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中考”放榜!数十只基金跑出“牛市”,百亿阵营收益“参差不齐”

顾铭
百只基金“发挥超常”,收益来源未知

2021年走过半程,股票私募业绩出炉!

纵观整个私募阵营的收益情况,颇有一种“牛市”的感觉,总计有40只股票基金收益翻倍,另有150只产品“发挥超常”,年内收益超50%。

上述业绩可谓远远领先于公募同行。

百亿私募中,“民间派”老将、“非典型”黑马机构遥遥领先,领先多个大牌机构。

纵观整个百亿军团的表现,“参差不齐”成为了主要特点。

40只基金翻倍,收益来源未知

据私募排排网,截至6月末,总计有40只股票私募基金年内收益率翻倍。

与往年相同,位居前列者多为新生代的小型私募,管理规模10亿元左右。

拔得头筹的私募名为万顺通资产,年内收益高达636%(截至6月25日)。对应的基金产品成立于2016年7月,最新净值已突破12。此外,2020年12月中旬,这只基金曾创下高达63.6%的历史最大回撤。

仅次于万顺通资产的私募,是一家名为飞蚁投资的温州机构,代表产品年内收益为372%,整个机构管理规模不及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飞蚁投资的投资总监是张坚,对外宣称其是“国内二级市场成功的个人投资者之一”。

据仓位在线,2011年-2018年有一位叫张坚的牛散,买入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

位列行业第三的私募是誉庆平资产,年内收益为304%,该机构对投资总监的宣传使用了“经历四次特大的起落”、“知名实战派民间高手”的表述,对其投资战绩有着各种翻倍的描述。誉庆平资产的管理规模不及5亿元。

实际上,牛散在公开市场积累个人战绩的名气后,通常会成立私募基金,并在一定时期内采取押注少数几只股票或加大仓位杠杆水平,以博取较高收益。

上文提及的私募机构,收益来源究竟是什么,目前并没有相关的公开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年内翻倍基金中,仅有一家是百亿级私募,即玄元投资。

资事堂曾经报道:这家私募的百亿崛起之路有“非典型”色彩,采用“资管+投行”的玩法,即利用主创团队本身的圈子优势,以及背靠庞大投行资源,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包括大量参与个股定增、参与大股东理财规划、合作员工持股计划等,旗下部分基金采取单票持仓。

150只基金“发挥超常”,林园最为突出

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总计有150只股票基金年内收益在50%-100%区间。

“民间派”私募大佬林园最为“高调”:代表产品年内收益高达68%。成立于2017年7月的这只基金,截至6月末面值已突破8元。

从上图的净值曲线来看,林园并未受到一季度抱团股解崩的冲击。1月末-3月末净值犹如“一条直线”,波动性极低。一种推测是林园在市场情绪最热之时,可能开始保持低仓位运作,并在4月初开始大幅提升股票仓位,之后净值持续上行。

另据私募排排网,林园投资旗下总计17只基金年内收益超30%。

今年5月份,林园曾表态:指数在一段时间内剧烈波动,时间段是非常短暂的,但年内指数或随时创新高,超过春节前的年内高点。

另一位老牌私募也重回视野。2005年成立的天倚道投资,最新管理规模区间为20亿-50亿元,收益最高的两只产品年内收益分别为157%和62%。

根据基金业协会备案系统,天倚道数只2014年-2016年备案的产品提前清算,另有多只2020年成立的基金也清盘。私募排排统计的存续产品中,成立时间最早是2016年12月,对于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私募来说,产品运作层面稍显“年轻”。

百亿阵营收益“参差不齐”

依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百亿股票阵营的收益有着明显的“牛熊”差距。

除了上文提及的玄元投资、林园投资等百亿机构之外,上图梳理了其他百亿私募的收益情况,年内收益均处于50%以内。

上述收益区间中,泰润海吉、盘京投资和嘉恳资产排在前三位。其中,泰润海吉的创始团队有上市公司海天味业的从业背景;盘京投资是颇具实力的选股型私募,创始人庄涛自2019年至今均位列百亿私募收益前列,并使用多种衍生品进行对冲;嘉恳资产较为“特殊”,资事堂曾报道其动用上百亿资金广泛打新股,管理持续扩至百亿。

收益居前的还有多家量化私募,包括九坤投资、幻方量化、鸣石投资、衍复投资以及明汯投资,年内收益均超15%,都跑赢了大盘。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以债券投资扩张至百亿的合晟资产,旗下亦有股票多头基金,年内收益超20%,属于私募中“跨界”最为突出的机构。

可以看出,上图统计的三分之二的百亿私募,旗下代表产品年内收益超10%,通过选股或风格轮动的主动管理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

另有少数百亿机构,年内收益不及10%,比如景林资产、少数派、正心谷、淡水泉、相聚资本、煜德投资、盈峰资本、彤源投资等机构,暂时在年内落后于同行,可能因选股风格所致。

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进入资管读者群交流,加小编芝士糖好友入群(微信号:cpt20180918)。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