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美国通胀上行与美股价值股回撤?

通胀交易失效了?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6%,涨幅创该指标自2010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高水平。环比上涨0.8%,也高于市场预期的0.5%。

另外,剔除食品、能源和贸易服务价格后,美国5月核心PPI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5.3%,这是自2014年8月美国劳工统计局开始追踪该数据以来的最大涨幅。

具体来看,5月PPI大幅上涨主要来自有色金属和商品价格。5月有色金属价格上涨6.9%。商品价格上涨1.5%,涨幅占整体PPI涨幅的60%。其中,谷物价格大幅上涨25.7%,油籽价格上涨19.5%,牛肉价格上涨10.5%。而这些价格指数去年的最底部大多出现在3月或4月,5月已经启动反弹,这也意味着5月PPI大幅上涨背后的低基数效应减弱,当前的通胀压力继续加大。

PPI与CPI同步上行,意味着通胀从上游原材料向下游终端消费品的顺利传导,理论上有利于价值股的盈利修复及持续增长。美股盈利预期的持续提升也反映了这种趋势。但自5月下旬以来,美股价值股反而跑输标普500,科技股重新强势起来,投资者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估值而不是盈利之上。同期,高分红股票的走势更加低迷。

看起来再通胀交易已经失效,投资者选择性忽视了PPI、CPI及企业盈利的回升。但事实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