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发改委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的通知,后续的相关政策也迅速进入了市场的视野中,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导致市场和不少投资者对于其是否会对锂电产业链造成影响而担忧,其实能耗双控并不是今年的新生产物,早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就已经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小组,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写入发展规划纲要,所以不用过度担心,而对于锂电产业链的影响,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的看法如下:
1)首先并不是所有的锂电产业链公司都会受到影响,需要先关注公司具体厂房所在省份的政策,全国上半年19个省份为一级、二级预警,随后多地相继出台严格的限电限产举措,对已经有限电政策的省份所在公司或在产量方面有所影响,但是对于主要基地在其他省份的公司其实影响不大;
2)其次对化工、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影响肯定较大,锂电产业链中像高能耗的正极,负极石墨化等短期产能或受到影响,但是对于能耗不大的如隔膜等其实影响还在可接受范围。
正极材料和负极石墨化是较受影响的两个方面。其中正极材料作为电池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由于工艺涉及电加热烧结,如较为主流的5系三元需要将烧结温度提升至900度左右,现阶段三元材料普遍又采用两道烧结工序,所以总体耗能较高;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一方面也需要进行烧结步骤,另一方面其上游从磷矿石-磷酸-正磷酸铁-磷酸铁锂的步骤也是有着不小的能耗要求。
而从地域上来看,湖南、北京、天津,山东和江苏集中了正极材料大部分的产能,目前江苏,山东等地已经出产限电政策,且有部分省份处于一级预警,所以未来正极材料产能或受到一定影响。
而负极石墨化主要用于人造石墨负极(天然石墨是不需要石墨化的)和石墨电极,其中石墨化占到负极成本的一半。石墨化工序按照生产的连续性与否可以分为间歇式石墨化工艺以及连续式石墨化工艺。不同工艺之间能耗差距很大,坩埚炉的工艺能耗达到11000度-15000度,而箱式炉9000度,未来的方向连续式石墨化则在8000度左右,现在主流的还是坩埚炉,但由于在耗能和产能方面的优势,各大负极厂商已经有意识在往箱式炉和连续式石墨化进行转化。 负极石墨化的产能集中度很高,其中的提供商主要分为有石墨化产能的负极厂商如璞泰来(2020年石墨化产能6万吨,石墨化自供比例达到86%),杉杉股份(石墨化产能4.2万吨,石墨化自供比例达到42%),贝特瑞(石墨化产能0.8万吨,石墨化自供比例达到16%),中科电气(石墨化产能3.5万吨),尚太科技(石墨化产能3.8万吨,石墨化完全自供)和独立石墨化厂商(80%-90%产能都被一个负极厂商锁定,而且这种类似合作的关系都是长期签订)。内蒙目前拥有石墨化产能 39.1 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 47%,而内蒙现在出现限电政策,所以对石墨化会有一定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钢铁石墨化理论上是可以转产负极石墨化,但是目前钢铁的需求也是相当旺盛,供给十分紧缺,同时转产成本也高,虽然负极石墨化加工价格已经从2020年年底低点1.3-1.5万元/吨的水平涨至如今的2.1-2.3万元/吨,的确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是相比起整体的转产成本和钢铁需求还是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