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北京秋风已起,冬雪将临,但一个王牌基金经理却在这个时刻猝然告别。
11月2日午后,华夏基金发布特别公告,该公司高管、基金经理蔡向阳,已于11月1日不幸逝世,享年41岁。
蔡向阳是近年华夏基金少有的主动型知名基金经理,在离世前他名下的公募基金规模超过470亿(wind数据统计),他同时任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投委会成员、基金经理,这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和在公司的重要位置。
但令人痛心的是,这一切的成绩戛然而止在2021年深秋。
行业研究员出身
蔡向阳是华夏基金的第二代研究员和第三代基金经理。
以代际划分,华夏基金的第一批基金经理是王亚伟等人。第二代则以巩怀志、程海泳等最为知名。
蔡向阳是在前两批王牌基金经理集中离任后,独立成长起来的基金经理,格外不易。
蔡向阳是中国农业大学的金融学硕士,早年曾任职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职务,2007年10月,他加盟华夏基金。
当时的华夏基金,处于主动权益投资的鼎盛时期,蔡向阳在其时出任农业等领域的行业研究员,独当一面。
蔡向阳同时代的华夏基金行业研究员,如今多数已经成长为行业的一线基金经理。包括现仍在华夏基金的林晶、孙轶佳、陈伟彦等人,亦有中欧基金的王牌基金经理周应波等。
曾“临危受命”
蔡向阳于2014年5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他最早接手的是华夏回报、华夏回报二号基金。此后一路管理了华夏稳盛、华夏常阳等多只基金和产品的投资管理工作。
2014年是华夏基金投研上的困难时期,在此之前一大批明星基金经理先后离职,年轻人仓促上马。
2014年初,长期管理华夏回报系列的明星基金经理胡建平离职,王海雄率一众年轻人接任,次年初王海雄也离任,留下一批年轻人自己琢磨。
蔡向阳可能是其中较早琢磨出投资门道的。2017年后,他管理的华夏回报系列基金缩减基金经理名单,业绩也随之起飞,2018年后他独立管理的华夏稳盛基金也探低回升,大幅上涨。此后,他的几个产品都有不错的表现。
被称“拼命三郎”
公募基金经理是个非常累人的职业,蔡向阳又被誉为“拼命三郎”,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蔡向阳在一些公开场合曾经披露,他为了调研某一家重点公司,曾经与不下100位人士做过深入调研。他的一些调研甚至安排到凌晨一点,辛苦程度令人慨叹。
2020年后,蔡向阳逐渐成为华夏基金主动基金经理的“当家一哥”,各项事务更加繁杂。
从2020年一季度到2021年2季度,蔡向阳一共募集了5只新产品,最新管理规模超过470亿,这样的成绩显然都需要基金经理极为勤奋的工作。
最后一份季报强调“自下而上”
蔡向阳的投资风格总体上,可以用长期投资高质量投资个股来概括。他早期喜好壁垒型投资标的,后期跟中优质互联网型的公司。
日前刚刚披露的基金季报,也成为了蔡向阳的“封笔之作”。
在华夏常阳三年定开3季报中,基金经理蔡向阳表示组合管理方面,基金针对宏观环境及行业个股经营情况进行了持仓结构的调整:降低了组合整体的估值水平,持仓相对更加分散,增持了新能源制造和运营环节,在消费行业内部进行了结构优化,减持了部分白酒、互联网、增持了免税、啤酒及一些成长性较好的食品加工企业。
蔡向阳还谈到,长期看,基金坚持“自下而上”选择ROE高、壁垒高、增长持续性强的个股,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消费、医药、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以期通过长期持股分享这些优秀公司的持续成长。
身心健康值得关心
蔡向阳的离世,也让基金经理的身心健康这个话题,引发更多关注。
公募基金经理这个群体虽然是标准的“金领”职位,但这个群体所承受的业绩压力和筛选淘汰非常之严酷。这亦为基金经理的健康状况带来更多考验。
近年来,基金业的从业人员和高管,常有英年早逝的情况发生,令人痛心亦引人深思。
这其中就包括2020年4月,中海基金常务副总经理宋宇不幸去世;2020年2月,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吴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家中离世,享年仅38岁;2018年11月,长信基金一位地产研究员在家中突然离世,年仅37岁;2018年4月,银华基金投资经理张林昌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时年37岁;2018年3月,中邮基金时任总经理周克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45岁......
希望这样的案例不再有,希望这些警钟可以引起更多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