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个破百亿的交易日里,外资买卖了什么?

兴证策略张忆东、李美岑
外资内部的对于行业配置的分歧可以解释交易方向剧烈波动的原因。交易型外资加仓有色和化工等周期行业,而北上配置盘对周期板块“兴趣不大”。但是,不同类型的外资对于计算机和通信有相当明显的加仓共识。

投资要点

7月14日,北上资金净流出108.06亿,是历史上第9次单日净流出破百亿;7月15日,外资净流入净流入近124亿,是历史上第28次净流入破百亿。

从托管于不同机构的外资来看,托管于国际券商(交易盘)的外资是两日北上资金净流出/入破百亿的“主力军”。7月14日,交易盘净流出76.6亿元,占全部净流出金额7成以上,7月15日,交易盘净买入70亿元,占陆股通当日成交净额的55.7%。相对其持股市值来看,托管于国际银行(配置盘)的外资在这两日的流出/入金额并不算多。

截止7月15日,7月外资累计净流入55.3亿元,低于前6个月的月均流入规模,甚至低于市场行情较差的3月份。结构上来看,托管于国际银行的配置型外资作为加仓A股的主要力量,7月以来却首次出现净流出。我们在7.4的《科创“小巨人”震荡正是布局时——A股策略月报》中明确指出三季度是化解存量风险的窗口期、市场风险偏好波动加剧,而外资对A股市场三季度的走势有所不确定、风险偏好剧烈变化,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会出现外资在连续两天内出现外资净流出、净流入均破百亿元的现象。

从行业角度来看,外资当前对A股的行业轮动方向也产生了分歧。以北上配置盘为例,7月14日,国际银行净卖出7.2亿元的电新股,而时隔一日,它又重新净流入电新行业11.4亿元,这或许意味着以“海外长钱”著称的配置型外资也在电新行业的高景气和高估值中“犹豫”。但值得一提的是,配置盘连续净流入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行业。以北上交易盘为例,交易型外资的波动相对更大,其针对大部分行业的交易方向在一天内则出现了转向,例如,7月14日,交易盘卖出近19亿元的银行股,第二天又重新买回14亿。

外资内部的对于行业配置的分歧同样可以解释交易方向剧烈波动的原因。交易型外资加仓有色和化工等周期行业,而北上配置盘对周期板块“兴趣不大”,其中,有关电新行业的分歧最为明显,7月,北上配置盘净买入22.4亿元的电新股,而交易盘7月却已抛售37.3亿元的电新股。但是,不同类型的外资对于计算机和通信有相当明显的加仓共识。

化工:华鲁恒升是配置型与交易型外资加仓的最大公约数。

电新:宁德时代两天被外资净卖出14.6亿元,隆基股份则被净买入11.3亿元,或指向外资对行业内个股的偏好正从电池产业链逐步向光伏板块转移。

汽车:配置型与交易型外资的共识在于买保隆科技,分歧在于华域汽车。

家电:两种类型的外资均有连续减持格力电器。

食品饮料:配置盘加仓茅台,交易盘布局二线白酒企业。

医药:配置型外资爱迈瑞医疗,交易型外资青睐恒瑞医药。

银行:哪怕是在7月14日外资整体净流出超百亿的当天,配置型外资依旧逆向地净买入10亿元的招商银行。

非银金融:配置型外资共计净买入中国平安4.5亿元,交易型外资连续两个交易日净买入中国平安近9亿元,北上资金“抄底”中国平安意图明显。

电子:配置型与交易型外资均看好韦尔股份,但北上配置增持业绩不及预期的卓胜微2.4亿元,而交易盘整体小幅净卖出0.28亿元。

计算机:配置型与交易型外资均青睐科大讯飞。

风险提示:本报告为历史分析报告,不构成任何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或建议,不构成任何对板块或个股的推荐或建议,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报告末页“相关声明”

报告正文

风险提示

本报告为历史分析报告,不构成任何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或建议,不构成任何对板块或个股的推荐或建议,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报告末页“相关声明”

本文作者兴证策略张忆东、李美岑,来源:XYSTRATEGY (ID:xingyecelue)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