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改编从来不易,巨作《沙丘》接受大考

36氪
10月22日,《沙丘》上映,这部成本高达1.65亿美元的电影,终于要接受普罗大众与全球市场的审视。

在美国殿堂级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所著的科幻小说《沙丘》(Dune)中,有这样一段名言,“我绝不能害怕。恐惧会扼杀思维能力,是潜伏的死神,会彻底毁灭一个人。我要容忍它,让它掠过我的心头,穿越我的身心。当这一切过去之后,我将睁开心灵深处的眼睛,审视它的轨迹。恐惧如风,风过无痕,惟有我依然屹立。”这一幕也出现在了即将上映的同名改编科幻大片的预告里。

在1965年首次出版的56年后,根据赫伯特的《沙丘》改编的电影将于10月22日在影院和HBO Max同步上映,但这部成本高达1.65亿美元的电影,只会覆盖第一部小说的前半部分,续集悬而未决。

“我现在的处境非常尴尬”,威尼斯电影节首映过后,《沙丘》导演维伦纽夫在电影节的媒体对话中谈论电影的情况,“我只拍了一部电影的一半。这是一种疯狂的做事方式……这就像画了一半的画,或听了一半的交响乐,然后说,等等,各位,我们两年后还会继续……但这些电影的制作成本非常高,同意先拍摄第一部分是一个赌博。”

电影第一部的结尾将在原著小说情节的中途结束,但愿票房表现足以证明开拍第二部的合理性。

从科幻小说到好莱坞

赫伯特曾说过,起初,他本来只是要为一本杂志写一篇关于俄勒冈州佛罗伦萨市沙丘的文章。但他逐渐在研究沙丘、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走火入魔”,这篇文章后来虽然并未完成,但这些也成为了他创作《沙丘》的契机。

《沙丘》故事背景设置在遥远的未来,讲述了15岁的保罗·阿特里德斯的皇室家族定居在陌生的沙星球阿拉基斯,为了争夺香料药物Melange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阿拉基斯是宇宙中唯一能够生产香料"Melange"的行星,这种香料能延长使用者的意识和寿命,也是能使人上瘾的麻醉剂。

《沙丘》融合了政治、宗教、生态学、技术以及复杂的阴谋、社会结构与哲学思考,深入思考了人类的生存与进化问题,并建立了完整的术语表、引文和历史资料库,足以完成最富有想象力的世界构建。

1965年,《沙丘》一经发行,就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之一,“《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之于奇幻文学”,“除了《指环王》,我不知道有什么能与它相提并论”,并多次成为科学幻想类别的畅销书,在世界各地售出了千万册,还拿下了两项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奖——星云奖和雨果奖。

《沙丘》以预言、先知以及穿越未知的旅程这些传统的神话主题为主角,关于家庭、权力、生态与宗教的叙事穿插其中,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一个神话般的成长历程中,但它的命题其实是背叛:你的英雄并非你所期待的。

而这些吸引好莱坞着迷的元素,以及书中大量的关于哲学、宗教等形而上学的描写、大段的意识流描写,正是一度阻碍它被搬上大银幕的原因。

失败和成功的《沙丘》

早在1974年到1977年,超现实主义名导亚利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就曾试图将这本书改编为电影。他根据自己的想象改写了故事,在剧本里做出许多新的设定,预算一度达到1500万美元,远超投资方法国财团给出的950万美元。直到1977年,资金还有500万美元的缺口,佐杜洛夫斯基前往好莱坞试图获得资助但无果,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

1984年,导演大卫·林奇拍摄的《沙丘》上映,制作成本高达5000万美元,是环球影业当时手笔最大的一部科幻电影,上映后却饱受批评,票房惨败,仅有3700万美元,回本都不够。

林奇本人对自己的作品也并不满意。去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当年的《沙丘》拍得太失败了,甚至是挥之不去的痛,因为自己没有最终的剪辑权,当年最终版的《沙丘》并没有拍成想要的样子。尽管也有一些部分是他所喜欢的,但整体上,《沙丘》对林奇而言,仍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品。

此后,《沙丘》的影视化改编陷入停滞。直到2000年,《沙丘》改编迷你电视剧《沙丘魔堡》在美国Syfy科幻频道播出,共分为3集,每集90分钟左右。2003年推出的续作《沙丘之子》电视剧推出后,还提名了三项艾美奖,并拿下了“最佳视觉效果奖”。迷你剧减少了神秘元素,更偏向动作剧情,一度是Syfy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这两部电视剧也曾被称为是《沙丘》改编影视作品的最佳版本。

