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破万背后:小鹏汽车如何站稳“小理蔚”?

好看商业
小鹏汽车交付量逆袭背后,与其主打的“智能”产品定位,线下网点的扩张、充电网络的完善和制造工厂的投资布局等都密不可分。

从10月交付量看,曾经的“蔚小理”暂时变成了“小理蔚”。今年1-10月,三家新造车公司累计交付量都迅速增长,其中小鹏汽车月交付量实现逆袭,升至造车新势力第一。

三家造车新势力进入长跑阶段,交付量成为衡量他们奔跑速度的一把尺子。

11月1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三家先后公布了2021年10月的成绩单。

相比之下,10月份小鹏汽车交付量最高,达10,138台,同比增长233%,这也是其连续第二个月交付破一万台。截至今年10月底,小鹏汽车的历史累计交付量突破十万台。

理想汽车10月交付量位居三家造车新势力第二,共交付7649辆理想ONE,同比增长107.2%。自交付以来,理想ONE已累计交付96,516辆。

蔚来10月份共交3,667台,无论环比今年9月的10628台还是同比去年10月的5055台,都呈现明显下滑。

不过,蔚来在11月1日公告称,由于生产线的改造升级需要停线,导致10月份的生产计划受到了影响,部分计划于10月交付的车辆订单将晚于原计划交付。

从10月交付量看,曾经的“蔚小理”暂时变成了“小理蔚”。如果将今年1-10月各家的交付量同比去年的表现,三家造车新势力格局已经悄然出现一些新变化。

从“蔚小理”到“小理蔚”

今年1-10月,小鹏、理想、蔚来的累计交付量分别为66542台、62919和70062台。相比去年,他们都有了明显提升,不过2021年三家公司各自的总交付量要突破十万台仍有挑战。

具体来看今年1-10月各家的交付量趋势,相比而言,蔚来上下波动较大,理想次之,小鹏汽车是三家公司中增长最稳的一家。

尤其是今年春节淡季之后,小鹏的月交付量几乎是一路上扬。10月份,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为10,138台,在三家公司中居首。小鹏是造车新势力中首家月交付过万的公司,目前也是唯一一家连续2个月交付破万的公司。

今年前10个月,小鹏汽车已累计交付66,542台,是去年同期的近4倍。相比2020年,小鹏汽车今年在交付量上表现最为抢眼,可以说实现了质的飞跃。

2020年1-12月,小鹏汽车的月交量几乎一直是三家造车新势力中最少的。但从去年下半年起,小鹏的交付量开始发力。去年7月,他们共交付2451台,环比大增168%,此后每月交付量渐次突破3000、4000和5000台级别。

到2021年1月,小鹏汽车月交付量首次超过理想,达到6015台;10月份,他们又首次超过蔚来,目前已经暂时从“蔚小理”变成“小理蔚”。

所以,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从去年至今,小鹏汽车的月交付量增速相比其它几家都表现的更加稳健。

这背后,不仅得益于其既有产品,也是其应对全球供应链挑战的能力带来的结果。

小鹏汽车目前拥有三款定位完全不同的车型——智能轿跑P7、电动智能SUV G3i和智能家轿P5,分别覆盖三个不同细分市场,销售价格区间覆盖15-40万元。

这样的产品格局助力小鹏汽车在市场上收获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小鹏P7是小鹏汽车推出的首款智能轿跑,零售价区间介于20-40万元,也一直是小鹏汽车的销量顶梁柱。

今年10月份,小鹏P7共交付6,044台,同比增长187%。1-10月,P7的累计交付量超过56000台,在小鹏汽车同期累计交付量中占比约6成。

今年7月,小鹏P7共交付6054台。何小鹏称,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奥迪 A4。跟小鹏P7直接对标的特斯拉国产Model 3今年7月在国内的销量也只有6477辆。

G3是小鹏汽车销量第二大的车型。G3的中期改款车型G3i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4.98-18.58万元。

自今年9月启动规模交付以来,G3i销量也一路走高。10月份,G3i共交付3657辆,在小鹏汽车同期总交付量中占比超36%。创下此款车型自2018年面市以来最高月交付量。

P5是小鹏汽车于今年9月推出的第三款量产车型,10月份已交付437台。小鹏汽车称,目前P5在手订单充裕。

不过有消息称,后续预订小鹏P5的用户将面临更长的交付周期,可窥见后续供应链带来的挑战会日益严重。

小鹏汽车交付量逆袭背后,与其主打的“智能”产品定位,线下网点的扩张、充电网络的完善和制造工厂的投资布局等都密不可分。

“智能”是小鹏主打的标签。截至今年Q2 ,小鹏交付的 P7 中有97% 都配备了 XP2.5 以上的辅助驾驶系统;小鹏车主使用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里程已达145万公里,NGP月均使用率达到65%。

三家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最早自建工厂。位于广东肇庆的工厂是小鹏目前唯一正在运营的生产制造基地,目前产能10万辆。在这里,小鹏不仅创造了单车型(P7)最快破10000的成绩,也实现了第10万辆整车的下线。

2021年,小鹏汽车继续通过线下销售和服务网络的扩张覆盖更多用户。到2021年6月30日,其已经布局200间门店和64个服务中心,覆盖74个城市。

同时,为进一步降低用户用车门槛,解决补能痛点,小鹏汽车在2021年持续加速布局城市通勤、高速出行等场景下的超充网络。

截至今年9月底,小鹏汽车已在全国铺开439座小鹏品牌超充站,覆盖121个城市。

同时,他们还采用优选第三方场站的模式,在全国221个城市,共铺开1648座优质免费充电站,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

下步增长靠什么?

