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峰会话医药投资:医保控费下的三条投资主线,医械被一致点赞

医保控费大趋势下,医药还能怎么投?来自买方与卖方的多位大咖在“2021健康中国思南峰会”上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医药虽然是弱周期行业,但政策驱动性较强。在2015年以前(2005年-2014年),伴随着医保的扩容(医保覆盖率和筹资水平大幅提升),国内整个医药市场由此进入“水大鱼大”的黄金十年。然而,对于2015年以后的这个行业来说,“医保控费”已经成为核心主旋律。

与此同时,随着加速新药审批上市等一系列支持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的出台,叠加资本市场对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的放闸,大批本土创新药企蓬勃而起,并成为中国医药市场的新生代力量。

政策监管环境有了逆转、行业生态变局丛生,这也意味着从前的投资逻辑已经不再适合今天的医药行业。

医药到底还能怎么投?在日前举办的“2021健康中国思南峰会”上,来自博时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等买方,以及兴业证券、国泰君安等卖方的多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各自的看法。

据了解,举办健康中国思南峰会是黄浦区加快推动“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更好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创新举措。本届(第三届)思南峰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为指导单位;上海广慈新医创、永业企业集团、朗盛投资集团为主办单位。

峰会以“后疫情时代的新技术与新机遇”为主题,汇聚政府、学术、产业、投资、保险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等,共同探讨疫情之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方向与未来。

为什么医药值得投?

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国内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因此,市场普遍认同医药将是一个长牛行业。

但如果要对医药股的“长牛”特质有正确的理解,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投资与回报?

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9年期间,沪深300和中证500年化收益率分别为9.86%和11.71%。

同期,偏股型主动管理基金年化收益率最高24.79%,前50%分位收益率12.93%。

相较而言,同一时期,前50%分位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则是8.15%,这个水平差于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以及基金的中位收益率。

但如果买到前45%分位的股票,年化收益率就有12.15%,这就超过了指数并且接近基金的中位收益率水平。

而如果每年都能选到前30%分位的股票,那么年化收益率就会高达27.44%。

所以,投资并不需要每年都买到最牛的股票。如果每年都能买到中位数之前的股票,那么累积下来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医药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又会有什么特点?

统计可以发现,在2006年到2020年的15年间,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医药行业排名第一(以指数涨幅看)的次数是零,而排名前三的年份也不多,均差于食品饮料和家电行业。

但是,依据排名前50%的概率和排名后30%的概率这两个指标来看的话,医药行业又要好于食品饮料和家电行业。

医药行业排名前50%的概率高达80%。同时,排名后30%的概率又很低。

因此,总的来说,投资医药健康行业会有相对不错的复合收益率,能够获得长期超额收益。在过去15年里(2005-2020),中信医药指数累计涨幅1720.38%,在所有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食品饮料和家电行业。

另外,从个股上来看,过去15年里涨跌幅排名前20的个股中,医药股的数量是最多的。

医保控费趋势下,医药还能怎么投?

在医保基金相对宽裕的时候,资本市场选择医药标的更多只注重“独家”这一维度,品种越单一,也就意味着成长的弹性会越高,而药品本身的“临床价值”却完全被忽略。

但自医保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后,临床价值转而成为医保药品的最大定价筹码。只有“急病人之所急,需病人之所需”,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评价优良的药品才更受医保青睐。

与此同时,国家药监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指引(《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引导新药研发以满足临床需求为方向。

因此,在医保的框架内,未来对投资标的的选择同样需要回归临床价值这个本源。只有真正让临床获益的产品,才能实现爆品逻辑。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医保基金重在广覆盖、保基本,因此对医保药品的临床价值的定义也会更宽泛。这里的临床价值可以指的是药物的有效性,也可以是安全性、依从性等,并非高精尖的First-In-Class(FIC)原创新药才具有临床价值。

除此之外,在医保的框架之外,还有两条投资主线:

一是关注有自主定价权的(无需医保支付)改善性、偏消费类需求,相关标的包括牙科、眼科、身高管理、医美、疫苗等。

二是关注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医保控费的背景下,中国医药市场的容量将面临一定程度的萎缩,因此药厂需要走出去做国际成熟市场。打入欧美主流市场,这样就能够迎来多于中国市场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市场边界。

平台公司 VS 初创公司,孰优孰劣?

随着大量Biotech公司的崛起,业界预期中国的医药产业链有望复制美国,形成平台型公司(Big pharma)与初创生物技术公司(Biotech)并重的格局。

但在美国市场,由于Big pharma和Biotech公司已经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与优势互补,前者负责商业化,后者主攻创新研发,因此投资两类公司的逻辑较为清晰。Big pharma虽然估值不高,但胜在收益稳定,且风险较小;而Biotech的魅力则在于爆发力强,公司一旦处于风口就可能享受到非常大的股价弹性,但回撤风险也是对等的。

相较之下,中国的Big pharma和Biotech公司还没有达成类似的合作默契,因此也就导致投资两类企业的逻辑的复杂化。

目前来看,这两类公司仍旧有着各自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各自的难点,具体表现在:

1、产品线布局:Big pharma往往已经在中国市场浸淫几十年,因此对中国市场的敏感度相对较强,知道临床需求是什么、在哪里,他们更像是市场驱动型的公司。Biotech公司的个人主义色彩相对更加浓烈,这一类公司一般都是由海归科学家,或者是跨国药企的高管创立,他们在研发产品布局上,更多是围绕自己擅长的技术领域进行布局。

2、商业化能力:成熟的平台型公司的强项之一就是商业化推广。尤其在中国市场,同一类药品,在治疗适应症差不多、获批时间差距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商业化推广能力强的药厂会占据更多优势。对于biotech公司来说,能不能组建出适合中国市场的非常强的商业化团队,这往往是他们面临的比较大的难题。

3、国际化视野:在这一方面,Biotech企业相对Big pharma会更领先,他们往往也有更多的对外许可(license-out)项目。Biotech企业的很多高管出身自跨国药企,因此对海外市场更了解,并且和跨国药企洽谈合作也更有便利性。相较之下,传统的平台型公司还是延续了过去的思维定势,目前大多仍停留在中国市场。

被一致看好的医械赛道

可以看到,不管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对医疗器械的关注度及投资布局都在加深。

据统计,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融资数量创下近三年之最:融资数量共计293起,相比2019年实现了超30%的增长。

同时,在二级市场,医疗器械也是享受港股18A、科创板红利最多的板块之一。2020年A+H股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9家,业界预计,未来5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还将从现在的80多家增加到300多家。

医疗器械被一致看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相比药品(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程度仍比较低。在产业升级和进口替代的推动下,预计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在未来还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2、国产医疗器械更有可能在一些细分赛道实现突破和弯道超车,特别是那些具有“跨赛道、多学科融合”特点的杂交手术方案,如手术机器人、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等,这些也是新时代的器械疗法。

3、医疗器械也最有可能出现中国原创创新(First-In-Class)产品。从产业的发展程度来看,药品相比医械起步更早、发展更快,但由于药品的原始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科研,而国内医药产业在这一环节仍比较薄弱,因此原始创新药品的产生还需要时间。

器械则不一样。医疗器械的创新灵感更多来源于临床,而中国人口众多手术量巨大,因此有着非常好的临床基础。另外,医疗器械的研发讲究医工结合,而中国有“最疯狂的医生”和“最疯狂的工程师”,只要临床医生有相应的idea,中国企业的工程师就可以去满足,这样就能带来很多创新。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