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分化情况较为显著,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趋势,也造成了信贷资源区域分化的加大。
我们设置“信贷资源迁徙率”指标,具体通过各省社融口径下的人民币贷款融资/全国总规模,得到信贷资源的增量占比,然后用2020年年末与2017年年末值作差,来衡量信贷资源迁徙情况。
从图9中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信贷资源呈现较为显著的“南北”分化特点。2017-2020年期间:
(1)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的信贷资源迁徙率超过2%,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表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景气度较高,特别是在去年疫情之后,以苏浙沪为代表的地区经济恢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成为信贷资源集中的高地。国内信贷资源分配越来越集中于沿海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呈现显著的“一弓一箭”特征。
(2)中部地区信贷资源迁徙率位居第二梯队,而东北、内蒙、以及西部地区信贷迁徙率均落入负区间,这些地区出现了信贷资源不断流失的情况。
进一步,我们可以观察对公中长期贷款投放与不良贷款率情况,因为若对公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反映出该地区企业资本开支和信用环境较好,信贷的内生循环动力较强。可以看到,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双经济圈地区点位相对集中,对公中长期贷款增速普遍位于10-25%区间,不良率为1-2%。而东北地区、内蒙、河南等地区则呈现“对公中长期贷款增速低、不良率高”的特点。这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良率普遍偏高,地区经济增长分化也带来了对公中长期贷款投放分化。
从今年情况看,今年银行在年初资产负债规划安排时,对北方地区的信贷额度配置有所缩量,信贷资源有进一步“南下”之势,并较为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东北、环京和部分中西部地区信贷资源面临进一步流失局面。这样一来,不仅加剧了南方地区银行的竞争压力,而且信贷资源分化不均,也会造成北方地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陷入负向循环,从而加剧区域性金融风险压力。
针对信贷投放区域分化加大问题,今年3月份,央行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提出信贷结构的“稳、进、改”三字方针,其中“改”是因地制宜增加经济困难省份信贷投放,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在一季度金融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就如何平衡对经济困难省份信用风险防控和增加信贷方面的关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引导,重点是通过区分考核指标、经济资本、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等针对性措施,合理增加对贷款和社融增长缓慢省份的信贷投入,鼓励全国性银行发挥自身规模和管理优势,加大信贷投放。我们预计,后续监管部门将会加强政策引导,不排除通过放松狭义信贷额度等措施,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银行发挥“头雁效应”,稳定对北方地区的信贷投放。
本文作者:光大证券王一峰、刘杰,来源:一丰看金融,原文标题《【光大金融】信贷投放的“南北”分化正在加大》,华尔街见闻对原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