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表现垫底不怕!高盛看好黄金,最起码涨到2000美元

高星,朱希
虽然黄金上半年的表现在主要资产当中居于末尾,但这并没有打消高盛看多的热情,该投行的三位商品分析师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现在是黄金的价值买点”。

虽然黄金上半年的表现在主要资产当中居于末尾,但这并没有打消高盛看多的热情,该投行的三位商品分析师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现在是黄金的价值买点”。

以Mikhail Sprogis为首的三名高盛商品分析师在最新发表的一份研报当中表示,在过去几个月当中,金价一直与“通胀恐惧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在美联储突然转鹰之后,金价出现大幅修正。这不仅让通胀交易出现逆转,同时也消除了市场对通胀尾部风险的定价。

他们认为,黄金当前的定价是基于“金发姑娘”情景下的——也即通胀温和,且全球经济持续复苏这样的情景。这让当前金价相比按实际利率计算的金价值,低了很多。高盛估计,当前金价对应的实际利率是0.1%,而市场上真实的实际利率是-0.87%。在“世界经济继续复苏、不被打断+通胀继续受控”这种基本假设情境下,预计当前金价的上述低估情况会持续,金价只会适度上涨。这种情况下,高盛对黄金的目标价为每盎司2000美元。

然而,倘若全球经济复苏不如预期,又或是通胀开始大幅超预期的情况下,鉴于黄金价格被市场低估,以及投资者对其配置偏低,高盛认为黄金将有显著的上升空间。因此对于想要对冲宏观波动中尾部风险(tail risk)的投资组合经理而言,当前黄金可能迎来很好的战略性买点。

高盛同时指出,黄金之前跑输实际利率,是由于强劲的全球经济增长势头,以及资金转移到风险资产。如果经济复苏的信心发生变化,比如经济增长放缓超预期或者新的新冠变种病毒出现,金价将有很大空间去追赶实际利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金价有望达到2200美元。如果新兴市场经济体以美元计算的GDP受到冲击,这种情况下金价的上行空间会窄一些,不过仍将有非常明显的上涨。

在通胀上升大幅超预期的情况下,金价应该会和此前通胀过高时期一样受益,但具体受益程度则需取决于美联储的反应机制。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黄金对高通胀的反应比70年代和80年代要小,但总体而言仍然是正的。90年代时期的特点是,美联储的政策先发制人,通胀预期也相对稳定。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美联储偏向鹰派的的情景下,高通胀将会导致市场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经济衰退的担忧。

高盛发现,在高通胀和美联储鹰派并存的时期,黄金投资需求往往会受到对冲通胀以及更高实际利率这两股相互冲突的力量的影响。此时,黄金与美元的关联度会更高,而这也被分析师们视为财富效应的晴雨表。高盛认为,鉴于新兴市场经济正从经济重新开放以及更高的大宗商品价格当中受益,新兴市场应该更能承受美国通胀带来的恐慌。

高通胀叠加美联储相对温和反应这样的情景,将令黄金上涨卓越。美联储相对温和反应会被市场认为不足以应对通胀预期。在此情况下,黄金将和10年期真实利率脱钩,而对通胀预期更为敏感。虽然美联储在上次议息会议时变得更加鹰派,但是金融环境以及对经济的实际刺激水平大体保持不变。如果通胀继续运行在4%附近,而市场也认为这一水平将更加持久,那么金价将从现在的位置再上涨40%。

高盛称,黄金是一个相对便宜的对冲货币贬值的工具,它在基本假设情境下,也能够提供适度的上升空间,如果遇到全球复苏受阻、亦或是通胀强劲回升而美联储反应不足的情况下,黄金有可能大幅上涨,而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可能打压风险偏好,并促使人们转向更多防御性资产。这意味着黄金可以跑赢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更多是一种对冲通胀的风险类资产。总体而言,加密货币距离成为类似黄金一样具有防御性的长期价值储存资产,路途仍然遥远。

事实上,这不是高盛第一次在研报当中对黄金看多了。华尔街见闻此前的文章曾引述高盛的另一份研报称在此前的通胀情况下黄金并未出现强劲上涨,这或许意味着无论是作为防御性资产还是通胀对冲,对黄金的需求都有限,但事实并非如此。高盛在研报当中对此给出了两点原因:首先,当时的10年盈亏平衡通胀率,与高盛经济学家预测的通胀路径相比显得过低,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几乎没有通胀风险溢价;其次,如果美联储对短期通胀的预期成为现实,加息将开始成为全球复苏不必要的阻力,损害经济增长预期,并提高黄金的防御性价值。

而高盛本次的研报,是在金价上半年走势羸弱的情况下发表的。根据德意志银行的统计,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在其追踪的38种非货币资产中上半年表现最差,其中单是6月份就跌了7.2%,创下自2016年11月以来最差单月表现。

不过金融博客ZeroHedge在分析高盛的研报时注意到,随着全球负收益率债券规模六月下旬至今扩大,金价出现了上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字货币表现低迷,比特币最新跌破了33000美元的关口,而以太坊在即将到来的硬分叉之前也出现了显著下跌。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