随着理想汽车10月底第10万辆整车下线,小鹏、理想、蔚来三家新造车公司都已迈入“10万台”俱乐部。

对他们来说,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实现销量和营收的持续放量?

从一些公开动作和信息看,推出更多车型,强化产品的“科技”属性,扩张销售、服务网络和充电网点,推进国际化都将成为造车新势力一致的选择。

在今年Q2财报后的电话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放出“狠话”——比如今年Q4,小鹏单月交付量有望触及1.5万辆峰值。

东吴证券认为,小鹏P7、G3和P5三款不同车型产能的不断攀升,小鹏汽车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有望在市场上持续放量。

而从2023年开始,小鹏汽车将每年推出 2-3 款新车型,新车价格“逐步突破到 40 万元甚至 50 万元区间”,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产品方面,随着XPILOT 自动驾驶系统不断升级,2022年推出第四款新车时将会搭载更先进的XPILOT 4.0。

除了汽车硬件的销售,软件收入也在为小鹏汽车打开增收的想象空间。据小鹏汽车公布的财报,其在2021年Q1确认的软件收入为3000万元,到了Q2这个数字上升为5000万元。

小鹏公司未来的增长也不只想依托于智能汽车。按照何小鹏的规划,小鹏汽车先从制造进入,在更远的未来要“把时间、空间和数据的壁垒做起来”,最终由制造厂商变成出行运营服务提供商。

今年9月,小鹏发布全球首款可骑乘智能机器马;10月24日,在小鹏汽车的科技日上,何小鹏又宣布了小鹏飞行汽车的进展和目标——2024年实现量产,价格控制在100万元以内。

飞行汽车被视为下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虽然短期内仍难起量,它至少为小鹏汽车覆盖50-100万元的高端市场提供了一条路径。

除了销售、服务、充电网络的持续扩张,多地制造工厂的建设和国际化都是小鹏汽车实现下步增长的“筹码”。

今年8月,小鹏汽车肇庆二期项目动工,计划于2022年完工,未来肇庆基地的整车设计年产能将从10万辆提升至20万辆。今年7月,小鹏第三座工厂在武汉启动,规划年产能10万辆。

按照目前的规划,3座自建工厂扩产全部完成后,小鹏汽车的年产能有望达到40万辆,可为小鹏汽车的顺利交付提供保障。

去年底,小鹏汽车首批向挪威市场出口的100辆G3智能纯电SUV已向挪威28个城镇的用户交付。今年2月,209台第二批出口挪威的智能SUV小鹏 G3又从广州新沙港启航,运往欧洲。

何小鹏称,他们立志成为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上的“全球性领跑者”。

持续强化“智能”标签

新造车公司都越来越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加大“科技”的投入和品牌塑造。小鹏汽车从创立起,对研发的投入决心巨大。

“智能”正在成为小鹏汽车不断强化的标签和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他们从品牌气质上努力区别于蔚来和理想的差异化所在。

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小鹏汽车自主研发了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语音车载操作系统,以及包括动力系统和电子电气架构在内的核心车辆系统。

持续大手笔的研发投入是小鹏汽车塑造“智能”竞争力的代价。2018-2020年,小鹏汽车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分别为10.5亿元、20.7亿元,17.26亿元。

相应的,小鹏的研发团队人力占比也高居不下。其在美股IPO前,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鹏汽车共有 3676 名员工,其中约有 43%的员工为研发人员,他们中分别有66%、17% 和 17% 的人致力于汽车设计和工程,自动驾驶和智能操作系统。

到今年第二季度末,小鹏汽车的研发人员已经超3000人。何小鹏称,研发团队在今年底将超4500人。在即将新增的人员中,其中大部分将负责自动驾驶软硬件、大数据和地图研发人员;而自动驾驶软硬件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团队总人数会超过1500人。

随着小鹏汽车进一步加大在自动驾驶方面投入,中信证券在报告中认为,自动辅助驾驶的软件、算法全栈自研能力将成为小鹏汽车的长期核心优势。

不过,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短期内仍将是拖累小鹏汽车盈利的主因。

虽然销售收入与毛利率都在快速拉升,但小鹏汽车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今年Q2,归属于小鹏汽车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1.946亿元,同比增加4.7%。

本文作者:周一围,文章来源:好看商业,原文标题:《连续破万背后:小鹏汽车如何站稳“小理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