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像极了2013年:当理财再无摊余成本和体外资金池

国元证券杨为敩
摊余成本法(净值稳定)是银行理财的命门。这是政策强令去杠杆、撤久期的另一版本,与2013年的银信合作治理、打压代持交易以及2016年的打击委外有异曲同工之处。

1、其实,当前六大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改造进度,是远落后于全行业的,当前全行业的净值化改造进度约50%,但六大行的改造进度刚刚越过20%。

2、那么,对六大行的窗口指导(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整改),相当于在原有的节奏上踩了油门,也昭告天下的是:此整改指导可能不日要蔓延至其他商业银行。

3、别看都是投资于同一撮基础资产,但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的投资者的考虑是截然不同的。投资者买固定收益类理财时,所比较的标杆是定期存款;而投资者买固定收益类基金时,比较的标杆则是股票型基金,因此,摊余成本法(净值稳定)是银行理财的命门。

4、更为关键的是:2021年9月1日之后,新增的直接和间接投资的资产均应优先使用市值法计量估值,暂不允许对除未上市企业股权外的资产采用成本法估值。

5、这对银行理财的体外资金池是个致命的压力:

1)当前一个流行的模式是:银行采用通过信托通道筑成“体外资金池”的方式来维护净值的稳定,而“体外资金池”投向的是PPN、非公开公司债等这类可以采用成本法计价的资产;

2)其目的便是让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更为稳定;

3)这实际上是一个新型的银信合作模式,因为银行理财在这个模式下,相当多的资金都投向非标(包括信托本身),因此,在看似稳定的净值背后,往往孕育着更大的风险;

4)具体风险是:当理财产品规模不断增长时,这个风险不会暴露,但一旦当理财产品进入净赎回或规模下降的趋势中,风险会成倍暴露;

5)我们可以细品两个信号:一个是间接投资的资产,也需要市值法估值;另一个是对除未上市企业股权外的资产,不能再采用成本法估值。

6、总体来说,这个政策对标债是构不成利好的:

1)银行若想进一步减少波动,则至少要尽可能减少长债的配置;

2)抛开供需,一个更宏观层面的压力是:如果大量体外资金池被撤,会造成资金的极速搬家,也会造成资金流通速度的明显下降;

3)这些现象如果相互共振,不排除会出现2013年下半年的景象:债市快速下跌的同时,期限利差却在不断扩大。

7、试想一下,当前的政策基调是否像极了2013年及2016年:

1)这是政策强令去杠杆、撤久期的另一版本,与2013年的银信合作治理、打压代持交易以及2016年的打击委外有异曲同工之处;

2)共通之处是:这些政策都是在风险偏好上升到极高位置,且宏观增长在欲破不破时发生的;

3)唯一的不同是:2013年控风险政策的靶心是带有风险溢价的利率,而2016年的控风险政策的靶心则是无风险利率,于是,在这两轮债市下跌时,期限利差及信用利差具有不同的趋向,这次与2013年的环境更为相似。

8、当趋势出来的时候,连风都是向上翻卷的:

1)这一政策印证了政策的主目标并没有转移到稳增长上,而还是在抑通胀、控风险的阶段;

2)抑通胀仅仅会影响货币量,但控风险政策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后者的杀伤力更大,我们要提防利率在该政策及后续连锁政策下的反应;

3)大类资产的风险没有切换,如果当前我们认为商品的风险收益比不合适的话,利率债也尚未到牛市阶段。

风险提示:经济及货币政策超预期。

本文作者:杨为敩,来源:致我们深爱的债券市场,原文标题:《是否像极了2013年:当理财再无摊余成本和体外资金池》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