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Hyper | 爆点:腾讯智慧出行业务升级“云图”

腾讯“云+图”是什么?

尽管腾讯正式发力车联网已第四年,但因To B行业特性,就像静水流深,并不广为人知。

出于对产业“主客”关系的深刻理解,腾讯明确技术边界何在。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腾讯将自己定位成做好“主”(B端+C端)方“数字化助手”角色,同时也是“生态共建者”。

腾讯在汽车产业的定位,落地路径是什么?

11月4日,腾讯发布升级版“智慧出行业务版图”,通过“云+图”手段,为汽车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更坚实的基础设施组建能力。

什么是成功的技术或哪类助手堪称优秀?使用者在体验服务过程中,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但支撑体验的技术不可或缺,还能为生态参与各方创造新的价值。

从腾讯智慧出行“筑网”底层逻辑观察,腾讯“云图”,在可见的未来,有催生腾讯该板块业务爆点的可能。

新变化:“云+图”是什么

数字化技术浪涌奔腾,大规模重构产业组织和业务流程,改变资源配置和生产方式,催生新的生产关系进而产生商业新价值。

在这场重大技术变革进程中,立足于各自主营业务链条和对产业的不同理解,各家技术公司集体积极参与,构成了繁花似锦的数字产业大生态。

其中,数字智能汽车赛道尤为受人关注,其未来演进方向即当今炙手可热的“车联网”主题。

以聚合C端能力见长的腾讯,在参与这场以To B为主的汽车数字产业生态共建时,恪守的原则是做B端服务提供方和C端服务采购方“连接者”。

从11月4日腾讯发布的包括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营销、出行服务和汽车云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涵盖产业链各环节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内的升级版智慧出行业务版图,可以看出,在B端,腾讯正在推进汽车出行产业全链路数字化,而在C端,腾讯致力于为用户全生命周期提供数字化服务。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腾讯希望通过自己这个“连接者”,实现汽车出行产业“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

为达成“连接者”的产业设计目标,据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和出行总裁钟翔平透露,腾讯将通过三件事——提供云、图为核心的“数字基建”能力、发挥“以人为中心”的连接价值和促进生态共创——推动腾讯这一产业设计的商业化技术落地。

“云”在其中以何种形式,要起到怎样的作用?

腾讯推出“云+SaaS”汽车产业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面向研发与设计、生产与供应链、营销与服务、企业管理、一体化安全防护和基础云等领域,为基础B端提供多维度数字化能力。

在自动驾驶领域,腾讯发布自动驾驶云平台,目的是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加速自动驾驶全链路的数字技术开发和运营。

“图”又是什么?即腾讯发布“为智能驾驶而生”的新一代地图——腾讯智驾地图。

这是针对人车共驾场景需求,实现驾驶域与座舱域跨域融合,打通高精地图、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地图、SD(Street Directory)导航地图的底层数据,形成数据同源“一张图”。

因此,“云”就本质而言,即通过“云+SaaS”基础设施和工具,将汽车承载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源流所涉及的产业链条全部节点(包括B端组织和业务)全部数字化并“上云”。

至于“图”,在腾讯“云+图”结构中,解决的是聚合移动场景数据获取的问题。

一切物理世界的服务信息,无论是服务提供方B端还是服务采购方C端,在数字世界产生连接的触点上,都将通过“图”产生数据交换并达成商业价值流动。

这个触点,在哪里产生?答案是智能座舱。

腾讯在会上发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TAI4.0,将智驾地图与微信的连接能力、沉浸式车载娱乐和多样性的服务生态等充分联动,以“图”为载体,全天候高效满足B端和C端的服务供需。

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对华尔街见闻说,“(智能)座舱更多的是立足于面向用户(C端)交互和互动的维度。”

那么C端和谁交互和互动?显然是和B端。

C端通过什么方式和B端交互?

B和C交互以超级ID和服务达成

做好连接,一直是腾讯智慧出行的技术实践原则。

在这次腾讯智慧出行业务版图升级中,如何发挥“以人为中心”的连接价值?

从“云+图”数字基建能力看,核心是要实现用户全场景联动,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和运营以及用户驱动产品个性化服务模式,在这背后,需要一个统一的帐号体系支撑。

钟翔平说,“腾讯用一个超级数字ID(微信账号)串联起用户的多个场景全生命周期,让C端的每一个C的触点都能在B端产生价值,并最终服务于人,建立起和每一个终端用户的长期关系。”

纵观腾讯车联网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用超级ID贯通B端和C端之间的服务供需,其实施举措和商业逻辑,并非这次“智慧出行业务版图”升级的核心,但仍有择要描述的必要,以更好地理解此次业务升级逻辑。

“‘以人为中心’,实现路径是将腾讯系各类功能和资源及第三方B端服务生态接入汽车,通过超级ID和在线支付的方式,将车前、车中和车后的体验无缝衔接起来。”钟学丹对华尔街见闻说,“基于AI场景引擎,我们也追求实现智能场景化驱动的‘千人千面+服务找人’,以集成车载微信服务,为C端提供极具个性化的车内服务。”

