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当道,节后新基金频出“奇招”

ETF扎堆,固收+显神通

每年中秋,各式各样的月饼都会成为话题。相比往年蛋黄莲蓉的主流月饼,今年的月饼界,“另类”如梅菜扣肉月饼、酱牛肉燕窝月饼等“大行其道”。

或许是受此影响,节后首周,新基发行市场也是“另类”产品当道,曾经“主流”的主动权益产品,仅有两只上新,拟任的基金经理也不是市场普遍关注的“明星”。与之相对的,债基、固收产品、ETF基金都“扎堆”发行。

其中,今年以来就热度大增的ETF基金,将有12只股票型ETF“同台竞技”,本就“内卷”的ETF行业,再度涌入大批“新人”,谁能杀出重围?

 

节后ETF基金“扎堆”

Wind统计数据显示,节后首周(9月22日至9月24日),短短三个交易日,就有30只新基金即将发行。

在节后激烈的竞争中,主动权益型基金“罕见”的仅有两只新产品登场,分别来自红塔红土和工银瑞信。

此外,剩下28只基金都由债基、固收产品和ETF基金等“另类”产品组成。其中,股票型ETF有12只,占比超过42%。12只新ETF中,涉及的行业主题包括港股、农业、地产、长江保护等。(见下图)

 

年内超200只ETF基金成立

实际上,不光是节后,今年以来,ETF基金的发展都似“脱缰的野马”,无论是头部公司还是中小型基金公司,只要愿意涉足指数化投资,都想从中“捞”一把。

截至9月19日,年内新成立的股票型ETF(只含主代码)数量已经达到273只,超过2019年和2020年全年的总和。

同时,有近40家基金公司今年新发了ETF产品,头部诸如华夏基金、国泰基金等,在今年就新发了超过20只股票ETF,易方达、天弘、华宝、华泰柏瑞等公司的发行数量,也均超过10只。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内新成立的ETF基金中,易方达科创板50ETF联接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ETF产品,合计规模达到66.19亿元。比原本的“万年老大”华夏基金的同类产品,合计规模多了近25亿元。(附图为年内成立规模前十的ETF基金)

 

各家机构日益追逐“细分”

随着ETF的数量和规模继续增长, ETF的江湖已经变得“激烈”起来。

不光能够想到的细分赛道都有复数的基金公司布局,没有想过的相关主题,也已有基金公司“抢占”。

一句话,做出差异、做出特色是为关键。

比如,港股标的ETF,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今年成立的跟踪相关指数的ETF基金,就有28只,而下周,华夏基金和国泰基金还将发行两只追踪港股通50指数的ETF基金。

两者整体目标都较一致,相对而言,在跟踪误差上表述率略有差异,华夏中证港股通50ETF称将“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2%,年跟踪误差不超过2%”。

国泰港股通50ETF,则相对中规中矩的描述称“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这也是大多数ETF基金惯用的表述。

在标的方面,下周会有一类新ETF产品登场,易方达基金和南方基金将同时发行长江保护主题ETF,两只基金都将追踪中证长江保护主题指数

不过,虽然名字较为新颖,但相关指数权重占比前十的,大多是涉及新能源行业的公司,包括近期新能源的两大“风口”公司,阳光电源和宁德时代。(见下图)

 

赛道“决定”短期收益

2021年,ETF产品凸显赛道的重要性。年内产品收益多数和跟踪指数密切关联,而和股票市场大势逐步“脱钩”。

在今年结构性行情下,行业主题类ETF可以说是“街上最靓的仔”之一,今年成立150逾只行业ETF,涨幅最高的易方达中证新能源ETF,年内回报已超过60%。

而如畜牧、港股互联网等不在风口上的行业,相关ETF产品的回报也都已超过-25%。(附图为年内成立ETF业绩回报前十)

两者收益差可以差距超过80个百分点,真是创下年内纪录。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