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都想干金融?打车费也可以打白条!

上海证券报

又一家出行企业看上了“白条”生意。

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出行打车时发现,嘀嗒出行App在支付环节,可以选用其推荐的“嘀嗒白条”进行支付,但次日便消失。嘀嗒出行方面回应说,“嘀嗒白条”是嘀嗒出行和京东金融合作推出的联名信用付产品,目前处于部分区域测试阶段。

嘀嗒出行是顺风车细分领域的巨头,2019年实现盈利,并在今年4月二度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当流量做大后,大部分互联网平台都会选择金融赛道,以变现流量。采取同样玩法的比比皆是:滴滴出行、美团、腾讯、今日头条、小米,等等。相较而言,嘀嗒出行处在涉足金融领域的早期阶段,至少从公开信息来看,尚无一张金融牌照,但不排除未来会深度介入。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在监管部门补齐制度短板、强化金融监管的环境下,快速变现恐怕没那么容易。

部分区域测试

虽然嘀嗒出行的客服表示没有该项服务,但根据App新版本下载提示,新功能之一就是“嘀嗒白条,先乘后付,单单享优惠”。

据上述人士的解释,“嘀嗒白条”是嘀嗒出行和京东金融合作推出的联名信用付产品,目前处于部分区域测试阶段。作为用户在乘坐嘀嗒出行顺风车、出租车时使用的支付渠道选择之一,该支付渠道可由乘客自主选择是否使用。目前,双方未在其他方面展开合作。

如同市场很多联名信用卡一样,这可以理解为,“嘀嗒白条”产品实质由京东金融提供,而嘀嗒出行的角色就是导流,为“京东白条”开放一个接口。

更早之前,嘀嗒出行就通过广告导流形式在金融领域跃跃欲试。记者注意到,嘀嗒出行App已为在线借贷产品提供广告服务。这款借贷产品由融易推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提供,该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在线借贷平台。

流量变现逻辑

同滴滴出行一样,嘀嗒出行在流量做大之后,显然也在试探金融赛道。

逻辑很好理解,流量平台的核心价值就是C端用户,金融业务要的就是客户,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具体到嘀嗒出行与京东金融的合作,金融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分析说,嘀嗒出行没有支付牌照,只有微信和支付宝两种支付通道,通过牵手京东金融,则可以多一个支付结算渠道;京东也在拓展场景,高频支付的出行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场景。“嘀嗒出行与京东白条合作,不只限于支付,双方应该还会有服务费分成,也就是业内所说的分润。”他认为。

根据嘀嗒出行提供的数据,目前嘀嗒出行已有注册用户2.05亿,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服务,有2070万注册顺风车车主。去年9月,嘀嗒出行还在6周年感恩信中披露,嘀嗒顺风车的峰值应答率已超过70%。同时,应答等待时间持续缩短,截至目前,30秒内累计接单超1亿次,3分钟内接单超2亿次。

这体现了其业务匹配效率能力,但也反映出打车出行是一个高频出行场景,对金融机构具有十足的吸引力。

2019年,嘀嗒出行CEO宋中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有广告业务、增值业务,已实现盈利。

据悉,嘀嗒出行正在冲刺上市关口。今年4月,嘀嗒出行二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根据第一版招股书,嘀嗒出行的主营业务由顺风车市场服务、出租车市场服务以及广告服务三部分组成。2019年,嘀嗒出行营业收入5.81亿元,经调整利润净额为3.16亿元,经调整纯利率为54.4%;2020年营收为7.91亿元,同比增速为36.3%;经调整利润净额为3.43亿元,同比增幅8%,经调整纯利率为43.3%。

此外,除了管理层之外,公司股东还包括蔚来资本、IDG等。

巨头热衷金融

与其他流量巨头相比,嘀嗒出行的金融布局尚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支付牌照都还是空白。

就出行领域来看,滴滴出行持有支付、消费金融、保险经纪、小贷等牌照,深度涉足金融业务。其金融服务包括借贷产品(滴水贷)、信用付产品(滴滴月付),以及代销保险、理财服务等等。

记者还了解到,包括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都在金融领域跃跃欲试。

过去数年,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在金融领域通过申设和收购等方式“猎取”牌照,深度布局金融领域。这些巨头主要分为电商系和服务类,包括美团、今日头条、小米、拼多多、唯品会等。

如果将金融牌照大致分类,支付是基础,可以帮助巨头形成业务闭环;小贷等消费金融业务本质是借贷业务;而代销保险、基金等则是财富管理业务。

手握2亿用户的嘀嗒出行,不排除持牌拓展自身金融业务,特别是支付牌照——不仅业务形成闭环,还可以强化客户体验和客户黏性,亦能加强资金和数据的体内流转。

只是,今时不同往时,监管部门当前正在着力互联网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联结,让各方归位,通过金融服务快速变现用户价值谈何容易。

本文作者:魏倩,来源:上海证券报 (ID:shzqbwx)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