再到2008年,派拉蒙宣布将要重启电影《沙丘》项目,但在导演人选上几经周折无果, 项目停滞不前。2013年,派拉蒙宣布放弃《沙丘》电影改编计划。再接下来,2016年,《沙丘》影视改编权到了传奇影业手里,他们找到了曾被奥斯卡提名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在维伦纽瓦结束了《银翼杀手2049》的拍摄后,即启动《沙丘》的拍摄,前者汇聚的团队也随之转向《沙丘》。为了让电影真实呈现小说里的场景,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星球阿拉基斯上的光、风和声音,维伦纽瓦选择在约旦著名的瓦迪鲁姆和阿布扎比的深沙丘进行实景拍摄。

小说起初吸引到的维伦纽瓦正是人类与沙漠和环境的关系。“弗雷曼一家设计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能够在沙漠条件下生存的技术。弗兰克·赫伯特对大自然和植物非常着迷,他的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意味着一切。赫伯特对生态系统及其逻辑的描述,以及其中的复杂性和美感,都有其精确性和诗意。对我来说,《沙丘》是一种对生态系统和生命的致敬,当时它深深地打动了我。”

可喜的是,在目前的片段试映、全片点映以及电影节首映上,《沙丘》收获了一片好评。如今面向大众在即,维伦纽瓦说,团队把所有的激情都给了这部电影,“如果成功了,当然还会有第二部。”

在与连线杂志的对话中,维伦纽瓦曾说,第一部电影实际上讲述的是关于一个男孩失去了对世界的幻想的故事。一开始,他只是一个受伤的男孩,被送到一个残酷的新星球,他试图理解在新世界,发生在他的家人与人民身上的事,以及政治是如何腐败的事。

“我们将跟随他踏上这段旅程,重要的是要确保我们讲述的是人类的旅程,而不是超级英雄的旅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但如果有续集,观众将看到这个男孩展现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全部潜力”。

科幻改编之困

与《沙丘》的电影开发历程类似,国内科幻IP《三体》的电影改编虽然从2010年才传出消息,却也几经波折,且始终被寄予厚望。

先是从当初小说还未火之时,影视改编权被刘慈欣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业内不知名人士张番番和宋春雨夫妇,到游族网络斥资1.2亿元收购张番番夫妇的公司“百星社”,解决版权问题,成立运营团队“三体宇宙”,展开游戏的开发、发行、改编以及衍生品开发,再到“三体宇宙”和游族集团与Netflix宣布将联合开发制作《三体》英文系列剧集……《三体》的影视化改编看起来才走向正轨。但当中早已充斥着人性的复杂与阴暗,这尤其体现在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遭投毒去世一事上。

今年8月,Netflix公布剧版《三体》的首位导演人选为曾国祥,他将执导《三体》第一集内容,为全剧奠定基调,并将担任该剧的联合监制。曾国祥此前曾执导《少年的你》,该片入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但原著备受“融梗”争议;而剧版的另两位主创大卫·贝尼奥夫和D.B.Weiss则因制造了《权力的游戏》的烂尾遭到质疑。

对于Netflix改编,国内观众似乎并不太乐观,毕竟《三体》中有大量语言与情景的理解需要对中国国情有足够深度的了解才能实现。

而刘慈欣早前在回答三体为何不能交给好莱坞拍摄的问题时曾说过,好莱坞的科幻片背景、故事都可以很复杂、很曲折,但主题不能复杂,必须黑白分明,《三体》把这个最根本的一条原则给违反了,很难一句话说清楚,而且好莱坞电影的主流价值观必须符合大众的主流价值观,而这点《三体》也违反了,尤其是《三体》中人类文明自我毁灭式的救赎方式。

《三体》与《沙丘》都在书中构建了庞大的世界观体系,呈现了复杂幽深的人性,文字能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而电影实际呈现的画面相对于此是有限的。从小说到电影,文字语言转换为镜头语言的过程中,想象空间势必折损,这也是科幻小说影视化改编广泛面临的的难度之一。

而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的《2001太空漫游》,虽然也有说法称电影是由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而来,但事实上,剧本是由库布里克和克拉克原创,只是电影中部分情节来自亚瑟·克拉克小说而已。相比小说改编,原创剧本则有着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10月22日,《沙丘》上映,这部成本高达1.65亿美元的电影,终于要接受普罗大众与全球市场的审视。

本文来源:36氪,作者连然,原标题:《科幻改编从来不易,巨作《沙丘》接受大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