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价格高点后,这一次为何PPI-CPI剪刀差没有收窄?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6月通胀已过高点,但PPI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同比、PPI-CPI非食品项同比、PPI-CPI剪刀差均持续维持历史高位,核心CPI环比年内首度转负,体现本轮涨价中,政策因素和需求因素与历史的明显差异,即控价政策并非“一面倒”,供给端约束不完全放开,上游行业涨价仍有支撑,但需求边际走弱来的更快,中下游涨价弱化快于上游。

周五上午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上涨1.1%,预期涨1.2%,前值涨1.3%;PPI同比上涨8.8%,预期8.5%,前值9%。5月以来保供控价政策持续密集出台,控价后上、下游的价格传导如何变化,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PPI-CPI剪刀差:6月仍维持高位,与历史走势背离

(一)历史回顾:上游价格高点后,剪刀差收敛
在上轮2016-2017年的涨价周期,上下游的价格剪刀差共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1)第一阶段:2016年大宗商品开启涨价周期,上游行业涨价快于下下游行业,剪刀差迅速走扩;(2)第二阶段:2017年2月,PPI同比达到高点,上游行业(生产资料采掘工业)价格触顶后回落,但涨价仍在中下游(生产资料加工工业和生活资料)传导,下游高点直到2017年10月才出现,剪刀差迅速收敛;(3)第三阶段:需求走弱,下游高点过后,上下游价格同步回落,其中下游价格回落幅度更大,剪刀差再次走扩。
(二)6月情况:下游价格明显走弱,上、下游价差仍在高位
目前情况与PPI同比触顶后的第二阶段类似,但与上一轮不同的是,本次6月上下游的价格剪刀差仍维持在历史高位,并未快速收敛。
上下游的价格传导,遵循“大宗品价格→PPI生产资料→PPI生活资料→CPI非食品项→核心CPI”的传导链条。从传导链条的各个环节看:
(1)6月PPI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同比进一步走扩创历史新高,体现工业制造业上下游的涨价差异。
(2)6月PPI-CPI非食品项同比并未快速回落,持续处于历史高位,体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涨价差异。
(3)6月PPI-CPI剪刀差维持历史高位,反映工业品与消费品的涨价差异。6月PPI由于上游涨价仍有支撑,同比并未大幅回落,而需求弱化、猪价较快下跌抑制CPI上行, PPI-CPI剪刀差维持在7.7%的历史高位。
(4)6月核心CPI环比年内首度转负。6月核心CPI环比下降-0.1%,为今年以来首度转负。
(三)6月剪刀差仍在高位的原因是需求边际的弱化
中下游行业涨价边际明显弱化的原因不来自于上游,而是指向需求的边际走弱。与上游行业受供给端约束较强不同,中下游行业对内需的边际变化更为敏感,整体来看,6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生产扩张放缓,非制造业回落幅度更大,经济复苏放缓,或导致中、下游行业涨价动能趋弱。
(1)建筑需求边际收缩驱动中游材料制造业涨价边际显著回落。6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下降2.6个百分点至51.2%,或反映在趋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建筑业景气度有所回落,对黑色、非金属等原材料需求边际弱化,建筑业PMI投入品价格指数大幅下降21.9个百分点至51.7%,对PPI材料业的涨价回落也有所预示。
(2)服务业PMI新订单跌入收缩区间,消费复苏偏弱,或推动下游消费制造业价格下跌。6月服务业PMI新订单指数下行2.6个百分点为49.4%,跌入收缩区间,6月部分地区疫情反复,消费复苏的驱动相对偏弱,或是下游消费制造业价格多数下跌的主要原因。
所以,6月通胀已过高点,但PPI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同比、PPI-CPI非食品项同比、PPI-CPI剪刀差均持续维持历史高位,核心CPI环比年内首度转负,体现本轮涨价中,政策因素和需求因素与历史的明显差异,即控价政策并非“一面倒”,供给端约束不完全放开,上游行业涨价仍有支撑,但需求边际走弱来的更快,中下游涨价弱化快于上游。
后续来看,(1)CPI猪价下行周期、内需转弱叠加高基数作用共同抑制CPI上行;(2)PPI短期内上游涨价支撑下的结构性通胀压力难以完全消退,国内和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分化,PPI难以快速回落;(3短期CPI和PPI依旧呈现分化态势,PPI-CPI剪刀差或难快速收敛,中下游企业利润仍存压力。
对于债市而言,结构性通胀压力仍存,市场较为关注货币政策反应,但货币政策作为短期需求管理工具,目前对于供给端引发的通胀回应较为克制。重点需关注在“控价”和“限产”政策博弈下,上游涨价边际的变化,及需求边际变化和下游成本压力,“剪刀差”变化对经济薄弱环节的影响仍在持续。
文章原标题为《下游涨价走弱更快,兼论“剪刀差”规律——6月通胀数据解读》,本文有所删节,作者为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