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利润拐点在即

上海证券开文明
上海证券认为,技术周期和车型周期共振,比亚迪经营拐点在即。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即将在利润表上体现出来,这几年是比亚迪利润的快速释放期,公司利润将出现非线性的快速增长。

自今年5月以来,比亚迪股价开启了一轮强势上涨行情,至8月6日,比亚迪盘中一度站上317元的高位,市值一度逼近9000亿。

但自那以后,伴随着历史高位,比亚迪股价迎来一波调整,尤其是在8月27日半年报显示毛利率、净利润双双下降后。 

不过,即便在经历巨大涨幅后,花旗银行、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机构依旧十分看好比亚迪。

而今,比亚迪股价已经回升至半年报发布前的水平,对于接下来的走势,看好比亚迪的研究机构仍不在少数。

10月19日,东方财富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对比亚迪的增持评级。主要观点有:比亚迪新能源车月销再创新高,纯电插混双驱并进引领增长;DM-i超级混动平台化成本性能优势凸显;核心器件全栈自研自主可控。

上海证券也在最新报告中,预计比亚迪利润拐点在即,给予比亚迪“买入”评级:

公司是国内新能源车龙头,技术周期和车型周期共振,经营拐点在即。 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46、217 亿元,同比+44%、+139%和+49%。对应的PE分别为134、56和38倍。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其主要观点如下:

人才、技术、市场、供应链基础雄厚

人才方面,巴菲特认为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综合体;在工程师思维的导向下,公司在硬件端实现了突破创新;在软件端,则通过引入人才来补齐短板。

技术方面,1)动力电池,比亚迪是全球唯一实现动力电池完全自主配套的车企,动力电池装机量国内第二,全球第四。引领技术变革,业内首次量产刀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0%。

2)电驱动,按照装机量计算,子公司弗迪动力位居国内第二。2021年,比亚迪电驱动再次升级,业内首度推出量产八合一电驱动模块,综合效率达 89%。

3)半导体,比亚迪是极少数自供车规级半导体的车企,其中功率半导体采用IDM模式,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4)智能驾驶,比亚迪坚持自研,同时还参股芯片、算法公司华大北斗6.93%股份,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智能驾驶领域布局。

此外,对于电动汽车生产至关重要的纯电技术架构,比亚迪2021年在上海车展正式发布e3.0,革命性地实现软硬件分层解耦。

e3.0硬件上采用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软件上自研车载操作系统BYD OS,可拓展、可升级、充分开放,彻底释放智能电动化潜力,是下一代电动车的摇篮。

市场方面,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2021H1,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285万,同比增长34%。中国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最为坚定和持续投入的国家,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全球的45%以上。

而随着新能源车放量,比亚迪初步完成电动化转型。在“汉”、“秦 Plus”的带动下,21H1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超15万辆,创历史新高。从销量结构上看,新能源车占比达到62%,首次突破50%大关,其中纯电车型销量占35%,插电混动占27%。

供应链方面,从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市场化发展经历了近25年,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国内企业在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具有强竞争力。

作为一家垂直一体化的车企,比亚迪积极推进供应链开放,已经在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和整车平台3个层面实现了对外合作,外供比例正逐步增大,拥有成为新能源车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可能性。

技术周期与车型周期共振,推动销量向上

比亚迪以技术为本,兼顾纯电和插电两条技术路线,产品矩阵日趋完善。

比亚迪插混双模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2代革新发展到DM3.0,是业内首创具备前驱(P0+P3)、双擎四驱(P0+P4)、三擎四驱(P0+P3+P4)三种架构形态的插混技术,并通过引入高压BSG电机、IGBT 4.0等方式减少了馈电状况的发生、提升HEV和EV模式切换的平顺性、改善NVH和提升充电效率,用户体检得到进一步改善。代表车型有2020款唐DM等。

如今,比亚迪已经实现了轿车、SUV、MPV 3种车辆种类和燃油车、插电混动和纯电动3种技术路线的覆盖,并且各个主力车型价格带已实现了分层:

2020以来,燃油车方面,“宋”持续热销,10万元以下价格区间的基本盘稳固;

纯电动车型方面,具有超级安全、超级强度、超级续航等特点的刀片电池批量装车,其配套的首款高端轿车“汉”热销,实现了主力轿车突破20万元售价;

