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有大鱼”,A股创纪录活跃成交由谁主导?

谁在逆势买入,谁又有所斩获

A股市场的韧性在中秋节后第一个交易日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天,尽管面临中秋休市期间海外市场普跌、深跌的压力,A股市场的表现却十分顽强,不仅成功“企稳”而且在午后“稳步上攻”,最终扭转人气,拉出了一根红彤彤的中阳线。

虽然,当天A股部分指数环比节前仍有跌幅,但市场人气不散,新的主流热点比较突出,场内机构伺机反攻的态度比较积极。

那么,在9月22日,外资暂停买入的这一天,是哪些资金在逆势买入A股?

有资金低位抄底?

刚过去的中秋假期期间,海外股市普遍破位大跌,这个跌幅也波及了港股。

在9月22日开市前的分析师观点看,市场对于A股节后首个交易日的表现是有些担忧的。

但是9月22日,A股并没有“趴下来”。A股市场大幅低开,但随后快速拉升。

最终,上证指数当日涨超0.4%,深证成指跌幅收窄至0.57%,走出独立行情。

同时,9月22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4个交易日超过1万亿元,这打破了A股市场历史上的活跃成交纪录。

指数虽然涨幅不大,但活跃度很高,颇符合年中部分投资机构预判的“大水有大鱼”(流动性宽松会促发股市行情)的结论。

而低开高走的走势,也很容易让人得出结论,在低位有资金“积极抄底”。

这是什么性质的资金呢?

内资“主导”

万亿成交、低开高走,暗中出手的是谁?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不是外资主力!

因为,根据交易所的安排,9月22日是港股的休市日,北向交易和南向交易均暂停。

这意味着,A股市场最重要的外部活水——沪深港通的买入资金——不会到场。

9月22日的行情,是纯内资“主导”。

当然,当天QFII渠道是可以流入资金的,但从历史流入规模看,如今的QFII渠道的资金体量和沪深港通完全不可相比。

机构“出手”

虽然没有外资,但交易所的相关公开数据或许“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内资机构在9月22日积极抄底A股市场。

Choice统计的龙虎榜数据显示,在当日沪深交易所披露的交易信息中,37只上涨个股的背后,有一半以上出现了机构专用席位的买入信息。

以当日涨停的国电电力为例,龙虎榜信息显示,机构专用席位在该股买入金额最大的前五名中独占4席,合计买入金额近2.87亿元。

类似的还有太阳能,龙虎榜数据显示,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中,机构专用席位占据4席,合计买入金额近4.7亿元。

低估值,中大市值,机构席位现身,这都是典型的机构买入的常见特征。

多年大市值龙头逆袭

如果说券商股被誉为“牛市旗手”的话,中石油则是各种段子中常常出现的“熊股主角”。

当年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但近期,中石油的表现实在强势,9月22日,中石油再接再厉大涨7.2%,创十个月来最大涨幅。

而且,当天,在A股流通市值最大的前十个股票中,表现最好的也是中国石油。

累计过去一个月的涨幅,中国石油的涨幅已经超过40%,这样的表现,显然不是仅靠普通个人投资者能够推动的。

隐隐的,从石油石化到新能源到电力,似乎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关注A股的低估值板块。

电力行业资金涌入惊人

当然,机构专用席位背后不一定是基金,它也可能是保险机构、社保年金、以及一些通过公募机构专户产品募集资金的私募产品等

但这改变不了一个现实,即越来越多有组织的资金在关注A股,分析A股。

从当日的行业表现看(以申万二级行业为分类参照),电力、煤炭开采、船舶制造、高低压设备、石油开采等是涨幅最高的。

而涨幅较大行业板块中,电力行业又是这其中成交热度最高的,足见背后资金之活跃。

而相关行业在全市场中,大多估值不算高,颇符合产业和机构资金近年的低估值偏好。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