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月8日,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我们的理解如下:
第一,“碳减排支持工具”一直都在年内政策的计划上,政策表述次数比较多,市场预期相对比较充分。
第二,碳减排支持工具在机制设计上有四大值得关注的要点(详见正文)。
第三,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即用增量资金支持。对广义流动性而言,碳减排支持工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面向的行业与贷款发放范围偏窄,在落地上是项目驱动,对流动性的作用不宜高估。对狭义流动性而言,碳减排支持工具能够释放的基础货币规模短期也相对有限,其“宽松”的意味并不如传统货币工具;长期来看,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立,使央行新增了投放中长期资金的渠道,反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降准补充银行中长期资金的必要性。
第四,相对来说,“碳减排支持工具”更值得重视的信号在于对产业端,它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关于细分领域也有进一步的详细圈定,这相当于一个碳减排推进初段的政策地图。
第五,碳减排支持工具更主要的意义主要在中长期,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对应的投资规模来说,金融支持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一个开端。作为双碳顶层设计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财政金融支持部分提出来的方案包括政府采购、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银行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支持等。
正文
11月8日,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关于这一事件,我们的理解如下。
第一,“碳减排支持工具”一直都在年内政策的计划上,政策表述次数比较多,市场预期相对比较充分。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一季度金融数据新闻发布会提出“还在研究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指出“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三季度金融数据新闻发布会提出“正抓紧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工作”。
第二,碳减排支持工具在机制设计上有四大值得关注的要点。
要点之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采用“先贷后借”的报销模式,银行先发放贷款给企业,然后央行再按照贷款本金的60%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投放的基础货币利率为1.75%,期限为1年,可展期2年,且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合格抵押品。这种模式与2020年6月推出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购买支持计划”相似,但未设置“报销额度”与使用期限;与传统的MLF工具(先借后贷)相比,这种模式更能确保直达性,确保实现结构性宽信用的目的;与再贷款1:1的“报销比例”相比,这种模式的“报销比例”仅有60%,要更低,我们理解可能是央行在控制自身资产负债表的扩张速度,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要点之二是碳减排支持工具仅面向全国性银行,即国有大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并未向所有银行推行。可能是考虑到这一工具初设,对银行贷款项目审批的要求较高,需要银行评估项目减排的可行性,计算碳减排总量,中小银行暂时缺乏相应的能力。
要点之三是银行发放贷款的企业要求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贷款的范围并不算广,大部分可能属于“专精特新”类的小企业。
要点之四是银行发放贷款利率要求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1年期为3.85%,5年期为4.65%。三季度银行发放贷款中,以LPR利率或低于LPR利率发放的贷款比例大约在33%左右,从这一点来看,这一工具对应发放的贷款利率较为优惠。
第三,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即用增量资金支持。对广义流动性而言,碳减排支持工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面向的行业与贷款发放范围偏窄,在落地上是项目驱动,对流动性的作用不宜高估。对狭义流动性而言,碳减排支持工具能够释放的基础货币规模短期也相对有限,其“宽松”的意味并不如传统货币工具;长期来看,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立,使央行新增了投放中长期资金的渠道,反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降准补充银行中长期资金的必要性。
几个似乎可以借鉴的数据是:(1)截至2021年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发放给清洁能源产业的贷款余额为3.79万亿元,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单季度分别增加2000亿元、1800亿元和2100亿元;(2)截至2017年二季度,银行发放给节能环保服务领域的贷款余额为672亿元,2015-2016年新增规模分别为189亿元、49亿元。
假设四季度发放至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领域的贷款规模为3000-5000亿元,释放出来的基础货币规模大约是1800亿元至3000亿元。
第四,相对来说,“碳减排支持工具”更值得重视的信号在于对产业端,它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关于细分领域也有进一步的详细圈定,这相当于一个碳减排推进初段的政策地图。
央行进一步明确解释,清洁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抽水蓄能、氢能利用、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热泵、高效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智能电网、大型风电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户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跨地区清洁电力输送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等。节能环保领域主要包括工业领域能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改造等。碳减排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
第五,碳减排支持工具更主要的意义主要在中长期,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对应的投资规模来说,金融支持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一个开端。作为双碳顶层设计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财政金融支持部分提出来的方案包括政府采购、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银行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支持等。
对金融市场而言,由于此前对碳减排支持工具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预期,且最终落地结果与预期相差不远,影响有限。细分至资产,对权益资产影响偏正面,尤其是央行重点提及的几个碳减排领域;对债券资产影响中性,一方面1.75%的低资金成本利率有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对债券影响偏正面;但另一方面这一工具意在结构性宽信用,对债券影响又偏负面。
2021年10月24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就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即顶层设计的部分。文件所指出的方向包括政府采购(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税收(研究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银行信贷支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以及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支持(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
核心假设风险:对碳减排支持工具理解不到位。
[1]https://www.ccps.gov.cn/xtt/202110/t20211025_150971.shtml
本文作者:钟林楠,来源:郭磊宏观茶座,原文标题:《【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碳减排支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