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仅仅一周,国常会为何再谈大宗商品?

太平洋证券陈曦
进入5月,“胀”已经开始导致“滞”,这才导致政策层“动真格”。

时隔仅仅一周,国常会再谈大宗商品。

高层关于大宗商品的表态的时间线梳理:

3 月 25 日,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视频座谈会,李克强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带来多方面影响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快”。

4 月 8 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刘鹤提出“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4 月 12 日,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李克强表示“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5 月 12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表示“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

5 月 19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表示:“今年以来,受主要是国 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精准调控要求,针对市场变化,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从会议层级和重视程度看,3-4 月更多的只是开始关注大宗商品,但没有采取太多措施,商品价格仍然上涨。

5 月以来,5 月 12 日开始上升到国常会层面,同时执行层面开始出具体措施;时隔仅仅一周,5 月 19 日国常会专门部署遏制大宗商品价格不合理上涨,调控再次升级。

为何 3-4 月政策层仅仅是关注,而没有采取实质措施?主要原因是,4 月之前,在输入性通胀的同时,国内需求仍在复苏,对通胀的容忍度尚可;然而,进入 5 月,一方面 4 月经济数据表明,内需已经开始向下,另一方面,5 月停工停产已经不是少数现象,“胀”已经开始导 致“滞”,这才导致政策层“动真格”。 我们认为,政策层关注的不是“胀”本身,而是“胀”是否导致“滞”。

输入性的通胀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否损害稳增长大局

我们认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根源是美国财政刺激导致的美国耐用品消费增速远远高于正常水平,叠加海外疫情导致供给不足,再叠加国内供给不足,最后叠加加杠杆资金炒作。

本次国常会着手是后两者(前两者跟我们也管不到):

一是我们之前提过的减少出口、扩大进口、扩大供应,即保障供给。 二是加强市场监管,这里面的要求前所未有的严厉,“排查异常交易 和恶意炒作行为”、“依法严厉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散播虚假信息、 哄抬价格特别是囤积居奇等行为”。

在本轮商品价格上涨中,配资加杠杆情况应当是存在的,类似 2015 年股市。 如果能够采取严查打断加杠杆恶意炒作,那么商品可能复制 2015 年 6 月之后的股市,出现“价格下跌-强平去杠杆-价格下跌-……”的循 环。

从国外因素看,美国财政刺激的高峰是 3-4 月,脉冲原本我们预计在 6-8 月消退,但如果一旦商品价格循环下跌,不排除影响美国商品价 格的可能。

有一个事实需要关注,中国主要大宗商品用量包括铜、钢铁等都占全 球 50%以上,而美国占比都小于 10%,如果大宗商品价格已经涨到 中国实体经济难以接受,同时中国政策层难以接受,那么本轮大宗商品上涨,存在提前结束的可能,即不需要等到美国需求转弱和资源国 供给完全恢复。 

对货币政策,此次表述比上次国常会要更明确,就是“稳”。 

上一次不少观点认为会通过紧货币来对抗通胀,我们在报告《国常会 提出“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到底应如何理解?》中指出,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增长,而不是抗通胀,所以不存在收紧可能。

此次国常会第三点表示,“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稳定的意思就是,不因抗通胀而收紧。从该点的具体措施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全部在论述如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而不是市场担忧的提高利率、让 实体经济雪上加霜。

政策层关注的是“胀”导致的“滞”,而不是“胀”本身。既然要对抗“滞”,那么就不存在紧利率的可能。 

从资金利率来看,市场原本预期 5 月资金紧张,现在看大概率还是虚惊一场。我们在 5 月 13 日报告提示,“与今年 2 月以来,每一次市场 担忧资金紧张一样,仍然是债市买入机会”,目前已经初步兑现。 

近期债券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因素能驱动债券收益率继续下行?

首先,当债券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利差足够大,同时机构普遍欠配 3-10 年,“资产荒”就足以驱动收益率下行,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利多因素;

其次,之前的利空,都是之后的潜在利多。按照传统框架看,之前绝 大部分因素都被认为是利空,例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股市反弹、供给放量预期、资金收紧预期、出口高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出现反转或 者反复。 

我们认为,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去预测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利多, 只需要知道最大的利空——央行因为通胀而收紧被证伪,同时知道期限利差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机构 3-10 年仍然普遍欠配,就可以了。

我们维持“债牛已至”观点不变,下一阶段是 3-10 年整体收益率下 行的“牛平”,预期十年国债收益率下行至 2.8-2.9%。 

本文作者:陈曦;来源:太平洋证券;原文标题《时隔仅仅一周,国常会为何再谈大宗商品?》;华尔街见闻有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