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也不“香”了?5天内两只产品募集失败,涉事产品类型复杂

杨帆
产品类型或是首因

临近年末,往往是一年理财产品旺销的时节。

不是么?

年末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加之投资者“落袋为安”心理盛行,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是不错的配置对象。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日前公告显示,福建省某股份制银行的2只理财产品在5天内先后宣布募集失败。

难道继公募基金难卖后,银行理财产品也不香了吗?

连续发行失败

公开信息显示,11月内,X银理财先后宣布了两只产品发行失败。

这两只产品分别为该理财公司下属的“XX宝聚利2021年第16期净值型理财产品”(简称“聚利16”)和“XX理财指数新动力3号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净值型理财产品”(以下简称“动力3号”)。

其中,聚利16于11月3日结束募集并在其后宣告发行失败;动力3号于11月8日终止募集并宣告产品不成立。

两只产品不成立的原因均是因为未达到最低成立规模。

事出有因

上述两只产品的设计都较一般的净值型产品来的复杂。

其中,尤以挂钩商品与金融衍生品的动力3号为甚。

根据相关产品简介,该产品投资范围包括商品期货和期权,产品收益率挂钩A股指数的表现。

从该基金的兄弟产品“动力2号”的收益结构(见下图)来推论。该产品分为两种情况,每种情况又与中证500指数的表现密切相关,相对复杂。

图片

从总体上看,这个产品的波动率在A股指数跌破阀值后,会明显放大,这种产品最终在如今相对的平淡市道里募集失败,并不令人意外。

多家理财子年内遭遇发行失败

事实上,除了前述的理财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下属的理财产品也偶有产品发行失败的情况。

这些产品多数有较长时间封闭期,且收益率波动性大。

比如,某国有大行的鸿系列理财产品旗下一年定开、两年定开产品有多只在今年3月份和8月份发声募集失败。

类似的,另一家大行的“睿X”固定期限产品于2021年3月18日至2020年4月1日期间募集,因未达到募集成立条件而募集失败。

刚过去的10月份,还有一家大行的“XX进取·每年开放”人民币理财产品也因募集期满却未达到募集成立条件,产品未能成立。

一些业内观点认为,过去理财产品募集失败的情况比较少,主要是因为监管规定相对比较宽松,多募多投,少募少投,即使募集量少,很少有银行主动宣布募集不成功而放弃成立产品。随着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发布,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向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运作靠拢,既有发行很成功的爆款产品,也有类似公募基金的募集失败的情况。

这或许是银行理财产品走向全面净值化所必须面临的情况之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