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怒斥拜登能源政策虚伪:鱼和熊掌都想要?

拜登的困境将使其陷入与OPEC的周旋中:清洁能源计划和飙升的油价,到底该令石油生产何去何从?

拜登的清洁能源计划使其与当下正如火如荼的OPEC+谈判进程蒙上了一层面纱。

随着疫情缓解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石油需求大幅上升,推动全球油价持续走高,而对石油项目的支出则大幅减少。

投资者们认为,市场对绿色能源的偏好将抑制石油开采支出,从而推动石油供应短缺和燃料价格上涨。

在去年9月左右,WTI纽约原油跌破40美元/桶,而截至北京时间19:52,WTI原油报价74.81美元/桶,已经近7年来的最高水平,与去年相比几乎翻倍。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随着需求上升以及投资减少,这场席卷全球的“石油荒”愈演愈烈,越来越多专家和机构都开始预测油价破百。

但拜登已承诺到2030年美国的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的水平至少减少50%。其中的核心目标是到2035年实现无碳电力——届时煤炭和天然气都不会作为电力能源使用。“清洁电力标准”将为电力公司设定更加严格的排放目标。

但到目前为止,沙特和阿联酋等主要产油国仍未化解分歧,OPEC+取消了原定本周一举行的产油政策会议,8月OPEC+恐不会增产。OPEC+的谈判危机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供应短缺。

拜登却希望OPEC能达成一致意见以阻止原油价格上涨,美国国内的通胀加剧使其不得不向OPEC请愿增加产量,但美国国内的石油生产商却一直受制于该计划,其经济利益无法得到保证。

此前,拜登政府就OPEC谈判和油价问题与沙特和阿联酋进行了对话。白宫新闻秘书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表示,美国政府对谈判对美国油价造成的影响非常关注。

华尔街日报刊发社论文章,怒斥拜登能源政策虚伪,认为拜登目前面临的是一个困境:一方面,他的清洁能源计划让其不得不减少相关燃料的生产;另一方面,飙升的油价又促使他请求OPEC增加产量。所谓“推进绿色能源”发展,本质上还是要实现自我经济发展利益,污染源却被转移到了其他地区。

以下是华尔街日报社论原文:

拜登总统希望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增加产量,而美国减少产量。

拜登总统明确的政策目标是减少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以限制全球化石燃料的供应,实现其气候目标。

同时,拜登政府正在请求OPEC增加石油产量,这样拜登在任期间,美国油价就不会继续以可怕的速度攀升。

在OPEC和俄罗斯未能就是石油增产配额的意见达成一致后,油价周二攀升至六年来的高点。

去年春天,由于经济封锁以及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原油价格暴跌至每桶20美元,OPEC因此削减了产量。

但随着新冠疫苗的推出、各国封锁政策的放松以及货运量的飙升,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能源需求已经回升。

美国目前的石油消耗量大致相当于2019年同期水平。OPEC预计,今年工业国家的石油需求将每天增加270万桶。

6月初,OPEC小幅增加了产量,但需求反弹的速度仍超过供应能够跟上的水平,导致原油价格今年以来上涨了45%左右。

OPEC国家自然希望利用疫情缓解经济复苏的机会提高产量,并产生更多的石油美元,为其政府提供资金。

但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在石油增产配额问题上仍旧存在分歧,导致美国油价升至近7年来的高点。

白宫发言人周一表示,白宫正在敦促OPEC及其盟友尽快达成一致协议,使增产计划得以推进。

政府担心,油价上涨可能会破坏拜登的气候议程和支出计划。共和党人一直将他对Keystone XL管道的否决与油价上涨联系起来。这两者并无直接联系。但没有Keystone确实意味着来自加拿大和北部巴肯页岩的原油将不得不通过铁路运往美国的炼油厂。

这也带来了更高的货运需求和价格,以及供应链的紧缩。所有这些都加大了通胀压力。

随着天然气和丙烷价格飙升,让消费者在生活中的各处都感受到了压力。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也在推动商品价格上涨。

拜登知道,天然气和其他商品价格的飙升伤害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利益,这可能会给他的总统职位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他拒绝通过增加燃油税来为参议院两党基础设施协议买单的一个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拜登政府正在推行关于停止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政策,但拜登现在却在催促OPEC放量增产。

拜登政府正试图停止联邦土地的新租约,暂停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租约,加强濒危物种保护以限制私人土地上的石油生产,以及一系列旨在禁止使用化石燃料的政策。

美国减产意味着全球供应减少,但需求同时又只增不减。这意味着OPEC和俄罗斯将有更多的定价筹码。因此,俄罗斯和伊朗将从拜登的清洁能源计划中受益,而美国将为能源支付更昂贵的成本。

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让美国生产商直面价格上涨的现实,而不推出任何政策来进行阻碍。他可以直接告诉气候游说组织,这已经战胜了政治上的失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