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五年,“外资模范”回归A股!波段操作白马股,曾与高瓴“交接”

郑孝杰
耶鲁捐赠基金身影

阔别整整五年,一家外资传奇机构“回归”A股。

资事堂发现,格力电器的三季度股东榜上出现了“YALE UNIVERSITY”的身影,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QFII)账户。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模式,被诸多机构投资者推崇和效仿,甚至高瓴的创始人张磊最早也是在耶鲁基金会里开启投资生涯的

虽然这家买方机构声名远扬,但上一次出现在A股上市公司股东行列,要追溯至2016年三季度。

巧合的是,五年前的那次“亮相”也是身居格力电器流通股东名单,高瓴资本旗下基金亦“如影随形”。

这家外资账户重回视野,背后有哪些故事?

耶鲁捐赠基金是谁?

全球机构投资者版图中,一直有一个“耶鲁模式”,这个模式的创立机构就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以及它的一代传奇投资总监大卫·斯文森

耶鲁捐赠基金最知名的是坚持多元化配置。

具体来说,传统的机构投资者的组合就是股票债券,按照一定风险偏好进行比例配置。但耶鲁模式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永续性质,积极投身各种另类资产的长期投资。

这些另类资产包括非上市或低流动性的房产基金、私募股权、自然资源基金等非传统资产。

此外,耶鲁捐赠基金会认为,机构投资者应在资产配置上尽量分散风险,除了发达国家的股票和债券外,它们特别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海外权益资产比重。

截至2021年财年,耶鲁捐赠基金规模达到4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707亿元规模。

数据显示,过去10年耶鲁捐赠基金平均年化收益12.4%。过去20年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为11.3%,远超于同类大学高校捐赠基金。

2006年“进入”中国

耶鲁捐赠基金进入中国市场始于2006年,这一年,该基金获批中国的QFII资格。耶鲁捐赠基金也是早期的QFII机构之一。

这家捐赠基金与中国市场的“连接点”是高瓴创始人张磊。

据悉,2005年高瓴创立时,张磊拿到了耶鲁捐赠基金2000万美元受托权,投资中国新兴公司,投资范围可以横跨天使、VC、PE和二级股票市场。

另有市场消息,高瓴资本受托管理耶鲁捐赠基金QFII账户。

五年来首次亮相

格力电器最新披露的三季报中,耶鲁捐赠基金成为新进的十大流通股东,位列第十位,持有1701万股,持股市值达到6.59亿元。同一时间,四位大股东减持比例明显,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珠海格力集团、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另一家中东外资——阿布达比投资局。

实际上,格力电器的筹码在过去一个季度获得“释放”。

据WIND数据,三季度末格力电器股东户数创历史新高,达到88.8万户,比二季度末增加了17万户。

对比发现,三季度末前十大股东持股集中度为46.10%,是2018年一季度末以来的最低值。

仅看今年二季度末,格力电器第十大流通股东的持股数为2624万股,而三季度末这个位置的股东(耶鲁捐赠基金)持股数降至1701万股。

随着大股东纷纷“释放”筹码,给了耶鲁捐赠基金“露脸”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赫赫有名的基金,上一次出现在A股大股东名单中,也是位列格力电器十大流通股东,追溯至2016年三季度末,当时持股量高达4981万股。

从五年前近5000万股持仓,到如今1701万股持仓,耶鲁捐赠基金在此期间如何操作的,限于披露信息有限无从知晓。

更为重要的是,整整五年时间里,该基金也未出现于其他A股公司大股东名单中。

超过十年的“波段操作”

资事堂梳理发现,格力电器可谓耶鲁捐赠基金的“心水股”。

早在2008年一季度末,耶鲁捐赠基金首次进入格力十大股东名单,位列第九位,当时持股量984万股,折合市值约4.4亿元。到了当年年底,持股量增至2859万股,升至第三大股东。

这家大学基金对格力有着“波段操作”。

第一段重仓结束于2009年四季度,持股量依然在2000万股左右,但2010年一季报时消失在股东名单;

2012年一季度末“回归”,以5281万股持股量位列第三大股东,之后增持至6382万股,保持到2015年一季度末;

2015年二季度,持股量减半,降至3158万股,但仅过了一个季度,再次回升至5720万股,之后小幅减仓,并停留在十大流通股东行列至2016年三季度末,持股量降至4981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有一家大型买方首次“进攻”格力,即“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国基金”。

复盘发现,2016年一季度,耶鲁捐赠基金开始减持格力之际,高瓴资本第一次进入格力的十大股东行列,并在2016年四季度进行增持。

就在高瓴增持之际,耶鲁捐赠基金开始消失于格力大股东行列,直至五年后再次复出。

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进入资管读者群内交流,加小编芝士糖好友入群(微信号:cpt20180918)。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