插电混动方面,在DM 1.0基础上传承并突破成就了超级混动DM-i,其配套的“秦PLUS”持续热销,有望带动公司插混销量触底反弹。

随着插混专用刀片电池的产能释放,秦Plus销量不断创新高,预计DM-i年底产能有望达到8万/月。未来全系车型逐步配套DM-i,插电车型销量爆发式增长,预计2021-2023年,比亚迪插电车型销量分别约28、73和85万辆。

此外,比亚迪基于e3.0技术架构打造了定位年轻化的纯电车型“海豚”,发力年轻人市场。对比同价格区间的纯电车型,“海豚”综合竞争力更强。

1)尺寸,海豚虽然身材相对娇小,不过 2700mm 的轴距突出,车内空间利用度高;

2)动力和续航,400km的续航和130KW的最大功率在竞品车型中表现中规中矩;

3)智能化配置,主动安全系统和驾驶辅助功能相对突出。

作为海洋系列的试水之作,预售16天订单已达5000。预计海豚月销4000辆左右。

未来比亚迪将有更多海洋车系上市,预计2021-2023年纯电车型销量分别约30、54和77万辆,增速分别为+175%、+80%和+43%。

盈利能力恢复在即

新能源车补贴将在2021-2023年逐年下降,在比亚迪产品结构初步完成向新能源车转型的背景下,市场担忧新能源车的盈利能力下滑拖累公司业绩表现。

但比亚迪在纯电、插混技术路线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将通过技术降本、规模效应、潜在积分价值来对冲补贴退坡的影响。

1、技术降本

比亚迪最新的e 3.0平台配套刀片电池,并将核心零部件进一步集成化、标准化,也更加高效。预计基于e3.0打造的海豚400km续航版本可节约1万元左右的物料成本。

增效:

1)全新一代SiC电控,功率密度提升近 30%,实现电控最高效率达99.7%;

2)电驱动系统为8合1模块,集成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高低压直流转换器、车载充电器、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器,综合效率超 89%;

3)标配宽温域高效热泵技术,低温续航里程提升10%。

DM-i车型物料成本进一步向燃油车靠齐,预计成本仅增加 0.5-2.1万元左右。

降本:

1)发动机,秦家族新能源(1.5T发动机)、宋家族(1.5T发动机)和唐家族(2.0T发动机)将分别配套骁云插混专用1.5L、1.5T发动机,预计成本减少约0.5万元左右;

2)变速箱,单档减速器的设计将节省成本约0.8万元;

3)电池,刀片LFP电池替代三元电池,成本大幅下降,预计比燃油车多出0.5-1.4万元;

4)其他方面,线束等零部件合计比燃油车多 0.6-0.8万元。

2、规模效应

多年以来,为保障产能规模和车型的迭代更新,比亚迪资本性支出保持高强度,折旧和摊销逐年增长,而自2010年后由于汽车销量增长势头的停滞,产能和销量错位导致单车折旧攀升。

数据显示,2020年,乘用车产能利用率约72%,产销率约91%,单车折旧高达1.74万元。21H1乘用车销量同比+56%,单车折旧摊销下降到1.26万元。

而受强技术和车型周期的带动,公司汽车销量有望突破困局,今明两年开启爆发式增长。在中性情形下,预计2021、2022和2023年比亚迪单车折旧摊销将降到0.94、0.55和0.46万元,同比分别降低0.9、0.4和0.1万元。

3、潜在另类补贴:新能源正积分

比亚迪可交易新能源积分规模位居国内第二。2020 年,比亚迪油耗正积分约95万(包括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和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位列国内第一。同时,新能源积分约75万,仅次于特斯拉,位列国内第二。

随着新能源正积分交易价格回暖,预计在中性情形下,公司纯电和插混的单车新能源正积分价值将分别达到0.6、0.32万元。

综上,行业虽然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退坡挑战,但比亚迪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技术进步、规模效应实现单车成本下降,能有效对冲补贴退坡;长期看,新能源正积分收益也将为公司贡献利润。

此外,根据中性假设,预计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导致纯电和插电的单车成本上升 0.57、0.4 万元左右。可通过技术降本、规模效应对冲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录自上海证券研报《比亚迪利润拐点在即》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