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内科治疗永远离不开化疗和靶向药物两种方案。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作为最传统的抗肿瘤治疗方案,目前仍是绝大多数肿瘤治疗首选的一线方案。它能强力杀死快速增殖的癌细胞,但也会误伤同样增殖迅速的各类细胞(如胃肠道的上皮、毛囊),其毒副作用始终限制其大剂量的应用。
靶向药物通过蛋白质间结构的识别,能够分辨出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因而具有更好的特异性,但其杀死肿瘤的机制不够“简单粗暴”,容易获得耐药。如果能结合靶向药精确识别的特点和细胞毒性药物强效杀瘤的能力,就好像给原子弹装上了精确制导系统,让威力巨大的弹药只在目标范围内爆炸,就能够定点清除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抗体偶联药物的概念就这么应运而生。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以下简称“ADC”)的设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简单地说,ADC就是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的一种组合,其既具有靶向的高度选择性,又具有化疗的强大杀伤力。
在患者接受ADC治疗之后,ADC将会进入患者的体内循环,一旦ADC的抗体部分特异性地结合到肿瘤细胞表面,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将会向内凹陷将ADC吞入,这个过程又称为内化;ADC的抗体部分或连接物在细胞内往往会被一些酶类降解,从而将毒素释放出来,释放出的毒素便开始发挥作用,杀伤细胞。
“生物导弹”是如何设计的?
抗体偶联药物顾名思义,由抗体-偶联(连接物)-药物三部分构成。抗体就相当于导弹的导航系统,负责识别肿瘤细胞,避开正常细胞。细胞毒性药物相当于导弹的核弹头,在进入敌人体内后释放强大的杀伤力。而连接物更为关键,它要保证在巡航期间核弹头紧紧地安装在导弹上,不能半途脱落,误伤友军。
要想精确识别肿瘤细胞,首先要确定肿瘤细胞的特征,即抗体所针对的抗原靶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有许多区别,但就外形而言却非常善于隐藏自我,所以寻找一个能让抗体“看得见”而且“看得清”的靶点就十分重要。
假如用哪吒代表肿瘤细胞,那么孙猴子就代表正常细胞。哪吒的眉心有颗红痣,而悟空的脸上干干净净,这个“痣”就可以作为一个合适的靶点。哪吒的胳膊粗,猴子的胳膊细,如果抗体光靠摸就不好区分,这样的靶点就不好。但是哪吒有三头六臂、甚至更多,孙悟空只有一头两臂,如果抗体见到胳膊就抱上去的话,一定有更大概率识别到哪吒,这样的靶点也是合适的。
说完了导航系统,再说说偶联这根绳子。别看它仅仅起到连接的作用,一旦在血液中连接物不稳定而大量分解,将直接导致药物的失败。太结实的绳子也有它的问题,在进入细胞内之后,还把药物和抗体绑在一起,就会容易干扰药物杀死癌细胞的作用。因此,选择强度适中、甚至在细胞内外不同条件下能够变化的绳子也至关重要。
而真正出工出力的大杀器——细胞毒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的原理差不多,大体上包括造成DNA损伤和微管功能障碍两大类。但由于真正能进入细胞的药物量很少,相当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让两人的特工小队深入敌后进行斩首行动,因此ADC中的药物必须具有高效和高灵敏的杀伤作用。
ADC发展渐入佳境
Mylotarg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ADC,凭借26%的应答率在2000年5月17日被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首次复发、60岁以上、表达CD33、不适合细胞毒化疗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但在上市后的初期研究就显示,Mylotarg会引起严重的致命性肝损伤,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生存获益。辉瑞公司在2010年6月主动将其撤市,在调整了剂量,补充了更多数据后,该药物于2017年重新获批上市。“涅槃重生”的Mylotarg不但可以用于成人,也是首款可用于儿童AML患者的药物。目前AML患者的治疗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尽管Mylotarg被标有黑框警告,FDA对这一药物的批准是建立在其获益大于风险的考虑之上。
在Mylotarg上市之后,陆续也有多款ADC被FDA批准。武田/Seattle Genetics联合开发的Adcetris在2011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罗氏的Kadcyla在2013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HER2+乳腺癌;惠氏/辉瑞的Besponsa于2017年8月被FDA批准,用于单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的CD22+成人B细胞前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021年4月23日,瓴路药业引进的ADC药物Zynlonta(loncastuximab tesirine)在经过5年的临床试验后即获得FDA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Zynlonta是FDA批准的第11款ADC药物。
ADC是完美的选择吗?
与单抗药物类似的是,ADC目前的适应症大多集中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大部分临床试验和获批药物都针对淋巴瘤和白血病,而实体瘤中仅有乳腺癌有药物上市。这与实体肿瘤复杂的肿瘤微环境与细胞表面靶标的多样性有关。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针对实体瘤的ADC药物上市,造福更广大的癌症患者。
参考文献:
[1] Dan N, Setua S, Kashyap VK, Khan S, Jaggi M, Yallapu MM, Chauhan SC.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for Cancer Therapy: Chemistry to Clinical Implications. Pharmaceuticals. 2018; 11(2):32. https://doi.org/10.3390/ph11020032
[2] Nejadmoghaddam, Mohammad-Reza et al.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Possibilities and Challenges.” Avicenna journal of medical biotechnology vol. 11,1 (2019): 3-23.
本文来源高瓴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