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韧性的苹果供应链,也扛不住缺芯潮了

财经十一人
两个看起来矛盾的景象正在同时上演:一边是苹果供货告急,销量受限;另一边是一些厂商过量囤货,不得不大甩卖。

苹果正面对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缺货危机。

自9月发售以来,因供应链紧张和需求旺盛,iPhone13系列就创下了苹果从下单到发货的最长等待期,等待时间在2周-4周不等。为了减少等待期,加快最新款手机生产,据媒体报道,苹果将大量原计划用于生产iPad及老款iPhone的零部件调往iPhone13系列,iPad产能因此下降了50%。

一位苹果供应链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每年9月新机开售的数周后,产能往往会有一轮大的爬坡期,但对比iPhone12系列,iPhone13系列的销量表现明显增长受阻。

以最紧俏的iPhone13 pro及pro max为例,开售第四周较开售第一周的销量分别仅增长了4%和18%,而iPhone12系列同款机型当时的增幅都在26%以上。

最新发布的第四财季数据显示,苹果当季实现营收8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205.5亿美元,同比增长62%。不过,这个数据并没有达到华尔街此前851亿美元的预期。板子被打在供应链受限这个问题上。

在2021财年四季度电话会上,苹果CEO库克证实了这个说法,受供应链影响,苹果损失的收入超过60亿美元。这一方面是由于业内普遍的缺芯潮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疫情对东南亚制造业的影响。不过,库克也强调,今年10月以来,这个问题正在恢复中。

苹果鏖战全球手机市场多年,稳踞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核心能力在于突出的供应链管理,库克本人也是公认的供应链管理高手。这一轮全球缺芯危机,重灾区是汽车芯片等领域,对于手机芯片来说其实还好,就算其它手机厂商处于缺芯麻烦,外界普遍认为苹果具有更强的韧性。但现在,苹果也无法独善其身了。

《财经》记者就此事问询苹果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暂无回应。

01 缺的不是核心芯片

全球缺芯风暴对苹果的影响可以从数据上看出。第三方研究机构Canalys报告显示,2021年三季度,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越小米,重回第二,但出货量仅约3.3亿台,同比下滑了6%。

据媒体报道,苹果原计划今年生产9000万台新iPhone,但目前可能将生产目标削减多达1000万部。

苹果官网则显示,iPhone 13的Pro和Pro Max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苹果门店全线缺货,等待时长在4周-5周,而iPhone 13和mini则基本都有现货。第三方研究机构GfK数据显示,iPhone13的Pro和Pro Max系列在中国区的平均等待时间均为39天,而过去iPhone 12系列的对应机型的等待期最长不过26天。

一位北京苹果经销商告诉《财经》记者,苏宁、国美、沃尔玛等大型连锁门店基本也都没有现货,购买Pro和Pro Max要加价200元-400元不等,而iPhone 13和mini已跌破发售价。

外界以为苹果缺货的主要原因是新发布的A15仿生芯片,但多位受访者对《财经》记者否认了这一看法。由于A15芯片属于5nm先进制程,与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相比并不存在严重缺货问题。此次A15芯片由台积电直供,产能有所保障,不见得是最严重的挑战。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黄郁琁告诉《财经》记者,目前影响到苹果手机交付的原材料包含PMIC(电源管理芯片)、无线充电芯片、摄像头模组等。一位台积电人士也向《财经》记者印证,包括苹果在内高端旗舰的手机芯片基本不缺,缺货的芯片很可能在iPhone 13系列新添加的无线充电等领域。

在多个零部件中,摄像头模组是此次缺货的焦点。此前夏普为iPhone13系列摄像头模组的主要供应商,今年7月在越南进入疫情高峰期后,夏普位于胡志明市的工厂被迫停工。黄郁琁强调,该模块是为iPhone 13系列所开发设计的新品,因此没有库存支援。

除了疫情因素,前述苹果供应链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iPhone13系列前置摄像头的“刘海”变小后,也对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影响到了产能。

此外,渠道内囤积货品、抬高价格也加剧了苹果的缺货潮。前述苹果经销商透露,现在的苹果与此前华为的情况相似,渠道内有货,但都需要加价购买。《财经》记者了解到,一些大型连锁手机店的相关负责人反而更加愿意加价倒卖——与其把货物卖给消费者,承包一揽子售后,不如加价卖给其他渠道更简单。

02 比预期更严重

第三方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在今年10月中旬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半导体短缺问题对三星、OPPO、小米均已造成影响,而“苹果似乎是最有韧性的”。但此次苹果暴露出的缺货问题,却超出了行业的预计水平,这意味着全球供应链比外界的预期更加脆弱。

Canalys资深分析师Jason Low告诉《财经》记者,此次苹果缺货现象比其他手机厂商都要突出,原因是相对而言iPhone机型不多,但出货量都比较大,此外iPhone所使用的芯片及零部件都相对特殊。

