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今年实现了“逆袭”,投资者应当如何配置?

华泰证券林晓明
截至2021年10月8日,多头量化策略基金整体业绩在三年来首次优于非量化基金,投资者应该根据风险特征合理配置量化基金。

相比通常形象鲜明、立足特定主题行业或风格的主动基金,量化类基金往往有种“神秘感”,对于大众投资者而言整体接受度可能有限。

华泰证券林晓明团队对今年以来国内量化基金的表现、特点和变化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量化基金的表现整体优于非量化基金,风险调整收益突出,因此根据不同的需求,投资者可以较为精准地定位适宜的产品。

量化基金今年以来表现整体优于非量化基金,绩优基金整体规模较小

2021年以来,市场整体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在该市场环境下,量化类基金整体表现较好。截至2021年10月8日,主动型量化基金收益中位数为5.81%,指数增强型量化基金收益中位数达到6.27%,明显超过权益类基金3.30%的整体水平;在近三年以来,多头量化策略基金的整体业绩首次优于非量化基金,成功实现逆袭。

不同市值风格的宽基指数表现出分歧:上半年以来,代表大市值风格的沪深300指数出现明显颓势,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则呈现波动上行的趋势。

部分风格因子表现出现较明显的拐点:去年表现尚佳的市值因子出现大幅回撤;Beta、动量因子延续了良好表现;价值因子在年后迎来拐点,在下半年表现较为理想。

截至2021Q2,业绩靠前的量化类基金的整体规模较小,业绩靠前的量化基金规模大多在10亿元以下。

代表性量化基金风险调整收益突出,风格鲜明且稳中有变

我们选取规模较大且表现靠前的代表性量化基金为例,进行业绩分析和基Barra风格因子模型的持仓分析。

今年以来,代表性指数增强基金均对基指数有明显且较稳定的增强,均体现出更好的回撤控制水平;基金的整体暴露控制合理且风格较为稳定,同时以Alpha收益为主导。代表性主动型量化基金均呈现出高收益高波动的特征,且风险调整收益较理想;风格暴露相对更大且特征较为鲜明。

国内量化基金保持发展,宜根据市场环境与投资需求合理配置

量化基金近年来呈现较快的发行趋势,目前既存产品数量已超过350只。

从规模来看,量化基金的总规模和个体规模均相对较小,仍具备较理想的增长空间,且需要促进投资者进一步了解量化基金的特征和优势。

整体来看,量化基金具有决策客观和高分散化的特征,在个股收益分散的环境下能基于统计特征披量优选组合,而在市场风格切换时能够通过因子监控和暴露调整平稳过度;同时,部分量化基金具有明确的风险收益特征与基准Beta,可供投资者按需选择。

如何投资量化基金:波动行情下稳中求胜,根据风险特征合理配置

量化策略基于相对后验的信息,且具有高度的分散化水平,整体业绩弹性相对不及普通主动基金,其优势见于长期而非快速创造爆炸性业绩,因而对部分投资者可能缺乏吸引力。但另一方面,作为模型驱动的投资策略,相对稳定客观和量化基金的一大特点,其决策方式能够较好地避免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和情绪影响,在市场特征变换时平滑地实现过渡。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提出部分参考性观点:

1. 在个股收益水平较分散的情况下,主动策略集中选取绩优股的难度较大;而量化基金由于模型的客观性与高度分散化,在特异性风险上暴露较小,同时在统计层面上批量选取表现较好的个股,从而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2.大部分量化体系会对主流因子和风格进行监控,因而在风格可能发生转换时逐步进行调整;分散化的投资策略则相对减少了在局部因子上的风险暴露。因此在面对市场风格发生明显变化时,量化类产品的适应性会更强

3. 量化基金可作为资产配置工具,根据风险偏好特征和配置需求进行投资。典型的,对冲型产品具有风险敞口极小,收益平稳的明确特征;指数增强型产品拥有明确的基准Beta,同时兼具Alpha 收益的强化。根据不同的需求,投资者可以较为精准地定位适宜的产品。

本文作者:华泰证券林晓明团队,来源:华泰证券,原文标题:《金工专题研究:量化的逆袭》,原文有删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