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今冬柴油可能突破120美元/桶,布油涨破100美元或引发经济危机

由于供需缺口扩大、天然气价格飙升对原油供暖产生替代需求,和后疫情时代航空出行需求报复型释放等原因,华尔街主流投行普遍认为“在油价多年新高之际,短期内原油牛市行情重现”。美国银行警告,油价上涨可能造成全球经济危机。

从6月起便预言国际油价会很快升破100美元关口“并掀起波澜”的华尔街分析师再发研报,预言今年冬天柴油价格可能突破12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基准触及100美元后会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美国银行的全球大宗商品及衍生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在周五的最新研报中称,如果今年冬季寒冷,而且随着全球航空公司为美国重新开放边境做准备,全球能源危机可能有助于推动油价自2014年以来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柴油价格则可能会突破每桶120美元。

研报称,油价主要受到三重因素提振。第一,天然气价格飙升令人们转向石油作为取暖燃料,从天然气转到石油的替代量可能达到100万至200万桶/日。第二,冬季寒冷可能对石油需求构成50万桶/日的提振。第三,航空交通的增加可能在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油需30万至50万桶/日。

与此同时,由于全球主要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达到(宽松的)极限,能源成本占经济产出的比重会不断上升,油价上涨可能会造成全球宏观经济危机

“如果上述三大因素叠加在一起到来,油价可能会飙升并导致全球第二轮通胀压力。换句话说,我们距离下一场宏观飓风可能只差一场风暴。

除了天气转凉、取暖季开启之外,过去由于回报不佳而导致的大宗商品投资不足,也将在长期内推高油价,这意味着原油价格有可能会持续上涨数年。

就像上世纪70年代或2008年一样,石油可能再次成为导致下一场宏观危机的破坏性因素。”

该行预言柴油价格也会大幅上涨,是由于最近几个月炼油厂优先生产汽油,导致柴油库存下降。

上述分析师在此前的研报中已经指出,“能源价格可能是一个会延续多年的问题”,2022年油价会达到100美元,同时全球开始面临严重的石油供应紧缩。他当时的理由是:

“在需求方面,首先,在疫情长达18个月并导致数次经济封锁之后,产生了大量被压抑的出行需求亟待释放。其次,公共交通的恢复会滞后,私家车的使用量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增长。第三,疫情前的研究表明,更多的远程工作会导致更多的开车里程数,都增加用油需求。

在供应方面,预计美国和全球其他政府会在未来几个季度抑制资本支出,以期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同时,投资者出于财务和ESG(环境、社会、治理)等原因将反对能源企业的大额项目支出。第三,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司法压力正在上升。

总之,石油需求有望反弹,供应可能无法完全跟上,这给了OPEC+在2022年控制石油市场的契机。”

与美国银行一样,鼓吹“超级周期即将到来”的大宗商品旗手高盛也高调看好油价涨势。

高盛最新发布的研报指出,布伦特原油自2018年10月以来首次涨破80美元之后,这种涨势会继续下去,预计今年年底布油升至90美元/桶,这高于此前高盛预期的80美元/桶:

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石油供需缺口比高盛此前预期要大,新冠Delta变异毒株正在得到疫苗有效控制,这导致全球需求复苏速度比此前预期要快,同时全球石油供应仍低于该行的共识预测。

随着全球天然气短缺的持续影响,冬季对原油的(替代性)需求仍然偏向上行。高盛预计,原油近期的库存下降速度450万桶/日是有史以来最大,这不太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逆转,并为石油库存最终降至2013年以来新低奠定了基础。

同在周五,摩根大通也发表研报称,由于天然气价格飙升促使消费者转换燃料,将布油目标价格从78美元上调至84美元。Natasha Kaneva和Gregory Shearer等分析师表示,在全球范围内,消费从天然气转向石油可能使日需求量增加多达92.5万桶,可能给该行的目标价格再增加3美元。

不过该行认为,油价也存在下行风险,需求不是无限增长的:

“我们认为92.5万桶/日可能接近石油可以从天然气中获得多少需求的上限,‘从根本上’将布油价格限制在每桶90美元左右。下行风险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亚洲炼厂正在减产或进入维修阶段会导致实物需求疲软,OPEC+在现有日增产40万桶承诺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产量的动机不大。”

上述分析都代表,华尔街主流投行现在普遍认为,“在油价多年新高之际,短期内原油牛市行情重现”。与此同时,据彭博社分析,“气不够用”了已导致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基准价格相当于190美元/桶的石油价格,是当前布油价格的一倍多。

10月1日周五,WTI 11月原油期货收涨0.85美元,涨幅1.13%,报75.88美元/桶,全周累涨2.5%,一周涨了近2美元并连涨六周。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升破79美元/桶,连涨四周,徘徊周二所创的三年高位,今年已经累涨超50%。

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OPEC+产油国联盟将在10月4日周一开会讨论产油政策,此前决定每个月都额外增产40万桶/日,到明年逐渐完全撤销疫情期间的史上最大减产规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