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高速充电焦虑,换电能解决吗?

投入过于高昂,标准难以统一。

近期新能源车充电问题再度引发热议。先是国庆期间高速公路的大客流导致新能源车主遭遇“囧途”,近日又传出由于部分地区公共充电桩被要求错峰用电,电动车充电受到一定影响。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能否跟上成为一大问题,与此同时也牵扯出了有关于电动车的补能路线之争,充电桩和换电站究竟谁才能缓解里程焦虑?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9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22.3万台,同比增加56.8%。

充电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04.4万台,其中直流(快充)充电桩42.8万台、交流(慢充)充电桩61.6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14台。

私人充电桩方面,通过联盟成员内整车企业采样约156.0万辆车的车桩相随信息,其中随车配建充电桩117.9万台。

若是与加油站数量对比来看,截至2020年我国加油站数量约11.9万座,充电桩的数量是后者的近20倍。

更重要的一个数据是车桩比,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678万辆,据此计算,国内的车桩比约3:1,若仅考虑公共充电桩的话,这一比例为6:1。

横向对比欧洲主要国家的情况,国内充电桩的绝对数量其实并不算少,问题主要在于渗透率高的一线城市安装家用充电桩受限,而公共快充充电桩数量又难以满足需求。

充电桩无法解决的问题,换电能破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