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公私募在2021年9月份突然成为市场热点,高层关心、行业关注、市场震动。
市场关注量化资金的成交占比和影响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量化基金的年内收益确实窜起来了。
资事堂发现:截至9月3日,业内百亿以上规模的量化私募超额收益显著,集体跑赢了顶流投资经理云集的主动私募机构。
这是“人工选股”的暂时失灵了,还是量化超越人工的趋势展开?
量化压倒主动
今年以来,私募行业最大的变化是量化业绩的崛起。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最新数据,业内十家头部绩优量化私募,代表产品的年内收益普遍高于30%,明显超过主动的头部私募机构。其中,业内唯一一家千亿规模量化私募,幻方量化虽然规模体量上升,但并未影响其超额收益的斩获。
幻方旗下中证500增强策略基金,截至9月3日年内回报达30.75%,同期沪深300和中证500年内涨幅分别为-7.1%和14.3%。
主动内部分化
对比一下主动投资的私募产品收益率回撤较为明显(见下图)。其中,同为千亿规模的主观私募,淡水泉和景林资产年内收益均为-10%。
再看高毅资产,旗下管理规模最高的两位基金经理为邓晓峰和冯柳,年内收益分别为16.89%和0.56%。
仅观察上述四家千亿规模机构,分化可谓十分明显。
由于邓晓峰的年内收益水平接近中证500指数走势,推测其持仓可能以中小盘为主。
资事堂获悉,截至7月末淡水泉的基金资产超过七成布局于1000亿市值以上的公司,300亿市值以下公司占比不及3%。
昔日,淡水泉对中小盘成长股挖掘能力突出,但随着规模体量上升,减少了对小市值公司的暴露。
量化超常?主动失常?
今年初,量化机构明汯投资一度发挥“失常”,却未缺席近期的“量化盛宴”。
据渠道人士透露,明汯投资近期侧重全市场选股,放宽对业绩基准的跟踪,提升波动的同时提升绝对收益,但持仓也会非常分散在1000只以上,重点发展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
再来看主观多头私募,年内业绩超过10%的百亿机构包括清和泉资本、盘京投资、源乐晟资产、重阳投资。其中,清和泉和源乐晟押中了新能源板块。
可以看出,即使押中某一类风格,但似乎无法产生类似于量化私募的超常业绩。
另有一个现象不能忽略:百亿主观多头私募的“落后者”颇多。
年内净值跌幅达10%的知名私募包括:汉和资本、同犇投资、少数派投资、林园投资、大禾投资、金汇荣盛等。
其中,金汇荣盛长期重仓贵州茅台,并位列其十大股东行列,近似单票押注的风格能够理解其净值走势的逻辑。
上述其他数家的重仓逻辑,可能也和过度押注某一类板块有关。
比如:同犇投资、大禾投资有浓厚的消费股押注特点;再如:少数派投资长期看好金融蓝筹股;又如:林园投资重仓“嘴巴生意”,包括消费、医药等。
量化拿钱不断,红利期持续?
资事堂了解到,8月份量化私募仍在不断“接钱”。
此前业内高度关注的天演资本,打破了百亿私募机构的增长纪录,年内新吸纳了150亿资金以上。
另据渠道信息,百亿机构佳期投资也在募资,瞄准中证1000指数增强策略,路演中投资者对超额收益的期待不断“强化”。
渠道信息显示,佳期在路演中颇强调高换手倍数与高频策略的贡献,并认为这也是量化资金近期斩获超额收益的关键点。
再来看“量化三强”之一的灵均投资(其他两家为幻方量化和九坤投资),8月募资时曾强调:
海外量化策略交易占比80%,国内量化占比仅20%,尚处起步红利期,早上车早享受;在人才引进和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达2-3亿人民币,预计2022年1季度之前新增研发投入8-10亿元。每天有新的因子在开发,每月定期入库。
未来市场的主导者会否由量化私募盘踞,值得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