贸易的主要供应国,出口份额在30%以上,但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掣肘,其市场份额趋势下行特征明显,参照图16中家具的出口份额变化特征,2021年出口份额大概率将回到疫情前的水平,难以实现份额的提升。

6.机械设备及其他:机械设备在全球出口占比达到20%以上,低基数叠加美国资本开支需求扩张有望带动相关设备出口需求实现两位数增长。中国机械产品出口份额近年来趋势上行特征明显,彰显了机械类不断增强的出口竞争力,因此在考虑2021年出口份额时更多参照其趋势增长特征,其他商品出口份额也参照进行线性外推。

各商品出口份额经过贸易权重调整加总后,预计2021年中国整体出口份额仍然能够保持在15.3%左右的水平,相较2020年有小幅提升。

2021年全球贸易共振,出口同比增速有望达到8%左右。对应中国出口同比增速12.1%。疫苗的生产使用、海外政策刺激、海外经济补库需要,都显示2021年较大概率出现全球贸易的共振,世贸组织预计2021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将回升至8%。中国2021年出口份额的继续小幅提升至15.3%,则对应中国出口同比达到12.1%的高增长。在2020年3.6%的增速基础上,连续两年实现出口贸易的强劲增长。

注释:

[1]全球出口贸易的月度数据为不完全统计,是74个主要经济体的合并统计。

[2] https://www.wto.org/english/news_e/pres21_e/pr876_e.htm

[3]https://big5.taiwan.cn/gate/big5/econ.taiwan.cn/econ/202104/t20210407_12343625.htm?_360safeparam=8389109

[4]矿物燃料为 HS 分类第 27 章,办公用品仅包含自动数字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和集成电路服装为见 HS 分类 61 章和 62 章,机械设 备为 HS 分类第 84和 85 章

核心假设风险:新冠疫苗的接种不及预期;原油价格上涨超预期

本文作者广发宏观王丹,来源:郭磊宏观茶座 (ID:glmacro),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阅读相关VIP内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