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明星基金经理于洋参与发起的一家私募机构,在旗下产品收益飙高后,却出现了“散伙”的局面。
根据工商信息,前明星医药基金经理于洋参与设立的上海钦沐资产日前变更股东名单。
于洋退出钦沐资产的39%的股权,相关协会的备案信息也同步变更。
在此之前,另一位于洋的前公募同事已经退出了该公司的投资经理名单。
在旗下部分私募产品创出收益近40%的高收益后,钦沐资产的核心投资团队却出现“散伙”情况,令人费解。
“崛起”的钦沐
于洋是2020年6月奔私的,到今年四季度离职,他的奔私之旅尚不到1年半。
在离职前,他是业内知名的医药基金经理,名气一度与后来的“医药一姐”在伯仲之间。
但于洋似乎心不在此。
2020年6月,相关基金公告,于洋离职。随后的6月底,他的名字出现在一家名叫上海钦沐资产管理合伙企业的股东名单。
按出资比例估算,于洋的持股比例在39%上下。
有趣的是,这家私募机构此前刚进行了一轮股东变更和更名。
成立之初,钦沐资产的控股方为上海勤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穿透后实控人为柳士威。
参股方为于洋、司艳芳,分别拥有39%和10%的股权。
“混合基因”的团队
与一般的私募公司不同,钦沐资产一设立既有一批投资经理班底。
当年知名度最高的就是于洋,他管理的医疗基金在任期内年化收益接近100%。
此外,大股东柳士威也有深厚的投资背景。2016年12月-2020年4月,柳士威曾是百亿私募源乐晟的研究总监。他此前曾在安信证券担任分析师,之后在中欧基金担任投资经理。
此外,钦沐资产还有多位投资经理和两人共同管理产品。如此强力的投资班底,在业界新设私募机构中是很罕见的。
而这家新生代私募的业绩在今年可谓“强势”。据三方机构数据,于洋管理的产品年内收益达40%,柳士威的业绩更高,年内收益超70%。
于洋退股
但在业绩冲高后,随之而来的却是于洋为代表的公募系人士的先后退出。
据协会备案信息,近期钦沐资产的股东结构发生变化。
柳士威实控的上海勤原公司的出资比例,由成立之初的51%升至90%。此外,新增一位自然人股东杨显。 与去年对比,有两位自然人股东“淡出”,包括于洋和司艳芳,他们二人曾占比39%和10%。 另据天眼查,于洋退股时间为2021年10月15日。
截至最新,于洋仍然在钦沐资产从业人员的备案信息中,但高管人员名单中已没有其痕迹,而柳士威仍是该私募的实际控制人。
提前清盘多只基金
在于洋离职前后,钦沐资产也提前清算了一批私募基金。备案信息均载明在今年11月。
这也符合业内一般的操作惯例:当一位明星投资经理离职时,他主管的产品通常会安排一次投资人“退出”的机会。
一些信息显示:于洋在清退产品过程中曾和持有人交流表示,他的离开或与较难适应私募投资体系的绝对收益策略有关。但三方平台信息显示,于洋管理的钦沐创新动力产品年内收益近40%,在业内处于明显领跑地位。
至少截至今年,于洋是有较好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
投资团队异动征兆
有意思的是,这家绩优私募的投资团队中,除了于洋,另有一位关键人士已经离开。
今年3月份,钦沐资产曾向投资者披露,旗下的钦沐创新动力1号投资经理,由柳士威、于洋、罗林三人,变更为柳士威和于洋二人。上述基金成立时间是2020年9月。这意味着,基金运作仅仅半年,就出现了投资经理的变更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罗林是于洋在公募期间的同事,曾任公募基金专户部投资经理。
此外,今年3月于洋与另一位投资经理邓文慧共管的产品,变更为邓文慧单独管理。
同一时间,实控人柳士威与吴海宁共管的产品,也出现投资经理变更(如下图)。
再次拷问“双核”治理
钦沐资产的股权变更,再次引出了一个话题:
有两位明星投资经理组成的“双核心”机制,是否其实并不适合目前的私募现状?
目前业内最为流行的私募机构治理机制是,一股独大的“单核心”制。
业内也有大型私募机构,同时雇佣多位基金经理,但这类平台制机构也只有一位核心人士。
换言之,后者亦是“单核”。
而历史上,一旦一个私募公司出现两位或多位股权较为接近的股东,往往很难持续下去。
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进入资管读者群内交流,加小编芝士糖好友入群(微信号:cpt20180918)。