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挽救全球金融市场于新冠危机之后,美联储的一项重要政策即将暂时退出舞台。
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近日集体发布公告,宣布在与美联储磋商后,共同决定从7月1日开始停止进行“84天期”的美元流动性互换操作,而7天期的互换操作将继续进行。
去年3月新冠疫情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当时美联储紧急召开会议,推出种种措施缓解流动性危机,大幅降息的同时快速开启量化宽松。但在恐慌情绪驱动下,全球各地对美元需求激增,纷纷抛售各类资产换取美元,导致包括黄金、原油、股票甚至具有避险属性的美国中长期国债等资产大幅下跌,造成新一轮美元荒,美元汇率急涨,全球美元流动性高度紧张。
为缓解美元荒,美联储宣布提高与五大央行——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的货币互换频率,将原有的7天期货币互换操作频率由每周调整为每天,同时每周进行的84天期限操作仍会继续,以向市场输送美元流动性。
此后,美联储又将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央行进一步扩大至十四家,囊括了澳大利亚联储、巴西央行、丹麦央行、韩国央行、墨西哥央行、挪威央行、新西兰央行、新加坡货币当局和瑞典央行。与此同时,美联还储扩大了央行流动性互换的规模。
美联储与其他央行的互换机制建立于金融危机时期。2007年底,美联储推出了中央银行流动性互换,其规模从最开始的140亿美元逐渐增加,年底达到了5531亿美元。
货币互换频率与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在使用高峰期,日本和欧元区的银行业进行了约45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不过随着金融市场的稳定,目前使用额已经下降至不到10亿美元。
除了平息了市场的恐慌,货币互换还产生了积极的连锁效应,目前跨货币融资市场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甚至比当时的环境更为宽松。该政策不仅有助于美国金融资产价格企稳,也有助于国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以日本养老金基金为例,这些基金一直在寻求增加海外债券的配置机会,但忌惮高昂的对冲成本导致的货币错配。
当然,就像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在联合公报中所说的,如有必要,还是可以恢复84天期的流动性互换操作。就目前来看,美联储已颇为适应充当全球市场的最后贷款人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