其他主流手机厂商的情况也不容乐观。Counterpoint指出,此前智能手机行业之所以还能实现增长,是因为手机厂商提前储备了一定的元器件。但时至今日,尽管代工厂已经满负荷运转了数个季度,短缺情况仍在持续,手机厂商仅能获得其订单数量需求的70%-80%的零部件。随着元器件库存消耗殆尽,问题将更加严峻。

种种原因叠加,造成了苹果史上最大的缺货潮。尽管苹果紧急调整产能配置给其他供应商,但仍因为时间差异、产品热销等问题,在供应上显得紧缺。

库克在四财季电话会中表示,目前苹果已在与合作伙伴稳定供应、确定需求量、加快生产和运输的周期,并加大了在芯片领域的投资。

据《财经》记者了解,苹果的恢复产能计划已在加速进行中。在胡志明市工厂停工后,LG InnoTek获得了大量订单,约占iPhone13系列摄像头模组总产量的七成。10月底,LG InnoTek还表示,应客户需求,今年在光学解决方案上的支出将从5478亿韩元增至到8355亿韩元,以扩大产能。

前述苹果供应链人士称,此次紧缺有可能加快闻泰科技和立讯精密旗下的高伟电子导入苹果摄像头模组的供应链。今年5月,闻泰科技从欧菲光处收购了为苹果生产摄像头模组的工厂,成为“果链”预备队员。11月2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已与境外特定客户确定了量产计划,正积极筹备量产工作。

商业战略专家周掌柜对《财经》记者说,这次消费电子的供应链问题折射出的大课题,是之前的全球化协作分工是“全球”布局的,未来从安全性角度大概率将开始围绕“需求中心”布局,北美、欧洲和中国都会投入区域的半导体闭环产业链,产能的分布可能会出现调整。

GfK的观点是,2021年四季度苹果的情况其实在缓和。达到需求与供应的平衡,当季销量环比将增长62%,同比增长7%至历史最高水平。

03 饿死的饿死,撑死的撑死

苹果供货紧缺之时,一些手机厂商却面临着货物积压的压力。这是全球芯片危机下智能手机产业的一体两面:热门机型缺货、断货,滞销机型的负担也越发沉重。

Counterpoint已将预测的全球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由14.5亿部下修至14.1亿部,增长率由9%调整为6%。中国的市场也在萎缩:信通院数据显示,今年8月和9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下滑了9.7%和8.1%,仅有2430万和2144万部。

“年初我判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在3.3亿-3.4亿台左右,今年做下来应该是在3.1亿台左右。”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在接受《财经》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用户换机周期越来越长,如果没有出现新的刺激,总量还将继续下滑,这个方向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用户的消费、换机意愿大不如前。前述苹果经销商最大的感触是,人们买消费类电子产品时更谨慎、更理性了,“以前三四百一个的iPad保护壳,每天都能卖好几个,现在(顾客)都得想一想。”

缺芯潮之下,各家厂商不得不备货。但换机周期在拉长,需求也不如前些年强劲,如果备货量超出需求量过多,这种失衡也将为消费电子的产能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全球面板研究机构DSCC中国区营运总监Rita Li对《财经》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囤货、抢料依然会是各家手机厂商的主旋律,尤其在中高端面板领域。这种狂热的备货潮可能要到年底才能回落。

抢高端已是各家手机厂商的最重要的战略之一。“行业里产品的销量在下滑,但平均单价在上涨,用户依然有很高的产品升级、消费升级的意愿。”卢伟冰说。今年以来,OPPO、vivo、小米、荣耀都加入了战局中,为冲刺高端都备下了量级不小的货品。

但一些厂商错误地预判了高端战略的进度。第三方研究机构GfK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5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中,苹果占比过半,三星占比20%,其他国产手机厂商的市占率只在5%左右。中国市场的情况也与全球相似,华为衰落,苹果独大,国产安卓机市占率在10%左右。

过量的备货已造成了较大的库存及周转压力。手机产品以年为单位更新换代,新机一出,旧机立刻过时。2022年将至,年初又是国产安卓厂商集中发布新机的时候。“双11”在即,小米MIX Fold、MIX 4、一加9 Pro等安卓高端手机开始大幅降价。留给清库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行业内同时上演着两处奇怪的景象:一边是苹果供货告急,销量受限;另一边过量囤货,厂商不得不大甩卖。

荣耀CEO赵明曾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越是芯片危机时期,越要警惕过度备货的风险,“智能手机行业20多年,没有饿死的,只有撑死的。”

(作者为《财经》记者;《财经》记者刘以秦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周掌柜为化名)

本文作者:柳书琪、陈伊凡,来源:财经十一人,原文标题:《最有韧性的苹果供应链,也扛不住缺芯潮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