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全球市场走向!后疫情时代经济两大新变化

安信证券袁方
安信证券袁方表示,一方面,预防性储蓄可能系统性上升,或在今明两年持续存在,并对经济和利率的中枢形成压制;另一方面,疫情对资本存量的冲击表现为经济供应能力受到破坏,这会推升整个经济的通胀中枢。

2019年底爆发的疫情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已经转入到后疫情时代,并为这一前景定价。而短期的疫情和数据波动对市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轻微。

如何评估疫情的中长期影响? 对经济活动而言,疫情对两个方面的影响比较突出,而且会在长时间存在,这一宏观场景的变化也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1、疫情与预防性储蓄

就像所有的自然灾难(例如洪水、地震、瘟疫等)一样,疫情终将过去,但疫情对个体心理会带来长期的冲击。这一冲击最终的经济行为表现是个体风险偏好和承受风险能力会大幅降低,储蓄率会长期抬升,这种行为模式的变化在不同国家的个体中具有普遍性。

这种行为模式的变化在中国的数据中已经反复看到和确认,而国外的数据正在演绎之中,最终的结果仍需时间确认。但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来看,灾难过去以后预防性储蓄系统性上升的现象相当常见。

其对经济的影响是:和疫情之前比,中国居民部门储蓄率比正常水平上升了2个百分点左右,不考虑乘数效应和投资意愿的下降,其对GDP的拖累可能在1个百分点。因此疫情前经济增速中枢在6%,在其他因素不变的背景下,经济增长中枢(两年复合增速)在疫情后会回落到5%左右。

在社会生活完正常化以后,经济增速的中枢下降、储蓄率的系统性上升,可能会使得经济可以维持的利率中枢出现明显下降。

美国的市场数据正在对这一前景进行定价,比如美国10年国债的真实利率重新下行到历史低点附近,显著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从欧洲和日本的数据来看,也在做同样的定价。随着海外疫苗逐步接种,利率开始普遍下行。

这一储蓄率的系统性下降会持续多久?偏低的利率水平会维持多久?这主要取决于人类风险偏好回升的节奏。从历史经验来看,灾难后人类风险偏好的下降会长时间存在。比如以非典为例,在非典彻底结束半年后,北京城镇居民储蓄率才恢复正常。从这个例子来看,预防储蓄可能在今明两年持续存在,并对经济和利率的中枢形成压制。

2、疫情对资本存量的冲击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除了导致数百万人口死亡以外,对资本存量也形成了巨大冲击。疫情对资本存量的冲击表现为:一方面导致部分企业因为现金流断裂而破产;另一方面是疫情期间多数企业没有新增投资,投资活动被推迟和取消。这两个方面都意味着经济的供应能力出现系统性下降,相伴随的是通货膨胀的中枢会上升,并且叠加了碳减排等因素,使得价格中枢上行的压力更加突出。

供应能力受到的破坏在各行业不一样,上游受到冲击更大,下游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小,这使得经济恢复过程中价格上升的压力不平衡。当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过后,会发现偏长期的供应约束,比如企业的倒闭、碳中和的推进,人口的死亡,这些影响会长期存在,这会推升通胀的中枢水平。

因此合并而言,疫情对经济中长期的影响在于:由于灾难后居民消费倾向的系统性下移(或者说预防性储蓄的持续存在),经济增长中枢将会低于疫情之前,经济可以维持的利率中枢会明显下降;而疫情对经济供应能力的中长期冲击,会推升整个经济的通胀中枢。当前美国的通胀预期达到了历史极值,市场预期未来10年的通胀中枢将上升,而实际利率的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正在为这一宏观格局定价。

本文作者:袁方,来源:安信证券,原文标题《周度经济观察——后疫情时代经济的两个变化》,内容有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