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中海的失落与机会

手握超千亿现金,中海伺机收并购。

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大势下,优等生也不好当,赚钱真的难了。

房企“净利王”中国海外发展(以下简称“中海”)的归母净利润率,多年来首次跌破了20%。今年上半年,中海归母净利润率约19.3%,同比下降约3.9%。

但中海这份中报,仍可能是今年整个行业中质量最好的一份。

财报显示, 中海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1.7%至人民币1078.8亿元;归母净利润约207.8亿元,同比微增1.2%;扣除税后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收益的归母净利润192.3亿元,同比上升10.9%。

在管理层看来,利润率的下滑会是个长期趋势。中海副总裁郭光辉在8月23日回应投资者,“我们判断行业利润率的下降,会逐渐趋于社会平均利润率”。

这与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半年前的观点相似:房地产回归实业属性,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意味着行业的回报水平也会逐渐向社会平均水平靠拢;房地产要从开发为主转向开发与经营并重。

不过与大部分房企10%多的净利率比起来,中海仍然领先。中海副主席执行副总裁运营总监兼总建筑师罗亮认为,集团财务稳健,杠杆率低,实现了价值创造,包括控制成本、降本增效,有信心保持一个行业领先的利润率。

与此同时,中海的周转效率也在提升,这让中海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罗亮称,上半年中海的平均开工的时间提升了36天,开盘的时间提前了48天,所以相当一部分的项目较近期率先回笼,中海的周转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

这种情况下,罗良认为,中海的ROE未来仍会维持在一个行业较好的水平。

相比行业面临的问题,中海看到的更多是行业的发展机会。

在中报里,中海董事局主席颜建国引用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名言说:“变不是最重要的,变化的趋势或趋势的变化是最重要的,趋势的变化让人发现看得见的未来”。

中海看向的未来,是行业短期受政策影响而波动,长期则是稳健发展。

颜建国表示,无论是房地产宏观行政调控,还是金融政策,一切的政策出发点,都是希望房地产市场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能够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

“从市场趋势来看,之前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16万亿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三年五年都有可能,目前来看这个趋势继续成立。市场实证的数据也证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相当庞大,还是有一定成长性。”颜建国说。

这种背景下,中海将继续通过修炼管理的内功,提升自己的实力。

稳健的财务状况,让中海继续保持着“三条红线”一条未踩。期内,中海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3.6%,继续保持行业最低区间。

而中海手头也有远超其他头部房企的现金。截至期末,中海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174.3亿元,加上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人民币530.6亿元,可动用资金达人民币1704.9亿元。

这让中海在行业的整合大潮中拥有极强的优势。今年以来,华夏幸福、泰禾、蓝光、恒大等房企暴雷,传闻中的收购者,也有中海的身影。

中海今年的买地预算是1650亿,上半年,中海拿下20幅土地,总购地金额513亿元,权益购地金额458亿元,还有超千亿没有花出去。

对于传闻“三道红线”房企拿地不超销售的40%,张智超表示,去年自己代表中海到参加住建部和央行的会议,那时就有40%购地比,但不是强制性要求,且不包括持有类物业的投资额。更多是三道红线以外的参照,针对未达到绿档,且在投资上比较激进的房企进行的规范和管理、更多是辅助的约束。

“在这40%里面,不含持有类物业的投资额,把这部分除去以后,我们基本上也能达到或接近这个水平,对我们总体影响不大。”

同时,中海继续推进“蓝海战略”,通过产业、棚改和城市更新单元前期服务等多渠道获取土地。

在投资的重点方向上,张智超表示,集团会坚持在一线城市按投资策略进行布局和相应的投资比重。

“一线城市本身是中海一直深耕的,而从回报率看,一线城市的防守性极其强”,张智超说。

此外,中海还在商业项目、推进数字科技供应链管理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投资、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上发力。

数据显示,中海上半年商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3.3%。预计全年内新入市商业项目预计达21个,新入市项目建筑面积合计101万平方米,推动商业在运营总面积增长20.7%。

颜建国则表示, 2021年的目标并没有改变,无论销售还是投资等,均有信心可完成。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