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防控需要同时结合疫苗与治疗药物。目前,在疫苗之外,国内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加大新冠治疗药物的研发布局。
并且,由于新药需大量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研发周期较长,因此“老药新用”成了新冠肺炎药物开发的主流途径。
日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美国辉瑞公司(Pfizer)JAK抑制剂托法替布(tofacitinib)在巴西的一项针对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的研究(STOP-COVID研究)中达到了主要终点。
这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巴西的15个地点进行,主要评估tofacitinib在289例未使用呼吸机的COVID-19肺炎住院成人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据称,这项研究是建立在JAK抑制剂可以减轻COVID-19相关肺炎患者全身及肺泡炎症的假设之上。
研究结果显示,在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中,tofacitinib组在第28天的累计死亡或呼吸衰竭发生率为18.1%(26/144),安慰剂组为29.0%(42/145)
这也意味着,与安慰剂组(29.0%)相比,tofacitinib组(18.1%)在第28天(研究的主要终点)的累计死亡或呼吸衰竭发生率较低。
但在不良反应事件方面,tofacitinib组显示有更高的发生率。研究显示,tofacitinib组有20例(14.1%)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安慰剂组有17例(12.0%)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在方案规定的需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中,tofacitinib组各有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和心肌炎;安慰剂组各有1例发生出血性中风和心源性休克。tofacitinib组和安慰剂组的严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和4.2%。
托法替布(tofacitinib)是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JAK抑制剂,可有效抑制JAK1和JAK3的活性,阻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银屑病等多种炎症相关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托法替布(Tofacitinib,XELJANZ)最先在2012年于美国上市,2017年3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对甲氨蝶呤疗效不足或对其无法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年患者的治疗,这是中国批准的首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JAK抑制剂,其在中国的商品名为“尚杰”。
目前,tofacitinib尚未获得全球任何监管机构批准或授权用于治疗COVID-19。
新冠防治药物的市场前景越来越被市场看好,这或许与美国吉利德公司(Gilead Sciences)新冠治疗药物瑞德西韦的大卖有一定关系。
2020年,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吉利德旗下原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发的抗病毒药物——Veklury(remdesivir,瑞德西韦)曾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新冠特效药之一。
瑞德西韦分别于2020年5月、7月、10月相继在日本、欧洲及美国获有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虽然在疗效上还存在一些争议,但这并不影响瑞德西韦的“畅销”。
根据GEN杂志的评选,2020年获批上市的15款最畅销药物中,瑞德西韦以前三季度8.73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一,几乎是第二名Tepezza(甲状腺眼病治疗药物)同期销售额的两倍。
另据吉利德此前预期,瑞德西韦2020年的销售额预计在28-28.25亿美元之间,是该公司当年营收增长的主力。
国内方面,因手握普克鲁胺这一款新冠治疗药物,港股上市的开拓药业股价亦在今年早些时候走出一波上涨行情,从不到20元/股曾一路冲高至超过80元/股的高点。普克鲁胺同样可以视作是“老药新用”,其原先正在探索的核心适应症为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