在面向C端时,腾讯通过由开发者参与研发的轻量化小程序方式,实现线下细分小场景服务的线上化。腾讯小场景是跨OS云端轻量化应用框架,无需下载安装,能在云端在线更新。

钟学丹告诉华尔街见闻,“小场景支持全语音交互,采用可见即可说交互方式,满足车载安全交互需求。同时,小场景能通过‘云+图’,获取车辆位置信息、车身动态、用户兴趣点和时空等多维度场景信息变化,实现智能化场景感知和自动唤醒,秒级启动,即用即走。”

目前,腾讯出行小程序能串联各种服务场景,提供车主服务、乘车码和实时公交查询等线上数字体验,也提供加油和代驾等众多车生活环境线下服务。通过腾讯搭建的MaaS(出行即服务:Mobility-as-a-Service)平台,C端能凭超级ID在手机和车机两个终端无切换车生活服务。

据腾讯出行服务总经理郑东阳透露,目前MaaS平台已接入300家生态合作伙伴,累计服务的C端用户超过3.8亿,月服务用户超过6000万。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在看不到的技术生态层面,腾讯在过去一年和300多位生态伙伴(B端)共创了轻量化微信生态,结合与C端做线上互动,基于腾讯云开创了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能力。

事实上,无论搭建MaaS或培育PaaS,都蕴含了腾讯出行更具雄心的未来期待。

郑东阳说,“我们希望能将这些C端在线上互动的真实场景,实现连接和服务标准化;开放PaaS平台,联合垂直领域生态B端伙伴服务商,一起为中小微提供私域流量运营能力;让微信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出行入口。”

探秘:筑网为何是现在?

此次业务升级,也包含着腾讯对出行产业发展趋势的洞察。

从TAI(腾讯汽车智联:Tencent Auto Intelligence)的演进历程,可以观察腾讯对出行产业阶段认知的不同布局重心。

2017年,腾讯发布AI in Car生态系统;2018年将之整合成TAI 1.0汽车智能系统,2019年升级为TAI 2.0生态车联网解决方案;2020年1月,TAI3.0在CES上首发,重点包括腾讯随行、腾讯爱趣听两个APP和腾讯小场景生态开放平台;今年推出TAI3.0的进化版TAI4.0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重心变成“新驾驶、新连接、新空间”座舱空间体验。

实际上,钟翔平提到的腾讯眼下要做的三件事:提供云、图为核心的“数字基建”能力、发挥“以人为中心”的连接价值和促进生态共创,核心要点是现阶段腾讯出行要推进B端组织和业务全链路和C端用车全生命周期“上云”计划。

2017-2020年,腾讯出行主要完成端端节点的数字化“点亮”和生态“上车”。

“就像一张物理网络,各个连接点需要实现用数字化技术创建或完成改造,形成‘节点子生态’并‘上车’。换句话说,就是节点数字技术能力或数字服务能被C端或B端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随时调用。”钟学丹说,“数字化转型也要分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要完成不同的任务,达成不同的目标。”

腾讯智慧出行的产业定位是做好“数字化助手”。

钟学丹说,“我们会专注于数字基建能力,去构建数字化网络,以更好地提升行业合作伙伴数字化能力和产品力,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更高效触达用户,这些是我们长期致力于做的事情。”

从产业定位和技术角色角度看,钟学丹说的数字化网络,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网络,而是指贯通To B的全链路数字能力和To C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服务两个维度的“网”。

其中,To B数字能力中包括组织和业务两个方面,组织即B端内部各个部门的结构,而业务就是将其线下To C服务搬到线上。

在这张看不见的网中,C端通过超级ID触达隐形网络节点B端的数字能力,也就是服务场景线上小程序。节点数字服务能力如何被C端无感触达?路径是通过三图同源数据在不同场景下感知C端可能的需求,弹出轻量化的小程序供C端调用。

更重要的是,腾讯并非这张网的编织者,而是给其智慧出行生态参与方“织网”提供数字技术工具。

总体来说,腾讯在出行产业的第一阶段,通过“数字化后的节点子生态”实现“上车”,铺设(手机)端(车机)端用户触点;在现阶段,腾讯开始强化B端数字能力,深入产业链连接此前铺设的数字节点,贯通数据通道并做业务体系重构。

“最初是做单个场景节点的数字化,这些节点在被调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现在要通过重构业务体系,用数字技术贯通产业全链路,目的是有效发挥此前积累的场景数据的商业价值。”钟学丹说,“否则,此前的节点数据相互割裂,做不到真正的数据驱动需求。只有在完成全链路数字化转型或构建,端上的C端数据才能快速反馈到车辆的研发制造端和营销策划端,最终才能真正实现C端需求驱动,这是‘以人为中心’的核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