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二战后的美国,疫情后的中国,将会出现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制造业的强全球竞争力,出现高企业盈利和低利率并存的阶段。推动本土定价的股票,实现戴维斯双击,成就一轮牛市。
这轮牛市,可以定义为:大国崛起牛。
二战后的美国
二战之后,美国股市迎来了一轮大牛市。这轮牛市的第一步,就是在3年时间,先涨3倍。
这一轮牛市之所以如此快速凌厉,因为在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的同时,利率出现了下降,美国股市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了戴维斯双击。
二战之后,美国的通胀上了一个台阶,名义GDP增速也上了一个台阶,维持的非常高的水平。由此,企业利润增速也维持非常高的水平。
但是在长达近10年的时间里,企业债的利率是下降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呢?
我们知道,美国是二战前后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制造业占全球一半,在二战前后有着非常高的贸易顺差。战中卖军火,战后因为欧洲的消费恢复加之战后重建,美国向欧洲大量出口生产设备,生活物资。以马歇尔计划为代表的战后的重建,使得全球的需求非常的旺盛,推动了全球通胀,美国CPI持续位于10%附近。
美国的企业作为最大的供应方,也实现了非常高的企业盈利增长。连续3年同比高增,平均在40%以上。
企业盈利占GDP的比例,大幅提高后,稳定在高位。因为赚钱太多,交税也大幅提高。
而他们在前几年的时间里面,有并没有什么投资冲动,设备投资占GDP的比例,甚至是下降的。
这一方面使得,美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高位,企业盈利能力维持高位。
另一方面,使得美国企业资本极度充裕,负债水平下降,融资需求没有。美国政府收税太多,财政保持盈余,政府债务/GDP持续下降。
企业也不需要借钱,政府也不需要借钱,利率自然下行并持续位于低位。
这就是高增长高通胀和利率下行共存的原因。
现在的中国
1,全球经济每一轮长周期的底部,社会矛盾激化,贫富分化,社会割裂等等,一般经济手段无法解决,往往需要战争来解决矛盾。
2,新一轮长周期起步,往往伴随着新的领导国家的崛起。
我在之前的一些文章里面,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桥水的达里奥先生也多次讨论过。达里奥跟我,都认为现在世界所处的阶段,从长周期来看,类似19世纪30-40年代,也就是二战前后。
略有有意外的是,本次矛盾的解决,并不是以战争的形式,而是以全球疫情的形式。
但其实疫情和战争是高度相似的:他们都破坏经济,都会极大的提高政府的权威,都会促使小政府变成大政府,事后都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在这一轮的疫情中,中国所扮演的角色,高度类似于美国在二战期间所扮演的角色。
在二战期间,美国远离战争的前沿,基本没有受到明显的伤害。美国的制造业全球最强,占全球一半。美国在战争过程中向其他国家大量出口军火,在战争后随着欧洲的重建,又向欧洲出口大量的消费品和其他物资。
而这一轮,中国最早从疫情中恢复,基本没有受到疫情的明显伤害。中国的制造业全球最强,占全球一半。中国在疫情的过程中向其他国家出口抗疫物资,在疫情的后半段,随着其他国家的消费复苏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并将在后续向其他国家出口大量的消费品和机械设备等。
还有一点高度相似的是,中国的企业现在也没有产能投资的冲动,制造业投资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于是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将会维持高位。
2,中国的企业盈利增速,也会上一个台阶,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直到企业新的一轮投资周期出现,产能大量释放。
3,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会维持低位,加上中国现在正在对地方政府的杠杆水平进行控制,政府融资强度也会下降,从而,中国总体会资本充裕,融资需求低迷,于是相应的,利率维持低位。(这一点其实在最近几个月已经有所体现。)
所以,中国本土定价的股票,将会出现类似美国二战后戴维斯双击,实现一轮牛市。
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国的货币增速下行流动性相对紧张,而美国的利率大幅下行流动性泛滥,外资流入中国股市,从边际上大幅推高了一小部分股票的估值水平,使得他们现在估值水平位于非常高的水平,跟本土定价的资产估值位于低位相比,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从现在往后的几年时间,美国利率会震荡上行,抑制这一类股票的表现。
在未来一段时间,牛市不会再由过去2年的核心资产驱动。未来2年,很可能出现外资含量越高,股票表现越差的总体格局。估值合理的,有全球竞争力的中等市值制造业龙头,上游的采矿业股票,会是本土牛市的主要推动力量。
从而,从宽基指数的层面,上证50和沪深300会偏弱,中证500和中证1000会偏强。
从全球经济周期的角度,这轮牛市属于康波和朱格拉周期共振上行的起点。
从大国的角度,二战,是美国作为头号大国崛起的标志性历史事件,二战后的美国牛市,印证和彰显了美国制造业的实力。那么,中国未来几年将要经历的牛市,背后正是中国制造业的实力体现。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10年时间的去产能去杠杆升级优化,在疫情这样一个特殊的催化下,厚积薄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